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鼓舞

2009-08-26 05:59马冠一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调动责任感积极性

马冠一

内容提要:要想改变自己有益社会,必须愿意学习。因此教会学生愿意学习是教师的责任,与时俱进的要求。怎么做呢?激励鼓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就是激励;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同样是激励;成功在于不断的激励;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激励积极学习。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留心发现,给于充分肯定表扬,这就是激励鼓舞。激励唤起了学生愿意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于激励鼓舞。

关键词:教师 激励

素质教育是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发展机会。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在于对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怎样激励鼓舞学生,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不愿学、被动学,变为愿意学、主动学。因为,当今社会要想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益人民使国家更美好,必须学会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相信学生就是激励

激励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教师是十分信任的。但有的教师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不信任学生。如作文,重点批改优秀学生的,对差生的作文随便翻翻,即是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异为抄袭,不给好批语。这样则因教师的不信任,而使学生灰心,以致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每时每刻都期待着教师对其付出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教师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以相信每一个学生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是激励

中学生天生就有责任和义务报效祖国。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任。所以培养学生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让学生树立责任感,也能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关键是教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安排一个较差的学生,让他当一门课的课代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个学生所负责课程的成绩提高很快。因为教师的信任唤起了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下决心把这门课学好。不然会觉得在学生面前没面子。再比如班干部轮流当,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这是一种较好的激励形式。这样把学生置于平等竞争的氛围里,能够使学生的负责精神和民主意识得到尽情的发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有一种很大的激励作用,使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高。

三、成功在于不断的激励

成就感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犹如惊涛海浪中的船只遇到了港湾。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树立自信。自信能克服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任何困难。怎么去抓这样的契机呢?首先是热爱尊敬学生。象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留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其充分表扬和肯定。如差生的作文,即是写的语无伦次一塌糊涂,只要有一句写的生动,有意义,哪怕是一个词用的好,就给予肯定表扬。有位同学过后对我说,上这么多年学,第一次得到表扬,心理异常激动,从此作文水平进步很快。课堂发言,回答问题即是全错,对学生的勇敢精神、诚实应于肯定赞赏。这样就使学生从中获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了自我价值,从心灵深处产生积极改变的动力。愈学愈想学,学生身上的长处是主要的,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不断肯定表扬,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刚会持久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会长盛不衰。

四、创新激励积极学习

现在的中学生对新的东西会更加好奇。好奇则诱发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创新方法与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单一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厌倦感,同样呆板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抛掉陈旧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发展的平台,教会用质疑和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探究就是发现,有发现则有收获。课本上的问题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不理解的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本理解了,作文自我批改,学生相互批改等自主学习的创新形式,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探索发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则会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激励、鼓舞产生的效应其实是无形的。通过激励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现状,这个道理是肯定的。

因此,好的教师就是激励、鼓舞。

激励鼓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调动责任感积极性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