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朱家角

2009-09-15 09:08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9期
关键词:青豆古镇

高 昌

在地图上看古镇朱家角,形状就像是摆放在上海市郊的一把打开的折扇。这把折扇送来喧嚣市声之外一角难得的风雅和清凉。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兰棹彩舟、古弄长街,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韵,令人沉醉不已,回味悠悠。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天堂口》《情深深雨蒙蒙》《粉红女郎》等等许多当红影视剧中河港纵横、桥古街奇、巷深弄幽的外景,就是在这座水乡古镇上拍摄的呢。

据说早在三国时期,朱家角就已形成了村落集市。明代时已经正式建镇。古人留下过“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的赞誉。古街、古桥、古迹,构成了这座古镇的三大特色。一条清幽的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南北两半,清幽神秘的小弄,青石板砌的小路,桨声悠悠的小船,还有众多的明清古建和历史遗迹,组合成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卷。游走在这些清雅的美好风景里,或品香茗,或乘轻舟,或逛小店,或参禅院,真是优哉悠哉,快乐神仙一般啊。

前几年采访上海艺术节的时候,我曾经到过这里参观。当时需要掏十元钱的门票。这次重访却不用掏门票了,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从去年九月就取消了门票,游客可以自由出入其间了。朱家角敞开了大门,降低了门槛,对游客们来说,这消息多好啊。

早晨金色的阳光,静静地洒在朱家角北入口处的西井河上。河水碧绿,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清澈,但是让人感觉出一份特别的亲切和温暖。这种水就像是宋词中描述的那一江春水,也只有这种水,才能荡漾出那份江南小镇特有的清秀隽永的风韵。

有两位戴着蓝布头巾的大姐摇着船来,用一种挂着长长竹竿的布兜捞着河面上不多的落叶和浮游的脏东西。她们从事的应该是北京马路上常见的清洁工的工作,但是因为这活儿是在小船上做的,平凡的工作也就平添了许多诗意。桨声欸乃中,她们的小船轻盈地转过河岸,悠悠远去,翠绿的垂柳最后遮掩住了我的视线。

早晨游客很少,但是朱家角并不冷清。因为河水两岸的人们打开家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自得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让我很惊异的景象是,他们有的在河边洗着衣服,有的洗着菜,也有的倒着污水,还有的把鲜虾鲜鱼之类用小网围住放在水中暂养……虽然他们并不是挨在一起,彼此中间隔着十几丈的距离,可是这河水的“用处”这么多,是怎么保持自身的净化和清洁的呢?终归想不明白,后来也就不去想了。不宽的河两边的人家,似乎并不在意游人的目光,依旧淡定地自顾自地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敞开的木门、临水的石阶、镂空的花窗、古朴的老屋,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生动。一些老人拍着手、扭着脖子在踢腿打拳,一些老人和着轻柔的民族音乐在打木兰剑,还有一些老人在悠然地喝着早茶——一副香喷喷的大饼油条,一碗油汪汪的豆花,一壶滚烫的好茶,一杯清冽的梅子酒,再加几块糯软香甜的糕点,这日子过得可真滋润啊。

朱家角的生动和清新,还是因为有了这些居民的存在。我觉得,再美的风景,也只不过是人的背景罢了。古镇上这些有趣的悠闲的人,才是这古镇的最鲜活的风景,是这古镇风景中最火热最活跃的灵魂。所有古镇上认真生活的人们啊,你们真美丽,真甜蜜,真幸福。

古镇上有九条老街,大大小小的古弄串联其中。徜徉在那些青石板路上,如果远远望见前面被墙挡住去路,也不要失望,照旧向前走,只要一拐弯,就是柳暗花明又一路了。这样的地方,当地人叫“湾”。古镇著名的“湾”有三处,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走在这些“湾”上,乍一看前后左右都是鳞次栉比的老式民居,迎面是砖木小楼,旁边是粉墙灰瓦,好像是“疑无路”了,可是走到头拐个直角,一个新的老街又出现了。朱家角的古弄幽巷以“多、古、奇、深”著称。这里路与街相通,街与弄相通,弄又与弄相通,彼此回环往复,像走八卦迷宫一样,让人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余味。

当然,朱家角最著名的古街就是“一线街”了。这条街的真名叫北大街,素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美誉,街道两边明清风格的老店比比皆是,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店门前,非常有地方特色。北大街很窄,而且还挤满了粽店酒肆和茶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相对的店家在二楼上打开窗户,就能交换手里的器物。在各家店铺的房檐和店招的遮蔽下,北大街的头顶只剩下一线蓝天了,所以这里才有了“一线街”的名号。

这里煦煦攘攘,热闹非凡。我也很快把自己变成一朵激情的浪花,投入到热烈的人流里,顺着北大街向前奔流。到处是眼花缭乱的店招和名号,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各种小商品——阿婆棕、陈味豆、草帽、蓝印花布、草鞋、香包……很多时髦的女孩子在这里买了称心的服饰,立刻穿戴起来,很臭美地摆pose留影;很多看似土气的阿婆居然用很溜的英语跟老外侃价,one、two、three……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在这里的街上走,感觉人和人的距离非常近,心情非常愉快,随便逛进一家小店,仿佛都有家的感觉。几口肉粽,几把青豆,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片温暖,一缕快乐。

说到“一线街”的店铺,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那些肉粽店了。一走进这条街,两边扑来的就是扎肉和肉粽特有的浓烈香味。敞开的老店里几乎家家都摆放着一口肉锅,熬着一锅老汤。里面的扎肉泛着诱人的光泽。这扎肉有些像我们北方人常吃的红烧肉——选一块核桃大小的带皮五花肉,用棕叶包裹,稻草扎好,然后红烧了再放进锅中的老汤中煮。那粽叶的清香,那浓油赤酱的糯糯的滋味,尤其是那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的金灿灿的五花肉,吃起来可真是过瘾啊。最后我实在是忍不住诱惑,也买了两块扎肉大嚼起来——每块扎肉才两元钱,真便宜呢。

所有粽店老板似乎都是明星,他们大多数上过电视,见过大场面。这可不是夸海口,是有照片为证的——很多店家都把接受电视台采访的照片印成海报挂在门口。有东方卫视的照片,有中央电视台的照片,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店铺主人与上海著名主持人阿庆的合影。看起来这些老板们,还是蛮有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的啊。

在朱家角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就是肉粽、扎肉和熏豆。朱家角的稻米好吃,明清时被奉为贡品。香糯的米,金灿灿的肉,用棕叶精心地包起来,用细麻绳紧紧缠起来,一层层地摆在橱柜里,看起来就是那么赏心悦目。传说这里第一家卖扎肉和棕子的是一位姓葛的老阿婆,所以后来阿婆肉粽就成了一个朱家角的品牌,现在很多店铺都叫阿婆肉棕店了,生意也都很好。

熏青豆的原料选用的是当地一种叫“牛踏扁”的青豆,煮熏后依然碧绿湛青,不会变色。这种青豆熏好后按味道分成不同的品种,如笋丝豆、奶油青豆、白糖甜豆、咸青豆、桂花青豆、辣青豆等等,摆在各家店铺的显要位置,诱人眼球,勾人食欲。

北大街的空气跟别的地方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其中飘荡着中草药和酱汤的独特味道,粘粘的、香香的、润润的,有种梦幻般的感觉,像诗歌。

走出狭长拥挤的北大街东口,就能看到放生桥了。放生桥的风景出现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就是赵薇和古巨基扮演的角色定情的那个地方。放生桥是朱家角古镇的中心,也是朱家角古镇的标志。站在放生桥上凭栏远望,古镇的万千繁华一齐奔来眼底。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立体画屏,正是以放生桥为中心,一层层铺展开来的。

放生桥横跨在漕港河上。漕港河是淀山湖的一条支流,河面宽阔,河流舒缓,往东一直通向百里之外的黄浦江。据资料记载,这座放生桥全长72米,高7.4米,宽5米,为五孔石桥,中孔径距13米,二孔径距各为8.8米,三孔径距各为6.2米。桥上龙门石镌有盘龙八条,环绕明珠,形象逼真,桥顶四角有迎客石狮四只,仰头张嘴,憨态可掬。桥头建有碑亭,供行人歇息。整座石桥造型精巧,气势宏伟,坚固省料,易于泄洪,为上海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桥。这座桥的桥面平缓,按成人脚面的高度分成一级级的台阶,缓缓地向桥面升去,无论上桥还是下桥,走起来都很平稳而且省力。最让我奇怪的是放生桥的外侧,高高的石头缝里,居然硬是挤出了几棵老石榴树,尽管离水面很远,离泥土很远,却仍然长得枝繁叶茂,生气蓬勃,真是生命的奇迹啊。

四百多年前,一位名叫性潮的和尚用了十几年的心血募款修建了这座石桥。寺里的众僧常到这桥下放生,渐渐地,前后里许的河段内成了爱心禁区,渔人也不再来捕鱼了。另外还有一些村民也自愿掏钱买下一些鱼、虾和龟鳖等到桥下放生。于是,这座石桥就被称为放生桥了。后来有了繁华的上海市,市区一些有钱人也加入到买鱼放生的行列里来,以致在这放生桥形成了一拨延续至今的专门捉鱼供人掏钱放生的游民。我在桥上就碰到了很多过来兜售的妇女。她们说把这些活的小鱼小虾小乌龟买走放生到桥下的水里,就是积德行善,就会获得好运气。不少游客听了她们的话,掏钱参加“活鱼放生,拍照留念”的活动,但是我没有。我想,既然捉来的目的是为了放生,那么何必打扰它们的生活,又何必用捉来再放的方式表达爱心呢?让那些小动物在水里自由生长不是更好吗?

当然,放生的慈悲心是值得赞扬的,所以诗人易行的一首诗让我很喜爱:“长桥横卧枕漕河,五孔心连万里波。为善无须歌百遍,放生一念抵千佛!”可是,正因为游人们的放生之举,才养活了这些兜售活鱼的游民,使他们的工作形成一种利润不菲的“职业”。而对小动物们来说,这种放生是爱呢还是害呢?真是解不开,理还乱。所以另一位诗人李树喜的诗也让我回味再三:“慈悲怜悯品行高,地狱天堂一步遥。鱼鳖几回捉来放,有人跳下放生桥。”

课植园是过去一位有钱人的庄园,园子内有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和生活用房等。课植园的大门隐蔽在西井街上,装饰得普普通通的,并不华丽。从外面看过去,很难想象出里面深藏不露的风致。课植园原主人姓马,所以这里也被称作马家花园。民国元年始建,15年后落成,占地96亩。有迎贵厅、宴会厅、正厅、耕九余三堂、逍遥楼、书城楼、望月楼、戏楼、打唱台、藕香亭、倒挂狮子亭、司教亭、碑廊等各类建筑200余间。碑廊内嵌有明代文人的书法碑刻,系雕刻高手周梅谷所刻,计有文征明“游西山寺”诗十二首、祝枝山“梅花”诗一首、唐寅信札和周天球诗二首,共15块石刻。全园亭台楼阁风格独特,布局精心别致,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翻译成现代话,也就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尤其要学农”的意思罢。

我最喜欢园中打谷场的风光。旁边三亩稻田青青喜人,场中草垛简单亲切,稚拙可爱,场后的葫芦架长豆架则更是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就像近百年沧桑遗留的一页密码,用心去读,可以读出无穷的风韵和情味来。那耕植岁月虽然平凡,却又像世外桃源一般的珍奇静美。轻轻碰一碰那葫芦,仿佛一晃就是近百年的光阴。石板、草垛、稻田、竹林,一方水土一方人。虽然人世的沧桑变化着,但耕读传家的那脉传统的馨香却还在延续着……

出课植园坐船,优哉悠哉的一小段水路之后上岸,可达西湖街中段的“王昶纪念馆”,那里有与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吴中七子”之一的王昶有关的蜡像、字画、碑刻以及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此馆步行向西不远,很容易就找到一座造型独特的小楼,楼门左侧是一个雕有龙形花纹的深绿色铁制邮筒,门右侧的石碑上雕刻着“大清邮局”四个醒目大字。这里就是华东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大清邮局旧址,是当时上海十三家主要邮站之一,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邮局的一楼仍保留着原样,进门的左前侧设有营业柜台,有位女孩在那里值班。柜台里靠墙有一排木格架,据说是放邮件用的。大门左侧靠窗位置有桌椅和笔、墨、煤油灯等物,是当年专设的代写书信的地方。另一边设有上楼的窄窄的扶梯,可以通向二楼的邮政历史展览室。屋后设有送信的小码头,码头上停着两条乌篷小船,当年的信件就是从这里分寄向全国各地的。

这个邮局至今还在工作,不过因为空间限制,只能寄发一些纪念性的明信片了。同行的一位将军当即买了一张明信片,现场填写了祝福的话,从门前的邮筒寄了出去。另一位女诗人忽然想起当天是一个朋友的生日,于是也买了明信片寄出去。我没有寄明信片,而是停下脚步,仔细端详起那个老邮筒,我想:它的样子看起来笨头笨脑的,但是从它这里,放飞了多少千山万水的思念和祝福啊。

猜你喜欢
青豆古镇
小赛的青豆
麦唛套餐
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
青豆的神奇功效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锦溪古镇
青豆姑娘是个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