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 深入研究 提高成效

2009-08-31 06:46杜丽静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结题课题幼儿园

杜丽静

2009年5月10日至12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课题结题培训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的400多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中期汇报会后又一次课题专业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幼儿园教学活动观摩、经验交流、现场研讨。

一、专题讲座

三位专家围绕“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结合实例,分析了幼儿园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的一些基本思路与方向。专家的报告加深了广大幼教工作者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追寻故事的意义”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作了题为“追寻故事的意义”的报告。虞永平指出,研究是教学的应有之义,幼儿园教师的研究源于日常教学,而教学要“以学定教”,即根据班级中生动的、具体的幼儿的表现、学习特点、兴趣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教育行为。因此,教师耍透彻了解身边的幼儿,关注并记录幼儿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是教师做研究的重要资料。

怎样分析教学案例,探析故事背后的意义?虞永平认为,故事传达的是一种经验,幼儿园教师要对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力争使自己成为故事的研究者。他以幼儿园教师生动、鲜活的反思笔记、教育笔记为例,深入地分析了教育故事背后的意义,为一线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提供了思路。虞永平还借鉴档案评价中的概念“打开三扇视窗”,即打开幼儿发展的视窗,打开幼儿群体的视窗,打开回顾自身的视窗,为幼儿园教师提升日常教学经验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途径与方法。针对幼儿园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虞永平建议:(1)要梳理文献,不要走弯路,不要走歧路。(2)把对儿童的研究放在首位。(3)把研究儿童与研究自己结合起来。(4)要借助群体的力量,凝聚集体的实践智慧。(5)用实践来检验研究。虞永平强调,幼儿园教师不能只关注上好每节课,还要关注班上的情况,做相应的记录,并对记录及时分析,从记录中寻找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要为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所用,而不仅仅是提供文本。

(二)“遵循研究的轨迹”

在题为“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基本规范与案例分析”的报告中,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刘云艳教授围绕如何选题、课题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如何结题三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在如何选题方面,刘云艳指出,幼儿园要从自身的经验和特点出发,对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真正想要研究的课题。她针对各幼儿园所报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分析了课题题目表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文献梳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在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方面,她梳理了目前各幼儿园申报的课题中存在的五个问题:(1)研究思路不明确。(2)课题关键概念的描述不清楚。(3)研究题目与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不一致、模糊的。(4)研究方法不能真正解决想要研究的问题。(5)研究方法的描述过于简单。同时,她用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典型课题的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改,为一线教师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在如何结题方面,刘云艳认为研究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2)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与主要做法。(3)研究成果及其创新之处或者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社会影响。(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续的努力方向。

(三)“提升儿童学习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所作的题为“中国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社会期望”的报告,拓宽了幼教工作者的学术视野。郭力平首先分析了国际上关注早期教育学习标准的趋势,介绍了美国早期教育学习标准制定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以及对中国早期教育学习标准制定的启示。其次,他介绍了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包括六大领域:身体健康与动作、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与交流、艺术、学习品质。每一领域包括子领域、标准、指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再次,他分析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联系与区别。他认为,两个文件在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纲要》描述的是基本价值取向,《指南》是为了帮助幼教工作者更好地贯彻《纲要》的精神,为儿童发展描述了更为具体的期望。最后,郭力平指出,当前幼儿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指标明确的《指南》,可能导致教师照本宣科,把标准指导下的课程变成为标准而标准的训练。因此,学习标准有效落实的核心是做好教师教育准备工作。

二、观摩与交流

会议期间。南京市珠江路幼儿园、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共展示了8个集体教育活动。教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设计使参观者深受启发。南京师范大学唐淑教授、许卓娅教授、顾荣芳教授、王海英副教授、郭良菁副教授,江苏省教科院张晖副研究员,西南大学刘云艳教授,山东省教育厅方明,参与了活动并分别对8个集体教育活动作了点评。专家们认为,这些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已有经验进行设计。能够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学习更主动,这是极为可贵的。同时,专家们也提醒教师在根据幼儿的需要与经验设计活动时还需要作进一步努力,从而避免从成人的视角出发,把成人生活世界的意义赋予幼儿。

山东省教育厅方明主持“十一五”课题经验交流会。来自江苏常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儿园、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中心校、昆明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的教师分别作了《实习场情境5~6岁幼儿数学教育的实践研究》《幼儿园媒介素养教育探索与实践》《建立“教育券”制度,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家园协同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等课题的经验交流。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这些课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认为幼儿园开始关注这些问题说明教师们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他们同时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宝贵建议。专家们建议,教师要准确把握研究问题,明确问题的核心与关键;要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不要为了方法而方法;要对问题进行诊断,制定有效的行动方案与研究计划,进行现场讨论,使研究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互动研讨

在专题研讨活动中,专家们就“课程、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事业发展与家庭、社区教育”“健康教育与游戏”等相关课题。与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专题研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研究问题如何聚焦。(2)研究对象如何选择,选择的范围与层次应该遵循怎样的规范。(3)如何有效收集资料,如何深入细致地分析资料。(4)课题研究如何深入。(5)结题报告如何呈现。(6)与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如何获取。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每个课题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中肯地建议教师要关注班级中的幼儿,把关注的事件积累下来,逐渐形成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研透每个细微的问题对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意义更大。专家们认为,研究对象的选择要根据不同课题的内容与性质确定,有的课题不要局限于一个层面的对象,选择的范围要相对广泛,而有的课题需要选择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要根据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要明晰并准确使用研究方法来收集有效资料,避免资料大而空。要对资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每所幼儿园的课题研究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研究者应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明晰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不要在课题进行初始就预设太多。专家们还就结题报告如何撰写、结题成果如何呈现作了说明,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与他们的课题相关的文献。

通过本次会议,广大幼儿园教师进一步明晰了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如何科学地进行课题研究有了深入的认识,这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的顺利结题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结题课题幼儿园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山西省中药材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结题验收
“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两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爱“上”幼儿园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