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智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2009-07-31 01:01
老区建设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徐 乐

[提要]通过对高校引智概念和特点的阐述,本文分别从外国专家的聘任、审批、教学和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以便加强对高校外国专家人力资源的使用与管理。

[关键词]外国专家;高校引智;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经济发展对外语需求程度的提高,高校引智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高校对外国专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专业要求越来越多、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随着国家外专局对外国专家管理工作的日益规范化,高校引智在聘请、证件办理、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当前高校引智难度大、要求高、资源少和突发事件多的形势下,如何进行科学引智——规范聘请和管理程序,高效率使用外国专家资源,高质量做好外国专家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人力资源来弥补国内教育资源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现状,实现高校引智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就成为了高校人事部门和外事部门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引智的含义及特点

高校引智即高校引进智力,主要是指聘请长期或短期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和工作、召开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派出我方教师到外国进修培训、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合作开办科技产业等,其实质是引进国外的人才,先进的知识、学术、技术、技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引进各国优秀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资源,为我所学,为我所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为发展科学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和智力支持。

高校引智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①不同于经济类外国专家,高校聘请的外国专家属于文教类,主要体现在理论学术上的交流。其旨在使用外国专家的语言背景和专业背景,提高对高等人才培养的质量。②高校引智涉及的领域广。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现今的大学从专一性向综合性发展。高校开设专业逐年增多,涉及的领域和学科也越来越广,这就要求高校所聘用的外国专家的专业种类也随之增多。高校引智从早期的单一聘请语言类外国专家从事外国语言教学,发展到了今天聘用专业外国专家从事如法律、艺术、建筑、计算机以及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研究。③高校引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数外国专家只能使用其母语教授课程或学术交流,这就要求其交流对象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所以说外国专家并不是万能的,他们并不能取代中方教师。对于语言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前沿学科学术交流等方面,外国专家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对于高级专业课程教学和语言高级课程教学,还是中方教师授课学生能收获得更多。④高校引智的目的在于人才的培养,旨在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术科研发展;所以在人员选取上,更加注重外国专家在专业领域取得的成绩和语言教学方面积累的经验。

二、完善高校引智激励制度,提高聘用效益

聘请外国专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外国语言和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只有对外国专家的教学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最大的效益。在对外国专家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施岗前培训机制。聘用外教的各院系在外国专家来校后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①学校的教学制度、教学安排,以及外国专家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②将学校全学期的教务安排翻译成英文,对于教学时间、考试安排、节假日安排都有清楚的说明,使外国专家能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③告知外国专家授课的对象、教学规模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英语水平,以及对专业的掌握程度等。④带领外国专家熟悉教学环境,熟悉教室、实验室以及相关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

2建立教学互助模式。每名外国专家应配备一名合作教师,这除了能使合作教师在教学上给予外国专家帮助和指导外,还能加强外国专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合作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外国专家解决教学上的困难,加强外国专家与学生、教与学的沟通。课余时间还应多与外国专家共同学习,组织教学课题、加强学术交流和开展教学研讨等,最终做到“专家走,学到手”。

3推行教学激励体制。在聘任期间,未得到允许,外国专家不可从事任何商业性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务纠纷。外国专家不得在课堂进行传播宗教的活动;因病因故调课、缺课等,都必须事先征得教学部门同意。有极少数外国专家来华执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旅游,所以经常性地私自调课以便其出行游玩,对于这种现象要严格禁止。各院系还应对外国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监督,对于教学效果突出、学生评价优秀的外国专家应给予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对于教学上还存在问题的外国专家,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提醒他们修改教学方法。

三、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外国专家日常生活的管理质量,是让他们在中国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作为外国专家管理人员,应牢记并贯彻“服务第一、立场明确、管理适度、加强理解”的原则。为做好外国专家的日常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新聘外国专家的接待工作。大多数来中国任教的外国专家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并不是很了解。外国专家首次来华,外国专家管理人员应亲自到机场迎接。在办理居留许可各项手续的过程中,如出入境检疫局的体检、市公安局的签证,管理人员应做好接送工作,确保外国专家的安全。外国专家到校后,管理人员应安排好他们的住宿和办公地点并确保各项设备物品完好。管理人员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外国专家办理好各项手续,并为其准备好以后生活需要的各类物品,如医疗卡、购电卡、图书证等。

2为外国专家提供工作生活指南。将历年来外国专家经常询问的问题编辑成册,形式为问答式。外国专家来校后,可以自己阅读工作指南,了解相关信息。手册中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城市地图和校园地图,对于重点地点做出突出标志。例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超市、西餐厅、医院、邮局、银行等。②通讯地址、重要部门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外国专家可以知道有了困难找什么部门什么人。畅通的联系网络,方便他们的工作生活。③出行信息。手册可以包括飞机票和火车票的订购方式,以及学校周边的名胜古迹和一些出行建议。外国专家可以在工作之余出行游玩,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④规章制度。手册中还应包括与外国专家相关的一些规章条例,使他们能够遵章办事、减少纠纷。

3加强与外国专家的沟通与交流。初到学校的外国专家由于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觉得有些孤单与不适应;外国专家管理人员应主动邀请他们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中方或西方的重要节日,可组织全体外教聚餐。一方面可以庆祝节日,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管理人员与外国专家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促进外国专家之间的沟通。每学年可组织外国专家到附近的名胜古迹游览,既能让他们放松心情更好地工作,也能让他们了解中国。

4努力打造优质的软环境。学校应建有外国专家楼,对外国专家进行专项管理,且应配备24小时楼栋管理员,以确保外国专家的生活及安全保障。日常生活中应注意:①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来访人员,未得到外国专家的允许不可以随意去外国专家家里参观,干扰他们休息。②不要过度保护外国专家,以至于影响他们的生活自由。③管理人员应注意礼貌用语和基本的接待礼节。④对于外国专家反映的生活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内解决。例如:家用电器的维修、卫生间堵塞等问题。西方人都主张个人独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或十分紧急的情况,他们是不会向管理人员请求帮助的。

引智工作是一门学问,外国专家的管理更是一门艺术。加强科学引智的力度,提高外国专家聘请效益和管理效益,是每一位外事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希望本文能给从事外国专家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责任编辑:李志敏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