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启示”阿富汗新政

2009-09-09 09:40赵瑞琦
南风窗 2009年18期
关键词:扎伊阿卜杜拉塔利班

赵瑞琦

挟手中公权而私用、揽各方诸侯以襄助,卡尔扎伊无疑占尽大选的天时与地利。然而,竞争者的强有力表现、美国态度的暧昧、阿富汗人民的失望、塔利班的从中搅局,使得卡翁尽失人和。治国实为治人,“诸侯”与民望缺一不可。可以预计,无论谁主沉浮,当政之后首要任务必定是开启新政、平衡各方,以不负国民。

8月20日,阿富汗举行了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的第二届总统选举,30多名候选人参选。最有实力的四强包括现任总统卡尔扎伊、前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前计划部长巴沙尔多斯特和前财政部长加尼。如果在第一轮选举中没有人得票超过50%,得票最多的两位将在10月初来次决赛,以得票的简单多数来定输赢。

大选是为了选贤任能,为国家找到一条最合适的发展道路。因此,当选者绝不能因胜利而固步自封,固执己见,而是应该从大选的对手与过程当中获得启示,革除陈弊,锐意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治国方略,以不辜负国民的信任。

内政:权力整合与贴近民生并重

如美国总统赴阿富汗特使霍尔布鲁克所言,这是阿富汗历史上第一场突出竞争性的选举。2004年的选举不过是为新秩序安排好的一场表演罢了:在美国表态支持、重兵护卫与重金资助下,很多人认为,选择了卡尔扎伊,就会有更慷慨的美援和值得期许的未来。于是,其时已执政3年的卡尔扎伊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挑战,在第一轮投票中就以54%的得票顺利胜出。

为了再续辉煌,在过去的一年中,恋栈的卡尔扎伊可谓煞费苦心,以封官进爵、经济好处、宽恕军阀旧罪,甚至是为某些族群单设省份等利益许诺,试图获取包括潜在对手与各派强人的支持,确保顺利连任。

卡尔扎伊来自阿富汗最大民族普什图族,他与法希姆和哈利利这两个分别代表阿富汗第二大民族塔吉克和第三大民族哈扎拉的人物,组成了“铁三角”式的竞选团队。法希姆是最大反对党“民族阵线”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其影响力甚至在阿卜杜拉之上。选择法希姆,卡尔扎伊可以分裂反对势力,瓜分同样来自塔吉克族的阿卜杜拉的选票。而哈利利作为“铁三角”中的一角,其所代表的信奉什叶派的哈扎拉族占全国选民的20%,该族在2004年大选中登记投票和参与投票的选民比例都很高,卡尔扎伊也一直在努力取悦保守的哈扎拉族:今年3月,他签署了一项颇有争议的、惹怒人权团体的《什叶派教徒家庭法》,使哈扎拉妇女处于父亲与丈夫的绝对控制之下,甚至规定如果妇女拒绝同房,丈夫可以不给饭吃;此外,卡尔扎伊还许诺,哈扎拉族可以“控制几个政府部门并可能新建立一两个省”。在讨好与利诱之下,哈扎拉族主要领导人已经许诺支持卡尔扎伊连任。

除了与强势人物结盟,手握实权的卡尔扎伊也不断利用公权造势。联合国的报告称,卡尔扎伊在滥用国家资源竞选。譬如,去选举委员会登记时,唯独卡尔扎伊有红地毯相迎,国家电视台还进行了全程转播;而除卡尔扎伊外的其他总统候选人,则被剥夺使用国营电视台和政府宣传用车的权利。联合国驻阿富汗特派团和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表示:“这些信息都显示选举过程有违公正,情况对卡尔扎伊有利。”

多数人的本性是选择强者一边站队。因此,在临近大选时,卡尔扎伊在民调中大幅度领先于对手。8月17日,刚从流亡地土耳其回国的阿北部最大军阀、前卡尔扎伊政府三军总参谋长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在竞选集会上表示,他将支持卡尔扎伊连任。然而,尽管支持卡尔扎伊的面很广,但其根基并不深。四大因素的出现,使得选举结果不再是确定无疑的了。

其一,阿卜杜拉表现抢眼、巴沙尔多斯特“斜刺里杀出”、加尼拒绝妥协。

随着竞选活动的展开,生于塔吉克族与普什图族联姻家庭的阿卜杜拉的支持率不断上升。多年来,阿卜杜拉都是阿富汗民族英雄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最亲密的朋友兼顾问。而在反苏联占领的过程中威名远播的马苏德,自1996年之后就一直是阿富汗北方联盟军事领导人,率领塔吉克和乌兹别克民兵在北部10%的领土上开展反塔利班斗争。尽管斯人已逝,但马苏德身后的影响仍然成全了阿卜杜拉——实际上,阿卜杜拉的很多竞选海报都是马苏德对他的深情注视;很多民众在酷日下拥向体育馆为他助威,相当程度上是因为阿卜杜拉是他们最伟大英雄的助手。阿卜杜拉长期担任卡尔扎伊政府外长,但于2006年退出。他在媒体面前应对裕如,善于利用民间蔓延的对现政府的愤怒与失望情绪做文章。他指责卡尔扎伊没有兑现5年前的竞选承诺,为此提出“变革”口号,主张设立总理制,代替现有的总统一议会制,同时强调将对政府高层的腐败实行零容忍政策,以及将在全体人民的支持下打击塔利班。所有这些都使他迅速地处于一个强有力的亚军位置。

位居第三、来自哈扎拉族的年仅43岁的前计划部长巴沙尔多斯特,以其居帐篷、散工资的平民作风,不畏威胁在全国拉票的勇敢精神,以及“反对官僚奢华生活,将前军阀驱逐出政府”的主张,获得大量的平民支持,有效地分散了卡尔扎伊在“王冠决定者”哈扎拉族中的选票。

而位居第四的、非常自负的加尼,也已多次拒绝由卡尔扎伊阁僚或某些作为卡尔扎伊代言人的国际组织提出的交换条件:为卡尔扎伊退出选举,将在组阁时获得类似总理职位的行政长官。加尼誓言:“我已经准备好了,卡尔扎伊每天都要求进行谈判是我们力量的体现;竞选开始前,我不会走进总统官邸。”基于良好的从政经历及其在经济建设、吸引投资与创造就业方面详细而连贯的计划,加尼在知识分子及普什图族人当中拥有众多的支持者。他难以撼动卡尔扎伊,但绝对可以减少其选票的数量。

其二,美国态度的改变。与美国结盟总是有风险的,正如上世纪80年代一位巴基斯坦将军所言,与美国结盟就像住在一条大河的堤坝上:土地非常肥沃,然而每过4年或8年,大河会改变航道,结盟者常会因此发现自己处于沙漠之中。这种判断具有历史穿透性,远未过时。现在,卡尔扎伊可能已经看到了沙漠。尽管美国一再表白不干涉阿富汗大选,不会支持或反对任何候选人,然而,卡尔扎伊在奥巴马政府中是孤立的,因为不表态本身就表明了美国的不满;同时,其竞选对手阿卜杜拉与加尼开始进入美国政府的视线并得到重视,外界甚至有把当时领先的三位候选人(阿卜杜拉、加尼及享有国际声誉的阿富汗人民院第一副发言人亚斯尼)组织起来以反对卡尔扎伊的说法——若面临第二轮选举,这种组合对卡尔扎伊将构成致命一击。

其三,阿富汗人民关于政府与占领合法性的观念变了。曾经,美国的支持就代表了合法与正统,阿富汗人也希望藉此改变过去30多年来由激进分子、强权人物和外国政府单独、轮流或共同控制喀布尔政权的历史。然而8年过去了,在外国的占领与政府的腐败治理下,塔利班卷土重来、国内外政府的许诺落空、美国的支持并没有带来美元的流入、外国势力的存在也没有惠及

大众、罂粟的大量种植、邪恶军阀统治的地区越来越多等等,这些负面现实都使得阿富汗人当初在塔利班被逐后产生的希望破灭了。暴力、贫穷与疾病仍然困扰着普罗大众,越来越多的人把阿富汗看不到未来的现实归咎于民主政府的缺陷。这种心态再加上安全无法保证、文盲众多等因素,能有多少人参加投票仍是未定之数。在很大程度上,本次大选人数的多寡是对民主体制在阿富汗是否得到肯定的一次试金石。

其实,对于百姓的怨言和反对派对其执政业绩的可能攻击,聪明老练如卡尔扎伊不可能不心知肚明。也因此,在7月23日由私营的TOLO电视台组织的包括卡尔扎伊、阿卜杜拉与加尼这前三强在内的辩论赛开始的最后一刻,卡尔扎伊以时间仓促(辩论开始前一天才正式收到邀请)和TOLO电视台有偏向(其关于选举的报道有59%对卡尔扎伊不利)为由退出辩论。然而,鸵鸟政策并没有效果。在如期进行的直播辩论中,阿卜杜拉与加尼都对当局的腐败无能和卡尔扎伊“放鸽子”的行为尽情抨击。更让卡尔扎伊难堪的是,在进行辩论时,预留给他的处于舞台正中位置的讲台并未撤下,一直令人醒目地空着。

或许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傲慢形象,卡尔扎伊在竞选活动截止日前一天的8月16日下午,参加了与加尼和巴沙尔多斯特同台进行的公开辩论。阿富汗国家电视台RTA对此进行了实况转播。在电视辩论中,位置居侧的卡尔扎伊为自己与多名前军阀结盟的做法辩护,说他这样做符合民族团结的利益。尽管这场辩论因“二号”候选人阿h杜拉的临时退出而显得对抗性不足,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局试图折回公平竞争的台面,以唤起更多的潜在支持者去投票。

其四,反叛组织的威胁与恐吓将影响参加投票的人数。阿富汗政府为1700万选民设立了约7000个投票站,而塔利班除了声称要直接攻击投票点、封锁前往投票站的道路,还威胁谁的手指染有投票后难以擦拭的墨水的痕迹,就将被砍头、鞭笞或剁手指。在生命安全与投票表达意愿之间,多数人会选择前者。这种选择无疑会降低参加投票的人数。根据阿富汗独立选举委员会的数据,在塔利班活动猖獗的东部与南部地区,大约20%的投票点将因安全问题而关闭,那些设法工作的投票点,也许只能吸引到10%的选民。而这些地方是普什图族人的聚居区,是卡尔扎伊的票仓。

另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影响卡尔扎伊的票仓:很多阿富汗人不再以头领的意志为意志,希望国家以变革求强;囿于利益交换的部族长老也并不能完全“统一安排”选票去向,拉拢这些头面人物不一定能保证选票。竞选伙伴法希姆此前的劣迹,也让人非议:法希姆除了选票还能带来什么?综上所述,处于强势地位的卡尔扎伊,在竞选中并非毫无悬念,竞争者并非毫无胜算。

当然,尽管反对派势力不断壮大,卡尔扎伊的政绩与做法也颇遭非议,但这位自网富汗战争后由美国人一手提携的儒雅部族长者在本次选举中仍占明显优势。只是,此次选举中反对派的强大与选举过程的一波三折,使得卡尔扎伊即使获得连任,也需要在未来的政府运作中作出妥协、开启新政:要弥补裂痕,保持国家的统一,他就必须超越族群与党派利益,重视反对派的实力与诉求。比如,他需要招揽优秀的竞争对手入阁,如加尼,此人极富学识与实践经验。当初阿富汗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稳定下来,任财政部长的此公功不可没。同时,他需要平衡民生与国内安全问题,需要更贴近人民,纾解民困,重塑民众对国家的希望与信心。而如果阿卜杜拉当选,他更不能忽视卡尔扎伊的强大影响力,需要以极大的包容来建立平衡各方的政府。

外交:须平衡内外的要求

美国在阿富汗的目标是:一个有效的政府,得到人民的认可并能保卫自己;伊斯兰恐怖分子不能再将其作为极端活动的天堂。卡尔扎伊执政以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缓慢提高、政府效能增强、安全力量得到增强,但这些并不能让美国满意。美国驻阿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克里斯托将军就认为,阿富汗的情况在变坏:仍很强大的敌人,能量不断增强,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大,针对联军、政府与平民的暴力在不断增加。

尽管正陷入又一个战争泥潭,美国却无法放弃阿富汗。事实上,为确保大选顺利举行,奥巴马政府及其盟友下了很大力气:向阿增派1-7万兵力“维稳”;北约同意在选举期间,向阿富汗增派3000人战斗部队和1400-2000名教官;英国为选举提供价值1500万英镑的援助,并临时向阿富汗增派700名士兵;日本则在2008年度预算案中为阿富汗总统选举管理和培养警察、毒品对策、农业支持等项目编制了301亿日元预算。

但是,为了避免像前苏联那样泥潭深陷,避免扶植起一个像南越的吴庭艳那样需要承担无限责任的傀儡政府,避免产生一个不受控制的像哈马斯一样的民选政府,美国也开始事急从权,甚至是在卡尔扎伊之外另起炉灶。比如,美国一直强调不干涉大选,也不预设人选,但却在同时加紧与地方强势人物联系,表示希望在卡尔扎伊身边安插一位高层官员,以有效地分散总统的权力。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还尝试绕开喀布尔中央政府,直接与阿富汗各省之间建立沟通渠道以获取人脉资源,及将更多财力和权力直接下放到喀布尔之外的34个省及396个行政区。

与美国态度与做法改变相伴随的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已开始占据优势,其活动范围已经超出了位于阿富汗南部的传统据点,威胁到以前较稳定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例如,7月26日在阿北部昆都士省,第一副总统候选人法西姆的车队遇袭,一名保镖死于枪伤;还是在昆都士,阿前总统拉巴尼8月13日遭伏击但幸免于难。其后在首都喀布尔,北约驻阿总部及外国驻军车队相继在4天内两遭自杀式车弹袭击,至少造成14死141伤。大选最后关头,一方面是塔利班否认与政府之间存在任何大选期间临时停火协议,一方面是北约部队表示除保护阿富汗民众的必要行动外,将暂停一切进攻性军事行动,两幅图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谁攻谁守一目了然。而在阿富汗民众看来,他们对于西方的空头许诺已经失去了信心,对盟军的狂轰滥炸极度愤怒,认为戒心重重的盟军的自我保护甚于对阿富汗机构及民众的保护。

这样,新政府必然面临内外夹击的局面,它必须找到平衡内外要求的总体策略,以维护国内稳定和保证国际支持。为此,新政府必须首先与美国协商新的协议,给予阿富汗新政府对目前驻阿外国部队的行动以更大的控制权;同时,寻求和利用西方的支持,把阿富汗13.5万人的军队和8.2万人的国民警察进行一次大规模扩编,以确保自身有保卫国家的能力。再者,如有可能,尽力并尽快寻求与叛乱派别中的温和派达成共同治理国家的协议与安排。最终,就像加尼在辩论中提出的那样,为外国军队的行为与最终撤出制定明确的路线图。

总而言之,阿富汗大选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第一轮投票结束,考验才刚刚开始,激动人心的时刻才刚刚到来。更何况,出于对选票大规模造假的担心,以及对卡尔扎伊裙带关系与腐败行为的愤怒,阿卜杜拉阵营已经宣布,其支持者不会接受卡尔扎伊的胜利。因此,在候选人相互恶毒攻击、部落之间分崩离析所造成的互不信任氛围下,像真正民主国家的选举那样尊重选举结果、体面地接受失败是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如果选举结果被发现造假,公众愤怒很可能导致狂暴的、甚至是无法控制的骚乱。考虑到50%的阿富汗^有武器,这种前景尤其令人恐惧。若如此,伊朗选后的混乱情景、流血的街头抗议将首先上演,各雄心勃勃的派别也将会趁机夺权,各反叛势力则将趁机作乱。这样,潘多拉的盒子将再次打开,无辜群众将遭涂炭,国家将走到毁灭的边缘。

猜你喜欢
扎伊阿卜杜拉塔利班
塔利班为阿富汗打造“强大军队”
塔利班战后首次宣布停火
吉尔哈契亚之春
国王阿卜杜拉
阿总统选举被指大规模舞弊
马上造势
希拉里将参加卡尔扎伊就职典礼
卡尔扎伊这 年很无奈
卡尔扎伊呼吁塔利班参加大选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