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09-08-26 09:44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常 伟

摘要: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重组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引人生活中的数学、组合生活现象进行教学;第二是体验,即在学习知识的体验中成长,包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和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第三是审视,即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数学眼光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00-02

1生活化中融入数学教学法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生活化语言教学。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课堂中。师生的交往宅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语言的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而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又如把教学4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2)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生活的数学游戏,引领学生学数学,增添学习的趣味,达到相得益彰。

2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组织数学教学

强化认知和理解生活是知识之源。数学起源于生活,隐藏在抽象的数学知识背后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活。因此,在新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赋予生活的内涵和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儿童思考和创造的灵感,使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具有生命的活力,让数学充满情趣。以教学《O的认识》为例,为进一步加深对0的认识,我接着讲“小兔采蘑菇”的故事。老四回到家什么也没采到,妈妈严肃地批评了他,妈妈说:“做事三心二意是不能够将事做好的。”小白兔可后悔了。他想明天去拔萝卜的时候一定要改正三心二意的缺点。第二天,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四改掉了它的坏毛病了吗?(出示情景图)(改掉了!)我问到:“地上一共有多少根萝卜?”(4个)“老四采了几个萝卜?”(4个)“地上还有萝卜吗?用什么表示?”(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了,可以用今天学的0表示)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比较容易地掌握了0所表示的意义。又如:教学“圆的认识”,课前我就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有目的地思考。在课堂上不仅举出了很多例子,而且把找到的圆形物体带到了课堂上,有硬币、纽扣、车轮。学生还发现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比较多。我便问:“你们猜猜看,为什么许多东西要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猜想出许多理由,“人们喜欢圆形,它看起来很美。”圆形的东西便于滚动。”“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为什么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呢?”于是,我和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课堂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流淌着探索生活奥秘的喜悦之情。再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我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看来得有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学生马上想到尺子,这是在生活中看到和用到的,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了解,一下子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文具盒、课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3在学习知识的体验中成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在富有生活体验的情景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的学习结果不仅有利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

3.1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学生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沙子的圆锥形容器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实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过程,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萌芽的过程。再引导学生重新“平移”一次,以加深理解变化前后两种图形的联系、区别。同时思考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最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学习数学确实是“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在设计教学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动手试一试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却绝对是创造。

3.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

如:教学“元角分”。在认识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创设一个模拟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他小朋友是顾客,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

学生愉快地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情景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3.3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数学

如“吨的认识”案例:

片段一:课间在教室里请人放一大袋沙子,放的时候,学生已经议论纷纷。上课时。教师一进教室看见这一堆东西,故意大声说:“谁把这袋沙放到教室里?影响我们上课。”学生纷纷告诉老师。教师继续说:“我们班谁力气最大?把它搬出去。”一个学生来试搬不动,(当然是搬不动)请两个学生搬,(还是搬不动)于是再引出下面的教学。

片段二:请学生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告诉学生这是100kg,而1t有这样的10袋。请学生试写:1t等于多少千克。接着,教师请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抱一抱老师,估一估,大约多少个老师这样体重的成人质量有1t?

同桌合作,先问一问同桌的体重,再背一背或互相抱一抱同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最后再估一估或算一算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t?

片段三:交流家里每月用水情况。想一想,把1t水放在正方体里,大概有多大?然后出示边长1m的正方体,告诉学生里面放满水就是1t,那么1t水能流多久?教师课件演示在流水的水龙头,告诉学生,照这样的流速,1kg的水约7s流空,思考;1t水多长时间流空?反思;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景,这个情景与学生的体验是紧密相联的,也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注意力牢牢地被吸引住了,并且将以往枯燥的数学概念学习课变为由学生自己活动、体验,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自己总结提炼的课。这样注重孩子的生活体验,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当然体验课也应注重落实的问题,这在以上的案例中已有所体现,那就是以学生的作为基础,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将“说”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符合孩子的认知、感悟、发展的。

4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4.1看百科全书学数学

如动物中的数学家: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也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4.2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因此,在学完新课后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突出练习的实用性。如在教学“搭配方案”时,将这个知识跟生活实际及学生的切身感受相结合进行教学。第一步,先做一个调查,请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四种荤菜和四种素菜,然后请学生进行搭配。可以有多少种搭配方案?第二步,在上述四种菜的基础上再加上两种爱吃的水果,又有几种搭配方案?第三步,出示这么一个练习:我和我的12位同学说好星期日去我家玩,结果我临时有事,要通知他们改天去玩,请你帮助我想一想,可以怎样打电话通知?反思: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是成功的,提供的内容具生活性。学生有兴趣,练习设计可谓层层递进。在日常的生活以及众多的事物中,经常会存在一些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只是有的容易被发现,有的不易被发现,有的便于探索,有的不便于探索。练习的设计,尤其是第三步的设计,开启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智慧之门,又顺利突破了搭配这个抽象概念理解的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改变了过去课堂上学生茫然、教师一筹莫展的教学氛围。这些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投入、主动参与的亲切感,而且又能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教材及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倍感亲切,给学生们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创设情景、设计练习,则把学生带到生活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生活化”的把握
找寻生活中的数字,探寻数学中的生活
原型经验应用
数学生活化例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