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地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

2009-09-16 04:44吴江明
化学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吴江明

摘要:从五个方面调查了皖中地区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实施新课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皖中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8-0062-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2006年9月安徽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为了使新课程改革能在安徽省普通高中有效展开,我们课题组对当前安徽省高中化学实验的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基础上就学习者最应当重视的环节、最不喜欢的实验类型、对化学实验仪器的印象、课外实验及化学实验的期望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安徽省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1研究方法和对象

1.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座谈法。

1.2研究对象

(1)对巢湖市四县一区(无为县、含山县、和县、庐江县、居巢区)的高中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共发放化学问卷450份,收回有效化学问卷431份,占95.8 %。其中市区145份,县区286份。

(2)抽样学校的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2结果与分析

2.1学习者最应当重视的因素(表1)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

(1)学习者最应当重视的因素首选是“自己动手做实验”,这表明高中学生实验意识和自主性意识较强,认识到了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对化学实验有较高的热情和较大的积极性。

(2)市级高中45.3 %的男生、45.7 %的女生和县级高中46.5 %的男生、40.3 %的女生选择了被动“听老师讲概念、规律”、单纯“掌握解题技巧”和“记住公式”,说明目前高中教育仍然是“升学应试教育”的现状。

(3)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注重解题技巧的掌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与女生普遍对化学课有畏难心和考试成绩低有关。

2.2最不喜欢的实验类型(表2)

表2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最不能接受“实验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实验”,这反映出学生十分看重实验结果,习惯于实验结果与理论的一致性,这既与目前皖中地区高中化学实验仪器精度不高、教师对实验误差分析不够有关,也与长期以来验证性实验居多有关。大量的验证性实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

(2)相当一部分皖中地区学生反感验证性实验,有利用实验进行问题探究的欲望,希望做一些探究性实验。这与探究性实验能够满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关。

(3)市级高中32.0 %的男生、40.0 %的女生和县级高中40.4 %的男生、37.2 %的女生选择了不喜欢“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复杂、动作要求高的实验”,反映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缺乏耐心和意志力不强,乐意进行简单操作,不愿意进行复杂操作。

2.3化学实验仪器给学生的印象(表3)

表3调查结果表明:

(1)市级高中53.3 %的男生、48.6 %的女生和县级高中58.9 %的男生、52.1 %的女生选择了“实验仪器落后、种类偏少和误差较大”,这表明安徽皖中地区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新旧程度、完好率等与皖中地区高中学校的学生人数很不匹配,根本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化学实验教学条件的需要。皖中地区县级高中尤其如此。

(2) 同一地域(市级高中或县级高中)男女生的选择存在差异性。化学实验中,动手机会相对较多、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男生选择比例均高于女生,他们对化学实验教学条件不满度更强烈。

2.4课外实验

表4调查结果表明:

选择“几乎没做过和做过、但次数不多”的比例市级高中男生高达84.0 %,女生高达94.2 %;县级高中男生高达94.5 %,女生高达87.8 %。这说明皖中地区高中很不重视课外实验活动,学生的课外实验开展情况很不乐观,无法做到实验课堂的延伸。同时也说明实验探究性学习还没有在普通高中普遍开展起来。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每天要做大量的书面作业,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不知课外该做什么实验,怎样做实验,感到很茫然。

2.5对化学实验的期望

表5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对化学实验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呼声甚高。显然,高中学生已不满足于那些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科学性较强的化学实验,希望化学实验课能贴近实际生活,与时代保持同步。

(2)对能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制作的实验也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热情。而且,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学校环境的不同,皖中地区县级高中学生对能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制作实验的愿望比市级高中学生更强烈,渴望能有较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这与皖中地区县级高中实验设备更加缺乏、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黑板实验代替演示实验的现象屡见不鲜等有关。

(3)不少学生虽然不喜欢“事先知道实验结果的实验”(见表2),但对“实验结果事先不知道,需要探索”的未知实验选项并不高,反映出皖中地区学生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不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缺乏,对实验探究存在畏惧心理。

3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3.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调查表明,实验教学仍然是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化学实验开出率比较低,实验课流于形式,无法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同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此,无论各级教育行动部门、学校,还是学科教师,乃至高中学生都要改变滞后的实验教与学的观念,以新的实验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以好的化学实验为突破口,充分认识并切实发挥化学实验在实现三维课程目标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

3.2加强实验室建设

各级教育行动部门及学校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淘汰陈旧、落后和误差率较大的仪器设备,更新补足实验器材,使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都能够足额开设,避免由于质量上乘的实验设备的匮乏而造成的“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黑板实验代替演示实验”现象的发生,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3.3开发实验课程生活资源

学科教师要结合普通高中所在的“地情”、“校情”和“民情”,善于留心,多长“心眼”,积极发现身边和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实验资源,并以“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为理念,开发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随堂小实验,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消除对化学的距离感、陌生感、恐惧感,更给他们创造了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

3.4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在很有限的学生实验中,验证性实验普遍居多,探究性实验很少,造成皖中地区高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缺乏,对实验探究存在畏惧心理。因此建议普通高中应多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搭上跨越的桥梁,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供更多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3.5开展课外实验探究

根据学校情况,课外时间恰当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同时,倡导学生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激励化学教师真正把课外化学实验探究与课内化学实验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教师工作考核内容进行定期检查。

参考文献:

[1]孙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2]王延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3]彭琼.湖南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6,(01).

[4]周芹.高中化学“学生实验课”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09).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