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通道:设想与现实

2009-08-19 07:25杨逸畴
西藏人文地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拐弯东南

杨逸畴

作为水汽通道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纵向谷地,由于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自古至今,对该区域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著名藏学家多杰才旦认为:水汽通道的存在和其巨大效应,对认识藏民族的源起、认识藏文化的生成、发展有着“环境决定论”的意义。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国际性大河,当它下游切开喜马拉雅山围绕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拐弯,然后继续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斜坡上,最终在高原东南坡麓的巴昔卡(海拔仅150米)流出国境进印度境内,称作布拉马普特拉河,出印度进孟加拉国,于达卡附近有西来的恒河汇入并继续南流,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也就是说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地形缺口,突破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的地形屏障,使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能进入高原内部的一条天然水汽通道,通道所到之处,带来充分的水分和热量,使所到之处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

大峡谷科考队的大气物理和气候工作者通过测试论证表明,夏天,从青藏高原四周向高原腹地的水汽输送强度可达到500-1000克·厘米/秒,为青藏高原四周其他地区的3-10倍,相当于夏天从长江流域南岸向北岸的水汽输送强度。对照分析藏东南的年降水量,便不难发现,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易贡藏布的最大降水分布带,像一条湿润的舌头伸向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与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地带完全吻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确堪称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

沿通道水汽的运行,自大峡谷拐弯顶端开始受河谷地形的影响开始分岔。北支主要沿易贡藏布直达念青唐古拉山的南坡,占整个水汽通道量的40%。东支沿着帕隆藏布而上,可直达上游然乌湖一带,占整个水汽通道的30%。西支则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拐弯西行,可直达加查布达拉山一带,影响则直接作用到山南地区,占整个水汽通道量的30%左右。

举凡整个水汽通道所到之处,带来水分和热量,其作用效应是面状性质的,最终导致整个藏东南地区受海洋性气候控制而出现的,与广大青藏高原内部高寒干旱荒漠的自然环境的迥然不同,出现了世界最高的一片绿洲。大峡谷是一条绿色的大峡谷。以高山峡谷为主的藏东南高原地形,山岭高处发育的是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山地的垂直自然带齐全完整,满山是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生物的多样性资源尤其丰富,以森林和水力资源为主,前者构成我国第三大林区;后者以水力资源蕴藏量为世界同类大河之最。也由此,大峡谷将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能源和生物资源丰富集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储备基地。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世界第一大峡谷,发现了大峡谷是高原最大水汽通道的客观存在和其效应显著的事实,给人们启示和思考,我国许多资源科学家也开始关注和认真对待调水调汽的可能性问题。大峡谷水汽通道的客观存在和巨大生态环境效应,给予我们以启示:有无可能进一步扩大水汽通道,不仅利用大峡谷丰富的水能资源,促使我国西部地区调水(藏水北调)从可能变为现实,更多的调汽到我国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这是我们对大峡谷水汽通道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梦想。

猜你喜欢
雅鲁藏布江拐弯东南
拐弯
科罗拉多河“Ω”大拐弯
拐弯的道歉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西藏雅鲁藏布江区桥梁水文计算
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的临时钢栈桥结构计算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