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2009-08-21 07:35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李 洋

摘要:高职学校教学改革要确定“以能力为体,职业素质为魂”的办学特色。从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面做全面规划和实验,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来探讨高职类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式及教学改革方面的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技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理念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较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创新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注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教育,以技能为体,素质为魂。探索“专业——基础——专业”的新思维。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职业素质训练” 的办学特色。学

生具备“熟练的专业设计技能,过硬的电脑、手绘表现技能与良好的职业素质”。

一、职业核心技能的确立

1.正确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学生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确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为本的思想。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

围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专业设计技能、电脑与手绘表现技能。围绕职业核心能力,进行系列的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上分为专业表现技能与专业设计技能两大系列。专业表现技能系列即以《Auto CAD》、《Photoshop》、《3D MAX》等电脑操作模块和以《素描》、《色彩》、《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等课程为核心的手绘表现技能的模块;专业设计技能系列以《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为核心的课程。随着课程体系构建,围绕职业技能这一核心,从教学形式、内容、程

序等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

二、实践“专业——基础——专业”的教学新思维

以“专业——基础——专业”为创新点,在教学中,强调专业先行,贯彻“以设计项目(主题设计)为先导切入专业教学,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为专业而学习基础,为提高设计水平而强化知识”。理论与实践教学主张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调整教学计划

三年教学计划在课程安排的顺序上作了必要调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要让他们接触自己的专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样子,将来究竟做些什么,初步了解专业的内容和方向。将原来大一第一学期的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让位于设计制图与CAD,使新生入学就涉及专业学习,通过学习和训练,会使他们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基础与专业并行

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强化专业设计技能与表现技能的训练,使专业设计与表现基础融为一体,改变基础与专业的不协调状态。对某些基础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整合或融入专业教学中去,而使“基础”成为专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程项目化

在专业教学中,实践与理论一体,贯彻以设计项目(主题设计)为先导,切入专业教学,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为专业而学习基础,为提高设计水平而强化知识;使学生理顺思路,促进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与相关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参加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加深学生对新潮流、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认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审美观点等等,用语言去表述,是作为一名优秀设计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三、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教师要准确解读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习作,对学生习作以外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考核(宏观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综合能力考核机制。

所谓综合能力考核,是在课程的教学中,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定考核指标,通过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信息。同时,利用教学环节考核与控制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把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安排相应的练习与考核,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单元的习作进行全面地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以往由于单方面的纸面效果或某一项指标考核而造成的片面评价,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审查。

1.理论知识环节的考核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理论知识以够用、管用为度,应将理论通俗化、简洁化,并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通过简答练习、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设计说明与总结报告等考核手段,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知识水平。

2.专业技能环节的考核

专业技能环节的考核是以设计方案为主的专业技能环节的考核。设计方案是专业课程的核心环节。通过具体方案设计,可以锻炼学生专业综合设计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设计素质的提高。

①分组合作

在设计环节中,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组每个同学的设计方案组织学生讨论。先由本人陈述,阐明自己的设计思考和理念;对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合作、参与、讨论与交流,同学之间取长补短,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根据学生在合作、参与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②课程答辩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导入答辩环节,以答辩形式来参与教学、促进教学,通过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更全面地了解、考核学生,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定,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推行多证书制考核

就业市场需要的是实践动手能力强、可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多证书制的过程中,应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应用性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例如,当前电脑艺术方面的专业认证很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国际认证,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毕业证外,能拥有一项或是几项国际认证证书和国家劳动部门技术认证证书,在其就业或是择业时会更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教学改革要确定 “以能力为体,职业素质为魂”的办学特色。从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面做全面规划和实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出色的技能,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条件和保障,是在职业岗位上谋求更好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这样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惠德,《教育与职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5/20

[2] 季翔、陈志东,《职教论坛》,江苏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14

[3] 吴言,《职业技术教育》,2003/14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星.云.海》
《花月夜》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