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

2009-07-27 07:31
教学与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世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

赵 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意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和根本道路,而且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本文从两制关系的研究视角,从宏观层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主要在于: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验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科学性,验证了当今世界现实中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5—0020—0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强大压力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的低潮困境中,在国内各种新情况、新矛盾的不断挑战面前,不仅没有走向资产阶级政治家、理论家预言的“社会主义的大失败”,相反向世人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30年的实践探索和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扎根于我国国情和时代赋予的鲜明中国特色。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国外学者称谓的“中国模式”、“中国式发展”等概念,都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经验正在突破中国的地域性界限而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纵览人类社会历史,展望当今世界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科学地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过去、当代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世界发展的未来远景,之所以是当今世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关系,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不仅从根本上结束了人类在社会历史领域总是在黑暗中摸索的状况,而且以科学的理论光辉照亮了全人类的解放道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提供了愈来愈多的无数新的事实,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当代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现实。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历史轨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当今的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的理论、成功的道路在理论与实践多方面再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广泛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现象。社会主义实践经过战后一定时期的发展以后,各国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艰辛坎坷,并先后走上改革之路。随着1989—1991年发生的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滑向低潮,全球15个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5个(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老挝)。世界社会主义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使两种制度并存竞争的局势有了很大的改变。面对社会主义遭受的严重曲折,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政治家、理论家欣喜若狂,纷纷断言,社会主义垮台的“多米诺骨牌”将继续运动,东欧演变之后是苏联,苏联演变之后是中国。资本主义世界中那些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大肆宣扬“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灭亡论”,断言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论断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烟消云散,苏联东欧剧变是共产主义历史的终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打破了“社会主义大失败”的预言,以世人瞩目的成就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主义的共性总是寓于社会主义的个性即特殊性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发扬光大,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铁一般的事实向全世界昭告: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充满活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来没有过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开拓,以多方面的新成就再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与实践创新。它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根本区别的首要特征,是在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走向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而发展,而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只为少数资本家的利润增殖而发展,广大的劳动人民只是实现资本利润增殖的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的政权按人民的意志行使职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人民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走出符合中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上,高举社会主义这一旗帜。从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寻求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对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坚持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对于全世界人民进步事业的发展,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国际战略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靠中国人民自身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谋求和平的发展,中国的日益强大是和平崛起,也有益于世界和平的发展,而不是像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是对内靠剥削,对外靠扩张和战争的方式谋求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验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科学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强调: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在理论中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论证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最终否定自身,是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预见的社会主义,二者在根本原

则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特征上具有差异性,根本原则的一致性体现在生产目的与生产方式的相同,具体特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马克思预见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产生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科学社会主义是置于现实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它本身就有着社会主义在不同现实基础上会产生不同特点的理论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表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准确把握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精神实质,不能把马克思根据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简单等同起来;应从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原则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关键在于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把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有针对性地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理论。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做到“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胚、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邓小平说:“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做法,更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之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再次以新的实际、新的成就验证了这一原则的科学性。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面旗帜高举着。自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以来,从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在一定意义上即主题)中,都有所显现。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的十四大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党的十五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包括十七大在内的连续五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中,无一例外地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创新的实践,实践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一国两制”等政治文明中的创举,都属于社会主义对人类世界文明的贡献。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对于人类寻求社会发展道路开辟了新路径。启迪人们要排斥“发展模式”上的任何绝对化、教条化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反对那种迷信“资本主义”是现代化唯一发展模式的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彻底纠正了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形而上学错误,开创出“中国模式”,这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经验对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集中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可以说,这“十个结合”正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原则在多方面具体运用的经验总结,这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验证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球两制”的客观现实。这两种制度孰优孰劣?它们各自的前途怎样?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自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来,资产阶级制造的“社会主义大失败”的舆论甚嚣尘上,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有人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疑问,诸如: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希望?马克思主义还有没有活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红旗还能打多久?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大肆泛滥的条件下,一些人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却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盲目地羡慕与迷信资本主义。在当今“一球两制”的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总是要凭借两种制度的比较,去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社会主义制度,证明资本主义具有自我完善的无限生命力,以鼓吹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事实上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孰优孰劣的理论论争,以及这两种社会制度在现实中的斗争,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将贯穿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从社会主义产生之日起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无论是热战冲突、冷战对峙,还是和平共处条件下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都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何认识两种制度的孰优孰劣?马克思主义理论早就给出了明确答案,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的更先进、更优越的一种生产方式。然而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特殊性,也由于苏联东欧的剧变等多种原因,两种制度的孰优孰劣已成为当今世界现实向人们提出的一个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课题。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利用社会主义的挫折拼命地诋毁社会主义,企图重新恢复资本独霸世界的一统天下。

美国资产阶级代言人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这部著作中写到:“共产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尝试,它企图把彻头彻尾的理性强加于社会生活……因此,共产主义渴望通过有组织的行动把政治理性与社会道德融合起来。但在实践上,过分相信人的理性,为了把历史上一时的判断变为教条信念而进行的激烈争斗,道义上的愤慨沦为自以为是的政治仇恨的倾向,特别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落后的专制传统相结合的做法,这些都使共产主义变成了政治压迫的工具,而这种压迫与共产主义自身的道德观风马牛不相及。”在布热津斯基看来,社会主义的出现是没有历史根基的,这只是一种错误的尝试,是一场历史的悲剧,“共产主义”是背离历史发展正常轨道的畸形物。布热津斯基断言:“到下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它的实践与信条将不再与人类的状况有什么关系……它将作为20世纪最反常的政治与理性畸形物载入史册。”布热津斯基肆意否定20世纪社会主义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抹煞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美国政治统治集团的代言人尼克松在其一生的最后一本著作《超越和平》中预言中国也将像苏联和东欧一样演变为资本主义,他说:“从长远来说,中国将成为那些已经在东欧、苏联和不发达国家把共产党政权扫下台的巨大变革的一部分。如果它继续同这场新的自由事业保持接触,它就不可能抱着已经失败的共产主义革命不放。由于有了信息革命,各种思想将越过长城上空进入中国,用不着穿过城墙或者在墙根下挖地道——而且没有意识形态上的战略防御计划会把它们击落。”尼克松还狂妄地断言:“正如历史已经撇开共产主义一样,历史也撇开了共产党人。”“21世纪可以成为一个让世界上大多数人民享受经济自由的世纪。21世纪在经济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四大经验:共产主义不灵。社会主义不灵。国家控制的经济不灵。只有自由市场才能充分解放个人的创造才能,成为进步的火车头。”

社会主义究竟是否像资产阶级代言人所说的那样:只是历史的偶然产物,是畸形的匆匆的历史过客,还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是取代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这是当今世界现实向人们提出的一个突出的社会走向问题。面对资产阶级向马克思主义的挑战,身处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曲折征程中,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毫不讳言当今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的挫折,并坚信苏联东欧的剧变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更不是资本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在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此问题给予了明确的解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国际环境中,必须长期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苏联东欧剧变后,中国并没有跟着发生连锁反应,相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却迈上了新的台阶。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看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和矛盾,又承认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既不能完全封闭自我,又不能搞全盘西化。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主义既要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又必须警惕和平演变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态度对资本主义进行具体分析,把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其体制、机制、方法等区别开来。强调对基本制度不能简单照搬,但对具体文明成果要积极吸取和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要实行改革开放,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人民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运用市场经济,实现了世界上幅度最高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社会现实宣告了西方资产阶级预言的破产。鲜艳的社会主义红旗在中华大地上飘扬,它向全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确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发展和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思想武器、伟大旗帜和发展道路,而且具有其不可低估的世界性意义。这正如邓小平所预见的,邓小平1985年8月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当然,不是把它搬给别国。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如能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时说:“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对于当今世界的两种社会制度孰优孰劣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年历程为人们验证了:当今世界现实中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基本结论。

当今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盛行全球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利弊。西方有学者认为:“2008年9月始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过去30年一直持续的新自由主义时代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鼓励追求利润、财富集中合法化,必然会导致投机行为。另一方面,在贫富差距和贫困日益扩大的过程中,低收入阶层无法偿还贷款,债台高筑。此次的金融危机是过去30年推行金融资本主义和追求浮华利润的必然结果。而今,市场、追求利润和竞争等一系列的政策理念已无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相反,其本身成了问题的根源。”

金融危机使德国去年圣诞节畅销的礼物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如今西方众多学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的泯灭,而在全球倡导新自由主义的美国将由此金融大危机步入长期衰退。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认为,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将是“拯救全人类”的唯一道路,是社会主义让中国和委内瑞拉有条件“顶住并克服”目前的能源、粮食和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知世人——资本主义是衰亡着的旧事物,社会主义是成长着的新事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正如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在坚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重视不同国家的民族特殊性,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进程与民族形式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使世界人民在社会主义的低潮之中看到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希望之光。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未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守住了阵地,打下了基础。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搞好,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一定会振兴并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人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拓宽了世界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大道,全世界各国人民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走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发展道路,全世界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殊途同归,全世界人民终将走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世界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传统春节视觉意象设计理论问题思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如何开展好校园足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