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三多

2009-08-26 05:59范建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口头写作文命题

范建伟

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最让老师学生家长一起头痛的,莫过于写作文。特别是在农村,“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讲评的“三环节”作文教学法,已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的时代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现实,开拓思路,创新教法。

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所以,学生写作训练当然也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着眼于细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要多说——注重口头写作,培养多种能力

有位老师曾戏言“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既然学生最头疼的是写,那好,我就从说开始,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作文恐惧症,请回“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

说的内容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由最简单的三言两语入手。例如课前“自言自语”,可以讲笑话,说新闻,邻里趣事,自我介绍,成语接龙、背唐诗、猜谜语、编歇后语和讲小故事等。能够做到语句通顺,表意明白即可。逐渐消除他们的作文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口头写作的热情与激情。

同时,我还特别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这“口”其实就是普通话,要求学生当好“翻译官”,变“土”为“洋”,使方言变为规范化语言。学生的普通话变得流利了,作文中的语句也通顺多了。

时机成熟,接下来就要上台阶,从自由发言的初级阶段进入“命题说话”的高级阶段了。比如,设置情景短剧。事先挑选一位活泼机灵的同学,表演上课迟到刚刚走进教室时的表情动作,然后要求大家用语言描述。或者特意安排老师大发雷霆的情景,等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放一小段多媒体录象,更能激发孩子们口头作文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所以每次口头训练,我都强调学生想好了再说,这个过程能帮助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思考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心口如一、口手如一”。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要多读——以读促写,提升文学鉴赏力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主要是平时不善于积累。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开展课外阅读,培养阅读积累习惯。

首先,加强拓展阅读训练。吕叔湘先生说过:我发现语文程度好,作文水平高的,不是那些平日照着课本苦读的,而是那些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靠课堂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在课堂教学阅读指导基础上,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以读促写。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我选的每篇阅读都抓住文章的一种显著特色由同学们充分讨论,既达成一致的观点,又不束缚学生的个性,限制他们丰富的想象力。选文还必须文质兼美。每次阅读必须给孩子们奉上一席美的盛宴。所谓“宁吃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是也。从小培养他们纯正的,高贵的审美情趣。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举办读书竞赛会激发说的兴趣;开办读书心得墙报激发写的兴趣等,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再比如鼓励学生对精彩的词句段篇进行摘抄,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三、要多写——养成日记习惯,强化半命题写作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到,写作文任意编造,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严重危害,有必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作文个性化意识的根。于是,我向学生提出“写真人真事,说真话,表真情”的倡议。正所谓知易行难,怎样使学生自觉地加入我的“四真运动”,并且乐此不疲呢?最终我想到了日记这种形式。要求学生坚持记日记,但不必每天必记,也不计篇幅长短,但是记下的必须是真实的。

最初,较多的是自由练笔。要写的东西就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眼前,不愁没的写。让他们撒开脚丫自由奔跑,展开翅膀任意飞翔,给他们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与空间。自由写作极有利于优秀生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催生文学的幼芽。

自由练笔的新鲜感还没落潮,我就开始适时、适量地布置半命题写作。比如《运动会激动人心的一幕》,《愉快的春游》、《难忘的一幅照片》、《第一场雪》等等。即便是命题写作也基本没什么约束,开放性很大,而且形成了竞赛气氛,很受同学们欢迎,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三多——多说,多读,多写,注重口头作文,强化半命题写作,培养多种能力,养成阅读和练笔习惯。所有这些都不是短期行为,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它遵循的是教育规律,体现的是素质教育,是以大语文大作文教学观为指导的。更是我自己在教学第一线总结出的点滴体会。

猜你喜欢
口头写作文命题
写作文的烦恼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
写作文等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