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琉璃造一座庄园

2009-08-17 05:26高英姿
中华手工 2009年8期
关键词:李锋琉璃庄园

高英姿

出湖州沿318国道大约40分钟,便是典雅的江南小镇南浔。相传公元前493年,范蠡与西施在此以琉璃作为订情信物,成就了一段辗转曲折的爱情,也成就了今天的琉璃庄园。

世外桃源般的庄园,兼具古代名士与当代玩家的主人,无一不在为“琉璃物语”的品牌增值。

琉璃世界的院馆

走进琉璃庄园,迎面而来的是历史文化园林的神韵和灵气。石头墙面和木栏将庄园连成一片,小径石台,碧树芳草,商业化的厂房与人文气息浓厚的书院坐落其间,使你并不觉得突兀,反而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

归来书院在庄园的西北角,两幢百年古建筑立于其间,房子兼具浙江古式民居和徽派民居风格。

两年前,庄园的主人在义乌看中了这两幢清代老楼,它们都超过了150年的历史,在建造琉璃庄园之初,他就有购置一幢老建筑的想法,遍访浙江终于在义乌山区找到了它,便把它带到了南浔,而这建筑也正好与南浔的文化底蕴相适应。老楼多木结构建筑,精细的雕刻图案,全是东阳雕匠的杰作。

主人的办公室就在其中较大的一幢房子中。办公室原为两面墙壁,两面木结构门窗,后来木结构的门窗被拆除,换上了整面墙的玻璃,使原本阴冷采光不好的古建筑一下焕发出现代的光彩,“只要有太阳,这里就是亮堂堂的。”

亭台楼榭、流水潺潺、绿树依依。如果你第一次来这里,你一定会误以为琉璃庄园是一个度假中心。不仅风景好,设施也很完备:有一个近2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一个能容纳近百人的会议厅,还有环境高雅的茶室和餐厅,以及按四星级标准而设的客房。归来书院营造了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空间,每年,这里都会举办两次文化座谈会,广邀文化名人。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这里的主人,在这里享受美食、平静和慵懒。也许,正是“归来书院”这层深厚文化底蕴的包裹,才使得绚丽的琉璃艺术有了更多的回味。

除了书院,古琉璃博物馆和当代琉璃艺术馆是不能不去的地方。琉璃是供家“七宝”之一,同时又是“中国五大名器”之首,它的价价在古代已得到充分的承认,古琉璃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古琉璃艺术品收藏最齐全的博物馆,从商周的琉璃礼器到近现代的琉璃生活用品,无所不有,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被埋藏千年的秘密。其中有两件藏品最为罕见。一件是汉代的琉璃冀虎,另一件是战国末年的琉璃秦剑,它的配饰用琉璃仿玉制作而成,剑身用青铜锻造。

距离古琉璃博物馆不远,经过一条蜿蜒的碎石小径,便到了当代琉璃艺术馆,里面有中国最大的琉璃白菜,还有由4500多个琉璃钟组成的亚洲最大的灯柱。步入展厅,满目琉璃,厅内大部分装饰都是由琉璃材料设计铺就,1000多种工艺品防冽其中,流光异彩。在这个纯净剔透的艺术环境中,领略古老瑰丽的琉璃文化,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意境与纯净之美。

“庄主”李锋

黑色衣服,寸头,带着痞味。这是李锋给人的第一印象。

李锋,琉璃庄园主人,生于浙南,幼年跟随父亲来到人文底蕴深厚的德清县乾元镇,从小就养成了专注观察事物和善于捕捉事物细微处的习惯,喜欢用画笔在平面上绘制出事物的形态特征。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国美院,经过4年专业的学院学习,李锋将兴趣从平面转到立体的造型艺术上来,这也成就了后来他在琉璃艺术上的独特创作。尔后,他放弃了安静平稳的生活状态,离开杭州去到海南,又从海南到深圳,2002年离开深圳到南浔,在开辟了一个叫“贝形经典”的公司之后,开始醉心于打造“琉璃庄园”。

硫璃庄园和归来书院给他带来了比琉璃本身更大的名气。但李锋认为,“说到底,园林只是我的生活,而琉璃才是我的事业。”

醉心琉璃豹李锋,在庄园的琉璃实验室里,经常亲自上阵。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针对产品每一个细节,比如说对于一尊琉璃佛像石膏模型的整修,他要求完美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关节的转折、甚至于每一个手指的线条。从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他对于艺术创作的疯狂与执著。

李锋说:“从琉璃这本质的材料上说,无论从表现还是物质内容,它通透的特点是很多材料无法企及的。事物表面的形态往往要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才能去透析,像青铜和陶艺那样,我们能看到的是它的表面形象,通过表象去感受物质内在。但琉璃就能直面它的内在,感受空间的大小由材料特性决定,一件琉璃艺术品,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一面的,而是多面,既有轻盈的外表,又有深刻的内涵。”

在李锋眼中,工艺品很纯粹、很精细,所谓巧夺天工,它可以把技巧发挥到最极致,寻求大众认同,但对人的思想感受是欠缺的。艺术品不一样,它很个人,是个性的传达,是思想感受的自我表现,表现感觉到的东西。真正好的作品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都能让观者从中获得感受。

2008年11月1日,李锋与中国美院玻璃系李文教授一同在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明澈状态”的玻璃艺术展,包括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内的政府官员、艺术界名家、媒体代表等二百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李锋也在此次展览上展出了自己的最新作品,如《相》、《原》等以单个字命名的琉璃艺术品,让观众现场感受了琉璃这一“呼吸”的艺术神秘和独特之处。

在琉璃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上,李锋和他的琉璃庄园一直是处于主动向前的状态,但他和它的心境却是平实的。

“平静比开心更重要,看着落日的时候感觉无比美好,甚至会看晚霞直到天黑。日落的时候是自己最平静的时候,不需要荼,不需要陪衬,也不用在特定的环境里,可能就在田埂上,在草堆边,在山头,享受那一刻平凡的宁静和美丽。”

书院是一个平静的家,李锋像古代雅士一般端居此地。他把自己形容为一个慵懒的人,喜欢美食,喜欢和朋友们聊天,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使琉璃庄园在现代工艺产业的浪潮中,才有了更高的格调和更绵长的发展动力。

文化与商业共生

“其实所有的作品只是同一件作品,归来书院是我的作品,琉璃工厂是我的作品,琉璃艺术品同样也是我的作品。”

很少人会把琉璃作为文化或是思想的载体来看待,李锋恰恰是这少部分之一。无论是建立古琉璃博物馆,还是打造归来书院,李锋者希望能以此唤醒人们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思考。

有人说文化一旦沾上商业气息,就变得不伦不类。但琉璃庄园不仅重视文化,也强调商业,李锋就像一个太极高手,将文化和商业完美融合,走出了一条和谐共生的道路:让文化来滋长商业,商业扶持文化。

庄园里除了书院和博物馆,还有琉璃研究发展中心、琉璃艺术创作中心和琉璃生产中心。琉璃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琉璃产品的开发研究和设计,传承古琉璃文化,提高现代琉璃生产技艺,收集琉璃产业和行业信息,密切关注国内外琉璃产业动态,并且负责对外交流和学术接待工作以及实现与院校艺术家的合作。琉璃艺术创作中心内设有作品展示、大师作坊、实习培训等场所,以及相关工艺设施,包括吹制、脱蜡铸造等大型设备,这里每年接待国内多家艺术院校近百名学生分批实习和创作。琉璃生产中心是目前国内琉璃工艺技术最完善的生产中心,有国内先进的琉璃生产设施,每年产出近千万的琉璃工艺品,培养了数百名琉璃技术人员。

在销售模式上,庄园是生产地,其产品主要由深圳贝形经典实业有限公司经营销售,减少了庄园的商业化成分,加强文化的发展。用“文化”建设琉璃庄园的品牌形象,同时也作为宣传口号,提升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

走在琉璃庄园,每一处都充满着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工厂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文化不再是工业生产的衍生物或是人为贴附上去的一件装饰品,相反,它是琉璃艺术品制作的生命和源泉。

独特的定位,使琉璃庄园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06年,琉璃庄园被授予湖州市工业旅游景点和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这个新兴的旅游项目对于树立企业形象、打造琉璃品牌、推广琉璃文化、拓展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场关于琉璃的大戏,缓缓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
李锋琉璃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爱的力量
在皇后山的茶庄园
最美的担当
法门寺里的琉璃
幸福之城
驻村书记
大山深处是琉璃
动物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