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卷化到外卷化:一种审视中国股市发展与制度演进的新视角

2009-09-04 03:58龚静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内卷化博弈

摘要:中国股票市场十余年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由于制度设计中的严重缺陷,阻碍了中国股市在寻求富有效率的增长道路上的积极演进。文章阐述了中国股市如何转“危”为“机”,变“内卷”为“外卷”,实现有效率的发展。

关键词:内卷化;中国股市;博弈;外卷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2-0003-02

“内卷化”这一理论一般用于农业、文化、国家政权等社会现象的研究,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论述比较少,用于解释中国股市发展状况的相应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从“利用新理论,解释旧问题”的动机出发,试图利用制度内卷化理论,结合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在理论应用方面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内卷”概念的最初使用始自人类学家葛尔茨在研究印尼爪哇水稻农业后的发现,利用“内卷”概念进行研究的最著名的学者为黄宗智,其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我国股票市场是在转轨经济下,由政府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催生出来的。在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环境中和转轨经济的复杂背景下,我国股票市场从诞生之时起就存在着较多的制度缺陷,在各种制度缺陷下,股票市场的运行难以发挥其内在的传导作用,造成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和股票价格的扭曲,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低。

综合以上的综述,国内学者的研究虽然存在着系统性和片面性的问题,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的层面上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实现的问题,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拓展以往的界定方式和范围,致力于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效率的发展”的实现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在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内系统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功能优化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中国股市发展历程回顾(1990~2008):制度与政策的纠缠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缺乏市场化经验的中国股市常常需要在“政策”的呵护下蹒跚而行。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试点开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早期制度设计有很多局限,改革措施不配套。

二、中国股市发展的内卷化特征:缺乏效率的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和转型需求,为股票市场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证券市场建立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18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为1500多家股份公司提供了融资,促进了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立,在支持国企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向全社会揭示了资本的含义,提高了国民的金融意识。

上述问题的存在充分表明,中国股市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其发展是缺乏效率的,即具有制度内卷化的特征。

三、博弈均衡制度观下的中国股市制度内卷格局的形成机理

中国股市的内卷化特征的形成是作为保守力量的既有利益集团与作为新生力量的改革创新诉求之间的博弈妥协的过程与结果。博弈均衡制度观的形式化表述为我们理解制度生成和制度变迁的理论观点构筑了一个脉络清晰的逻辑框架。接下来,我们试图对上述框架予以重新审视,从博弈参与人、博弈的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制度变迁的某些重要性质等方面提炼出适用于我国现实制度分析的核心要素。

(一)中国股市制度内卷的博弈特征:行政干预、共犯结构与制度缺失

行政干预:我们不排斥行政干预,但排斥过多的行政干预。回顾10多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程,指数高低一直是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调控股价一直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行政干预一直是主要调控手段。

共犯结构:也就是利益共同体。上市公司跟当地政府,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谋”使得制度“内卷化”进一步加剧,使得制度变迁形成一种“动态停滞”。上市公司成为了“提款机”。地方政府把当地的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上市公司则把股市当成提款机。

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不同的交易状态和不同的价格,同样一个上市公司在国内上市可能有A股和B股,还可能有H股。三个市场的同一种股票不仅不同价还可能有不同的分配权利。

投资者权利的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也是制度缺陷的表现。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理应由参与市场的进入者来决定,因为只有投资者也就是市场的进入者才有真正的利害关系,它们也是市场交易的唯一参与主体。

(二)中国股市制度内卷的博弈均衡分析

行政干预、共犯结构与制度缺失,这三种因素交错在一起,共同影响并起作用,严重制约了中国股市的发展,使其具有了“内卷化”的特征,并为中国股市的壮大制造成了一个制度屏障。

青木昌彦的博弈均衡观指出,制度是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而且,这种共同的信念系统(即制度或博弈规则)是由博弈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内生的,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中,并且是可以自我实施的,一旦形成便反过来制约着参与人在重复博弈中的策略互动。博弈均衡制度观将政府作为博弈参与人纳入其分析框架中,认为政府也是有限理性的,政府制订规则受其掌握的知识限制。制度生成和变迁过程是诸多合力相互作用、相互牵制的结果,制度变迁是从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的移动。是作为博弈参与人的利益集团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演变而特殊的博弈环境,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状态(大小非)等共有信念,共犯结构的存在,政府作为特殊的博弈参与人等等,在如此复杂的博弈结构下,导致了中国股市的重复博弈过程具有明显的制度内卷的特征。

四、从制度内卷到制度外卷的嬗变:制度设计与变革的思考

1.高度行政集权的市场管理方式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股市风险,反而在不断加大风险,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因此,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告别过度的“行政干预”,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设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培育市场化发行和创新机制,从“制度内卷”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变“制度内卷”为“制度外卷”。

2.改革制度缺陷,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决定未来中国股市发展的关键。制度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忽视制度和制度变迁是不可能对中国股市作出满意的解释的。中国股市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现代证券市场体制的转轨时期,制度的创新显得更加重要。今后中国股市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和速度,都取决于制度的创新与改革的力度。我们欣慰地看到,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今后还将进一步推出股指期货等多种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P.Huang.1990: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Yangzi Deltal 1350-198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Duara,Prasenjit.1988: Culture,Power,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 1990-1942.Standford,Calif. :StandfordUniversityPress.

[3]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

[4]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龚静艳,女,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内卷化博弈
论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博弈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党内民主探索的问题分析
社会服务内卷化及其发生逻辑:一项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