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的进展与趋向

2009-07-27 07:31吴效马
教学与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

吴效马

[关键词]五四运动史;研究进展;学术趋向

[摘要]近五年来,中国大陆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稳步发展,日趋深化,取得了多方面成绩,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进展与趋向:政治、思想、学术与社会多方互动关系研究日渐勃兴;思想寻绎与史实重建趋于深化、细化;历史反思意识持续高涨。上述三种趋向,均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出一种更趋精细、全面的历史观与注重多维度辩证思考的科学态度。

[中图分类号]K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5—0089—08

近五年来,伴随着学术理念的更新、学术范式的演进和学术视野的拓展,中国大陆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稳步发展,日趋深化,取得了多方面成绩。本文拟就其总体进展和趋向作一梳理,以期对追踪五四研究的发展动态有所助益。限于篇幅和笔者的学养、视域,缺失、疏漏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

一、政治、思想、学术与社会多方互动关系研究的勃兴

随着史学领域内社会史研究的勃兴、“总体史”观念的普及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学科互渗的加强,在近年来的五四研究中,学术范式的整合、学术视域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备受重视,多重研究范式、视角和方法的交叉、互渗与融合日渐勃兴。在此背景下,从社会视角重新审视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在政治、思想、学术与社会多方互动关系的广阔视域下,对五四的复杂面相与丰富意蕴进行多维度立体观照,成为近年来国内五四研究领域中一个日趋彰显的趋势。

政治与社会互动关系视域下的研究,以罗志田对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剖视、冯筱才对五四爱国运动中民众反应的透析尤为典型。前者解读欧战结束后数月中士人心态与国际政治格局、国内社会氛围的互动关系,认为彼时国内政治一思想衍化呈内外缠结之势,协约国获胜、国际秩序重组,带给知识界“公理战胜”的乐观和对新纪元一新潮流、对文治一和平局面的渴望;然而,巴黎和会、南北和会解困尝试的失败,预示着思想、行为方式上和缓取向的艰难;知识人政治取向与行为,因重挫和绝望而日趋激进。后者以“日人置毒”风潮为中心,从社会一民众视角重新审视被精英话语体系定位为爱国政治运动的五四事件,考察普通市民对此事件的集体反应,揭示其所蕴涵的日常生活逻辑,认为该事件对置身其间的上海下层民众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由“日人置毒”谣言和民众集体恐慌引发的排外风潮。

思想与社会互动关系视域下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新文化运动多维面相和意蕴的考察。在此热点上,涌现出一系列各具新意的成果。吴汉全对该运动赖以生发的社会基础和动力这一以往较少涉及的层面予以发掘,将其得以兴起的社会背景和缘由概括为:近代留学潮为其孕育领导力量;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为其提供思想资源;民初政局蕴含其所需政治条件;废科举兴学堂为其造就受众群。王奇生围绕《新青年》文化传播策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新青年》一新文化的演进过程与各方认知,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多重面相与内涵,认为《新青年》、新文化的蔚起,经历了一个经多年苦心运作、随时势迁流衍化渐次演进的“运动”过程;直至五四事件爆发前后,新文化传播方借助于各地学生的广泛呼应,形成全国性声势;对同一《新青年》,办刊者出发点、反对方攻击点与局外人观察点既不一致,对同一新文化运动,参与者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言说更多有出入。杨琥从思想演进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新青年》作者群这一五四新思潮核心力量的社会构成与聚合途径,认为该群体系由年龄、籍贯、职业、政派、教育背景各异的众多知识者组成,是一个成分复杂、组织松散的联合阵营,其聚合媒介经历了从同乡、同门、同事等传统人际关系纽带到思想交融、文化认同这一新型社会联结方式的转变;五四思想界新旧杂糅、纷纭动荡的格局,决定了该群体的最终分裂、重组。张宝明运用知识经济学、知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多重视角、方法,对与《新青年》相关的启蒙情怀、文白之争、内圣外王逻辑、与《每周评论》的关系、个人一国家一社会观、思想重心转移等问题予以思想与社会互动关系视域下的多维审视。章清以“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为视点,追踪《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的思想分化,认为该群体分裂后,围绕一个目标、两条道路各抒政见的双方,20年代前半期仍葆有文化立场的协同和建立思想界联合战线的意愿;20年代晚期,随着阶级意识的提升和阶级动员的启动,思想界分裂方作为社会重组的产物日趋彰显。房芳从社团活动与社会文化变迁互动关系视角,论析少年中国学会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认为该会通过各地青年学子的聚合,夯实了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基础,并以创办杂志、编译丛书等实绩,拓宽了新文化传播空间,是新文化汇成全国性运动的重要推力。黄兴涛运用历史文化语义学、社会文化史、社会性别史等多重视角、方法,在语言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视域下考察五四时期“她”字这一女性新代词符号的发明、论争与早期流播,认为该现象涉及微妙的中西文化互动关系,触及语言精确性要求、男女平等观念等现代性实质。

学术与社会一政治互动关系视域下的研究,以王天根对胡适“整理国故”缘起的考察尤具代表性。他从五四前后北大学术派系纷争离合的人事脉络中寻绎胡适倡导该运动的动因,认为此举与北大学术阵营围绕章门弟子与桐城派之争、皖系与江浙系之争分化重组过程中的思想策略运作密不可分。

上述三种路向的研究,以其深切的方法论自觉、鲜明的有机整体观念和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瞩目于诸多参差多相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网络,拓宽了五四研究的学术视野与思维空间,丰富、深化了对于五四历史面相复杂性、多元性的体认,成为五四研究领域中一个方兴未艾的学术生长点。

二、思想寻绎与史实重建的深化、细化

在多重研究视角、方法交叉互渗日渐勃兴的同时,此路向之外,以思想寻绎、史实重建为主体的诸多单纯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政治史视域下的五四研究,无论是宏观整体剖视抑或微观专题探研,均日趋深化、细化,取得长足进展和显著突破,开拓新的新气象与境界,其具体表现为:既往着力较多或已成热点的诸多传统课题,获得更为系统、深入的再探讨与新解读;若干既往研究中的薄弱点,亦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卓有成效的开拓。

(一)传统课题的再认识与新诠释

1新文化运动的总体剖视。耿云志对《世界丛书》和世界语之争两个新文化典型实例予以解读,以此阐明: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密接关系,是该运动至关重要的动力和目标。郑师渠对其思想解放内涵予以重释,将其概括为“对传统求解放”、“对西方求解放”两个依次递进而又相辅相成的层面,认为二者之间的张力是该运动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欧阳哲生从五四的历史诠释和胡

适、傅斯年的思想解读三层面,寻绎新文化传统的丰富意蕴。陈平原围绕《新青年》中的文体对话、蔡元培的大学理念、章太炎的白话试验、新诗的经典化过程、北大的文学史教学等典型实例,“借助细节,重建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进程”,钩稽、还原新文化运动的多维面相。洪峻峰从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两个层面,梳理、解析该运动的脉理、内涵。

2新文化人若干重要思想命题的诠释。高力克剖析了五四思想家以启蒙者、爱国者身份寻求个人一国家一人类认同的理路,认为其自我一国家认同落实于公民爱国主义,其人类认同立足于世界主义、人道主义,后两者是其激进派接受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媒介。许纪霖考察了五四知识者对政治正当性的认识,认为其根本动因和旨趣是构建被视为“国本”的核心价值与伦理精神,由此提出重建个人的命题;作为此命题思想支点的“公意”,最终走向各种意识形态操纵的“民意”,成为政治正当性基础,加剧了政治动荡和无序。许还剖析了新文化人的自我观,从中寻绎五四个人主义的脉理,认为构成其思想基础的个性主义、功利主义,分别以强烈的精神取向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善”理念,遏制了物欲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滋长,使其无法成为思想主流;源自中国传统的“大我小我”论,构成新文化人普遍认同的自我观。

3新文化人思想分化的追踪。尤小立对《每周评论》创刊前后新文化派思想分化与歧异予以论析,认为该派激进者由思想启蒙转向政治关怀,其深层动因在于《新青年》同人启蒙情怀与政治诉求的纠结;该派师生两辈具有思想者、行动者的角色一理念歧异,而在从中分化出来的社会革命派中,又存在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思想歧异。史革新以周恩来早年评胡适的文章为中心,剖视新文化人在社会改良与革命救国抉择中的分化,认为该结局有其历史必然性,经此分化形成的两个阵营,政见上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最终异大于同。

4五四时期社会思潮与思想论战的评析。郑大华、周元刚对五四前后民族主义思潮历史演进的内容、特点予以论述,认为前者包括民族自决思潮高涨、经济民族主义勃兴、文化民族主义兴起三层面,后者体现于其与世界主义的互动、其现代性拓展和其社会反响的空前广泛。

五四时期思想论战的探研,主要聚焦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重新诠释与定位。罗志田在其系列论文中,从三个不同层面重新解读该论争,认为论争动因乃是“因相近而区分”,双方一些互有歧异的观念,未必截然对立,反有相通之处;在整体改造抑或点滴改革问题上,论争者的构成和思路均甚复杂,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两大阵营尚未成型,各自看法均未臻系统一致;在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问题上,知识者学理探讨与革命者实践中的困扰、因应相互纠结,论争各方认识上共鸣颇多。董国强、刘志光围绕当事人李大钊、胡适的关系,重释论争性质,认为彼时二人并无实质性分歧,其论争并非针锋相对;李的“根本解决”与胡的“点滴改良”,实有相通之处。

5五四时期学术衍化的探究。整理国故的阐释与评价,是此方面着力较多的一个课题。秦弓对其予以宏观论析,认为该运动是不同学术流派为构建文化转型中古今中西良性关系而采取的积极举措,它拓宽了国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国学研究的中西融合与汇通创新。刘黎红梳理了五四新文化人和文化保守主义者整理国故的差异,勾勒出二者在学术本位与道德本位、价值重估与道德传承、汉学传统与宋学精神、实证研究与义理阐发之间的不同取向。刘还论析了后者整理国故的思路,认为其核心意蕴是发掘传统的现代价值。

对以往被视为新文化运动对立面的学衡派予以重新阐释和定位,是近年来五四学术史研究中一个持续升温、备受关注的课题。沈卫威从学术理路、文化载体、大学场域、个人体验四层面,对其知识谱系予以细致梳理。乐黛云对其文化理念予以评析,认为该派在继承传统、引介西学两大问题上均独树一帜,既与激进派、自由派抗衡,又超越了旧保守主义,是新文化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蒋书丽辨析了其与新文化派的关系,认为二者基于解读传统、采择西学的不同取向而展开错位论争,构成互补关系。董德福以其五四观为中心,剖析其现代性诉求的独特禀性,认为其“现代性源自传统”理念,代表着迥异于新文化主流思潮的另一种启蒙。

学科视域下的五四学术史研究,以史学方面成果最为集中。张越的两部相关专著,一从史学流派的衍化、史学学科独立的确立、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嬗变、现代史学的奠基诸层面,勾勒该时期史学现代转型的风貌;一从整理国故讨论、古史论战、史学性质一功用之争三方面,梳理该时期史坛学术论辩的脉络。张文生的论著,从历史论、史学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四方面,对李大钊这位新文化巨人的史学思想予以系统论析。

6五四时期社团、政派研究。吴小龙系统考察了少年中国学会的历史脉络、主要活动和其成员有关国家主义等重大问题的论争。唐振南、赵丛玉执笔的纪实著作,对新民学会历史脉络和其成员的思想轨迹、社会一政治活动予以钩稽、缕述。刘金如评析了该会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劳绩和方位,认为其多方面活动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使该省成为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最具成效、最富朝气的省份。李丹阳依据相关原始资料,对一度见诸史著、近年受到否定的“李大钊曾于1918年在京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说予以考辨,认为该会确曾存在;尽管其组织十分松散,但它开中国马克思主义团体之先河,是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滥觞。欧阳军喜考察了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认为该党五四后以《星期评论》、《建设》为阵地,积极致力新文化传播,但其新文化理念与《新青年》同人有显著差异,其于该运动之反应经历了从有限度支持到最终退出且转而反对的转变。

7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有关陈独秀的探研中,沈寂的传论文集,钩稽其生平事迹,剖视其新文化思想、活动的若干重要层面。董根明的专著,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思想演进的总体背景下,系统论述了陈在思想启蒙、文学革命、民众运动、妇女解放、民族独立和中共建党活动诸方面的劳绩和方位。何卓恩剖析了陈在五四时期的国家观,认为其义理上秉持自由主义,动机上保持民族主义激情,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与困境。在有关其他新文化倡导者的考察中,崔志海对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予以论析,认为他作为该运动领袖,并非南方国民党在北方的代表,而是一位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其别树一帜的人文主义理念与调和融通的中西文化观,展现出其作为思想家的独特价值和地位。耿云志以五四后傅斯年致其友袁同礼函为中心,结合其他相关史料,解读傅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系列深刻反思,认为它涉及中国社会改造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体现出他作为五四青年精英思想之成熟、

锐利。

在有关梁启超、孙中山两位政治巨人和思想先驱五四时期历史角色的考察中,郑师渠对前者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予以重新阐释和定位,认为梁欧游前与该运动文化取向一致,欧游归来后以反思现代性理念为支点,与新文化派求同存异,对其“科学万能”论和全盘反传统予以批评,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精神与方法,以价值重估为准则、以整理国故为基础发展新文化。郑还对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予以剖析,认为其实质是粱对彼时西方反思现代性思潮的深切认同;它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代表着国人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向度。董德福对梁在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予以辩证分析,认为梁与上述两层面均有深厚关联,他是前者导火线的点燃者,亦是后者的催生一参与一赞助一辩护者和其历史缺失的反思一批判者。董还对孙中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予以探究,认为孙在该运动不同阶段对其反应不一:五四前是其旁观者,五四爱国运动中是其参与一指导者,五四后是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一批评者。

(二)若干薄弱点上的开拓

在传统课题的再探讨不断深化、细化的同时,若干既往研究中的薄弱点亦得到切实有力的开拓。

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中若干重要命题、概念和口号,或随时光迁流而淡出世人记忆,或流传至今、耳熟能详却不明源流、不解本意。对这些意蕴丰富的文化符码进行以微知著的发掘、解读,是五四研究中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鲁萍、冯天瑜在此领域中进行了卓有价值的探索。前者对五四后德、赛二先生之外“穆姑娘”的提出这一既往五四记忆、五四研究中的盲点予以探究,从中剖视五四道德革命的走向,认为五四后社会聚焦点转向群体和国家,私德渐受公德遮蔽,“穆勒尔姑娘”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治内”角色提出,却未能深人入心,折射出以个人解放为核心的道德革命的式微。后者从历史文化语义学视角,考释、评析五四时期陈独秀提出的“反封建”命题,认为该命题是陈借自日语的一种法兰西式激进主义表述,它忽视了中、欧、日历史的巨大差异,开泛化“封建”之先河。

《新青年》重要作者易白沙、高一涵的思想,以往研究虽有所涉及,但成果较少,总体上尚嫌粗疏。陈先初、董国强的相关考察,对于此项研究的深化、拓展各具贡献。前者梳理、评析易氏思想,将其精髓概括为:政治上,抨击专制主义,力倡民主制度;文化上,对孔子和儒学的历史主义态度,对传统文化多样性和中西文化互补关系的体认;哲学上,唯物论世界观和辩证思维。后者考察高氏五四时期的自由主义理念,认为高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民主”、“法治”等概念的论析,远迈《新青年》同人群一般认知,但他仍受到中国传统泛道德政治观和欧美各国唯心主义思想的羁绊。

既往区域史视角下的五四研究,主要聚焦于若干中心城市,对一些相对边远地区关注较少。康民、秦生的专著,对此一领域的开拓有所贡献。该书缕述五四运动在西北的辐射、反响和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勾勒出西北五四运动的整体脉络和风貌。

上述两方面的探索与掘进,无论是思想寻绎抑或史实重建,均立足于创新思维与求实态度,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平实严谨的学风。

三、历史反思意识的持续高涨

作为一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因其与当下人文关怀、现实社会关怀的密切关联而备受瞩目,吸引着众多学人围绕五四精神、五四传统的阐释、定位这一历久弥新的课题展开聚讼纷纭的讨论。近年来,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的凸显、“国学热”的兴起等现实问题紧密相关,五四研究领域中,历史反思意识持续高涨,就该课题所进行的学术一思想论争亦显活跃;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反传统问题的认识与评价,成为论争的焦点与热点。此方面的学术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取向:

一是以五四继承者、辩护者的立场,对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对责难者在该问题上的种种非议予以辩驳。袁伟时就其负面评价中的三大责难——视其为“文革”之源、断言其“主导思想是无政府主义”、斥其“导致极端思渤泛滥和国民党专制体系的建立”,逐一予以回答,认为该运动是对人文精神的热切弘扬和对文化专制主义的大力冲击,与“文革”截然相反;无政府主义对其未有重大影响,非其思想主流;它与国民党专制体系并无思想一组织关联,其所倡个性解放并非极端思潮。严家炎对“五四全盘反传统”说予以辩驳,批评此说对传统和儒学的认识存在以偏概全之弊,认为五四并未全盘反传统,其过激之处并非主流,其内涵、实质与“文革”南辕北辙。

二是既肯定五四反传统的必要性、合理性,强调其与传统的深厚关联,又强调传统对其构成的制约与羁绊,正视其难以化解的内在矛盾和困惑。持此取向者,以高旭东尤具代表性。他认为,五四反传统存在双重矛盾和限制:一是其内在文化根源来自传统的实用理性精神,二是其精神内驱力来自传统的强烈使命感;它并未丧失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关系,其创造的新文化是中西合璧的结果。

三是既承认五四反传统具有整体上的偏激性,但又不认同一些非难者对此所作的“过度阐释”和任意放大,主张对其缺失和偏误给予历史主义的辩证分析与合理阐释。持此取向的学者中,杨天宏对后五四时代将五四激进反传统倾向视为“法上取中”策略的观点予以否定,认为此说乃是基于历史反思所作的事后解释;该倾向系时势所致,在当时特定条件下有其历史依据,不必从其他方向为其寻求合理性解释。张光芒针对非难者将其与“文革”加以比附的倾向,从现代性信仰维度评析近年来思想界对五四和“文革”的反思及误读,认为二者与现代性信仰之间各自形成了某种“异化”而又迥异之关联:五四误读信仰,使其科学主义、进化论式现代性诉求陷入迷误;“文革”则是亵渎信仰,与现代性无涉。

与学术界、思想界有关五四传统、五四精神的反思密切相关,对于“后五四时期”之五四观或日五四阐释、五四记忆的梳理、解读亦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此课题,许多论者均本着鲜明的历史反思意识,给予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研。欧阳哲生对现代中国五四话语的不同流派予以梳理、辨析,勾勒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五四话语体系的脉络和格局。李少兵将思想界、学术界对五四运动的历史阐释和定性概括为“爱国运动”、“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三种模式,对其思想脉理和演进轨迹逐一予以解读、评析。洪峻峰将新时期五四阐释概括为“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和“反传统”三种模式,认为三者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五四的复杂面相。张艳对五四阐释一记忆中的“启蒙运动”说予以考辨,认为此说并非始于新启蒙运动,不能将其笼统视为“马克思主义方案”,因为共产党人出于现实政治动因,对其认同是有限度的;五四启蒙传统的丰富性,决定了不同认识主体对其所作阐释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政治、思想、学术与社会多方互动关系研究的勃兴,思想寻绎与史实重建的深化、细化,历史反思意识的持续高涨,构成近五年国内五四研究的总体趋向。在实际研究中,上述三种趋向,往往交叉并存、兼而有之。三种趋向的演进,共同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旨趣与精神基调:一是彰显问题意识,追求学术创新,锐意探索开拓;二是注重历史细节的重建和历史情境的还原,以一种更趋精细、全面的历史观为指导,本着“重返历史现场”、赋予研究对象“了解之同情”的学术诉求,通过对史实的细致重建,再现历史的丰满血肉;三是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力求对研究对象给予严谨审慎、客观全面的多维度辩证思考,避免持论的主观化、情绪化和片面性。

尽管五四研究备受瞩目,热点纷呈,成果迭出,但这一领域中仍存在众多有待开拓的学术生长点和巨大的学术空间。随着史料发掘的深入、学术理念的演进、学术视域的拓宽与研究方法的更新,世界文化语境下的五四研究,必将不断深化,日臻成熟。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肉品中水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磁弛豫开关传感器在医学诊断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