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食品

2009-09-02 08:09梁智荣贾若伦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金融危机

梁智荣 贾若伦

摘要:自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从美国的金融业蔓延到实体经济,逐步扩散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所有行业都或多或少地经历着考验。在众多行业纷纷采取措施研究和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时,我国的食品行业则要面对“更冷的冬天”——如何重新挽救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危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食品业;食品安全

1金融危机未受影响的背后

30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一个食品供应短缺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中国食品行业实现工业产值3.27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9.3倍。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食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4.1%。食品出口总额每年以20%的增长率递增,2006年达到270亿美元。

从各方面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食品业出口量占整个行业规模的比重较小。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影响来自世界性的食品价格膨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加上出口运输成本因为金融危机的提高,以及美元贬值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会使得我国的食品出口利润本就不大的空间被挤压。然而,这在我国内地食品企业来看,这一部分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在内地市场的加大市场拓展来自我“消化”。所以我国食品行业的营收方面在金融危机中收到的影响是有限的。

为何中国食品的出口量比重如此之小?出口量小的背后,不仅让我们联想起,近几年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种中国食品的负面事件,甚至是食品安全事故。这些被国内媒体披露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国内产品在境外下架,被境外监管机构查出问题的事情不绝于耳。2008年10月,联合国驻中国机构发布了有关中国改进食品安全监管的报告。随着垒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企业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性的政府监管,已经跨越国界,在中国企业完成垒球化之前率先全球化了。

2面对“更冷的冬天”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自2008年9月,“毒奶粉”事件曝光,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国内众多一线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及相关乳制品也未能幸免。三聚氰胺打垮了三鹿,引发了乳品行业的信任危机。而且,三鹿的特殊地位,及行业内部的所暴露的“潜规则”,甚至随之而来的毒鸡蛋等问题都让消费者的信心受到极大挫伤,很多人甚至换上了“恐奶症”。一些无奈的国人感叹着“还有什么能吃”。

针对消费者的这些恐惧,以及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揭露的食品安全风暴,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食品安全究竟如何?企业、政府在挽救和重建消费者对食品业的信心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首先,食品安全最初是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对食品安全有三个阶段的区分:第一阶段是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第二阶段是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第三阶段是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目前中国正在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也就是吃饱之后、吃好之前。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史卫民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在这段时间集中井喷,是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配套没有相应跟进,过分强调速度,而没有把制度和道德建设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面对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应该反思:中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中央有关食品安全的各种严打整治活动之下,为什么还是会问题不断?

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注意到两个大背景。第一,我们所吃的所有食品,鸡鸭鱼肉蛋。粮食、水果、蔬菜等是由两亿多的农户分散的生产出来的,农民们不高的生产知识水平以及守法意识,利益的驱动和有心人的教唆使得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中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二,中国目前约有50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成规模的企业仅有15家左右,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所谓的小型,人数不超过10个人,投资不足10万元。这样的小企业,小作坊的分散性、流动性、隐蔽性都使得监管工作变得很难。

所以,全面总结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检视从食品安全的法律基础、组织体系、执行程序、技术手段,地方政府责任、传媒监督等各个方面,吸取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教训,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一是要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为食品的安全生产和消费提供一个根本大法。三聚氰胺时间结束了实施九年的食品免检制度,也加快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进程。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两字之差蕴藏巨大改变。这项法律的出台将对明确食品安全的法律责任人,加强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职责都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法将在今年2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继续审议并完善。

二是要完善监管组织体系。要坚持垂直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无论是按照生产流通环节还是按照不同产品类别进行多头管理,应建立有效的机制协调不同部门的监管工作,避免安全监管的交叉管理,使食品安全监管不存在监管盲区。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三是要强调媒体的监督作用,完善信息披露手段。一方面媒体应更全面的形式监督权。信息披露者需要及时、完整、准确的提供相关信息,并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及权威部门应对信息事件时,要及时做好处置及后续发布工作。遇到突发事件,政府部门要尽快告知真相以减少恐慌,避免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四是要大量采用国际食品安全的技术标准。全球化的降临,使得建立具有权威性、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和有效的食品安全应急系统等越来越有必要。在中国免检的产品,在国外却没有免检待遇;在中国没事的产品,在国外却遇到麻烦。大量采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才能有效避免这样的尴尬情况。

3中国食品企业的明天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商家盯上了中国市场,寻找商机。正当国内食品面临危机的时刻,“洋品牌”就有了更多的优势,奶粉市场已然被这些“洋品牌”占领“多臂江山”,中国食品行业,前路茫然。

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加强中国食品工业的对外贸易与交流,通过引进国外高端食品,培育时尚消费,既是中国现时的市场需求,也是促进中国食品工业从初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的需要,并能推动中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一体化。

对于那些食品企业管理者来说,一方面,要坚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危机中创造机会。另一方面,也一定要认识到产品的质量是市场、发展、利润等要素的生命线。企业要想突破瓶颈就必须从质量、管理、标准等方面着手。

重新树立行业形象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相反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必然要经历的里程,我们庆幸三聚氰胺时代来的还算早,我们同时仍然将希望寄托于中国的食品行业,洗牌,洗掉经营者道德上的污垢,还一个放心的食品环境给广大的中国消费者们。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金融危机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