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倒影

2009-09-15 09:08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37期
关键词:许鞍华天主教香港电影

人为什么不能怀疑上帝

刘镇伟出生在天主教家庭,小时候做了错事,要去神父那里告解(忏悔)。他说,“我慢慢觉得,凭什么你那么厉害,可以代表上帝赦免我,我就不能自己去吗?”这个疑问基本上是每个基督徒不去天主教会的一个原因。但许多提问的人并不是就自己去了,而是离开神父之后就永远都不去了。换言之,人提的问题往往很好,但提问的人都不好。你看不到为什么“我”需要忏悔、“他”可以倾听和宣赦,提问的动机,不过是骄傲。我对许多慕道的朋友说,出于骄傲所提的问题,越精彩越帮不了你。

刘镇伟是爱提问的孩子,所以茁壮成长为无厘头导演,给过我们许多莫名其妙的欢乐。在这部一边搞笑、一边浪漫的科幻片中,他开头就打出一句耸人听闻的话:“上帝造人,人制造机器人;人能怀疑上帝,机器人为什么不能怀疑人?”

在相信上帝和怀疑上帝的人看来,这话都有点意思。一个朋友来信说想做基督教与香港电影的论文。香港的天主教传统很深,比基督教对电影文化的影响更大些。许多文化名流、明星大腕,都读过教会学校。我小时候,基本上是从香港电影里知道圣母玛利亚的。对我和我的高中死党来说,哪里有周润发,哪里就有教堂和圣母玛利亚;哪里有枪声,哪里就有鸽子飞起来。

和吴宇森一样,在刘镇伟的电影中,上帝、教堂都只是一种拿来主义的叙事元素。回回当圣母像或十字架在M16的枪声中轰然坍塌,给你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就像焚琴煮鹤、花间喝道,又把对黑社会分子的憎恨淡化了,就像耶稣和罪犯、妓女同坐,温柔地说,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刘德华早年的名作《法外情》,也是以教会,作为一个情与法冲突的伦理学背景。以前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放过许多遍。剧情设计,几乎为刚出道的刘德华量身定做。他扮演一位在天主教学校长大的孤儿刘志鹏(刘德华本人也是天主教学校毕业),成为年轻有为的律师,替一位杀死嫖客的妓女辩护,基本上是邓玉娇案的翻版。后来才知那是他的生身母亲。根据香港法律律师不能为直系亲属辩护,最后修女出庭,紧握十字架,在庭上否定了他们的关系。

近20年来,对这个故事的诠释一直充满张力。这是一部有着浓厚人文主义情怀的影片。在《法外情》中,宗教背景是深化伦理冲突之必须,但导演的倾向仍是以人的良知,取代了上帝和法庭,本质上和《机器侠》的价值立场差不多。这部港片经典带着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气质,也与80年代大陆新启蒙运动遥相呼应。就像刘镇伟的《大话西游》,引导了大陆后现代浪潮一样。

从2004年开始,天主教会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设立了一个“天主教文化奖”。这是亚洲惟一一个天主教电影奖项。显然天主教徒比基督徒更爱看电影。全球最著名的天主教电影奖项,是柏林电影节上的“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有意思的是,获得天主教电影奖项最多的华人导演,是张艺谋。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天主教影评人协会大奖;1999年《一个都不能少》再获此奖;2000年《我的父亲母亲》在柏林得到银熊奖,同时获得天主教和基督教联合颁发的“人道主义精神奖”。2006年,《图雅的婚事》实现超越,在柏林同时得到金熊和“天主教人道主义奖”。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得奖的作品全是女性主题。包括我喜欢的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也在1994年凭着《女人四十》在柏林得过这个宗教大奖。

许鞍华的电影中,教会不再是简单的叙事元素。《千言万语》中,她用尽半辈子的热情,去描述那个从意大利来到香港的甘神父。此前,神父在香港电影中基本上是个跑龙套的角色。就是有时需要有人穿这么一身古怪行头出来晃一晃。尤其是黑社会和古惑仔电影,一定要有个神父在旁边,就像唐僧在至尊宝旁边,说几句语重心长的话。

但黄秋生在这个香港电影中罕见的神父角色里贡献了他一生罕见的表演。尤其是街头绝食抗议的那几幕,将香港电影的宗教背景延伸了几英里。香港回归10年时,金像奖将10年来最佳电影的殊荣,给了《千言万语》。去年,许鞍华回归新浪潮风格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再获金像奖最佳影片。教会在影片中的出现,更加深入。

香港有天水围,香港也有机器侠。两部电影的差距,看起来十万八千里,其实骨子里都延续着《榴莲飘飘》之后对大陆的隐喻。电影情节设定在2046年,看起来却故意和今天一个镇上的派出所差不多。普通警察之上,由研究所控制的机器人,像超人一样凌驾在治安系统之上——上帝创造了人,国家创造了机器人。人可以怀疑上帝,机器人为什么不可以怀疑国家呢?

觉悟的机器人想恋爱,想做人,想道成肉身,想离开研究所的笼罩,终于自毁在恋人身旁。

刘镇伟小时候的逆反,一样还在。小时候对上帝,现在对政治,终有一天也要对自己。因为人不可能真的怀疑上帝,人只能怀疑人。你可以怀疑一个神父、一个领袖,因为你认识他们;你也可以怀疑国家,因为它无处不在。但你怎么去怀疑上帝呢,如果你根本不认识他。

你只能说,我不知道。

猜你喜欢
许鞍华天主教香港电影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什么天主教?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论许鞍华电影中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