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

2009-09-18 06:02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通识法治理念

王 静

高校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进行公民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法治教育是高校公民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高校的责任不仅在于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知识型人才,更应当输送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所以,高校理应担当起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的重任。从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来看,法治教育比较薄弱甚至缺位,这使得德育工作时代感不强,效率也不高。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其法律知识掌握的程度、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和反映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成效。因此,高校必须继续深刻领会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实质,以培育大学生法治理念为重点,切实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一、法治理念的内容

“理念”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种抽象的概念,通俗讲,就是包括理论、理想、信念等在内的一个概念。从普遍意义上说,理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社会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法治理念是对依法治国规律性的把握及如何认识依法治国。一般意义上说,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讲,法治理念指导一国法律制度的设计,是该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引导、统摄、支配和决定着法治活动。决定著法治行为及法治的效果。没有法治理念做基础,就没有真正的法治。

高校的法治理念教育,主要内涵是指:培养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律条文理解、法律体系和程序方面的知识,理解这些方面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而且侧重点应该是对法治信仰建立的教育和引导。大学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于: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鼓励大学生参与公民事务,强调学生以社会成员身份实践性地运用法律,而不是专业的法律教育。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法律知识教育(法律、权力、公正、自由和平等)、法律能力教育(研究、思考、交流与社会参与)、法治信念和价值观。现在很多大学生对法治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第一部分即法律知识教育上,而对于法律能力教育与法治信念、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还没有认识到。

二、大学生法治理念淡薄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心理转折时期。首先,他们的年龄低、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还不成熟,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弱。又因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法制的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和良好风尚受到冲击,一些消极的东西迅速萌生并蔓延开来。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并不是一块净土,各种思潮都会侵入校园。如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不良价值观盛行。

其次,对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视不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民众甚至相当多的政府官员法治理念淡薄,高校作为社会组成部分,难免受到影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完成的。然而一些高校对包括法律基础课在内的“两课”教育往往是“嘴上重要,行动次要”,具体表现在:缺乏经费投入;不给教师进修、交流提供必要保障;随意压缩“法基”课时,不少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也常将重点放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法基”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高校办学行为缺乏规范性,对学生接受法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从现实的角度看,导致大学生法治观念偏差和淡薄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缺乏孕育现代法治的外部环境。法治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现实生活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等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都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信仰。人们的法治观念离法治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反映在学生的行为规范上,便有一些违反道德规范、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出现,个别大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损失,这类教训为数不少,是十分深刻的。

三、加强培育大学生法治理念的意义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这是成为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第一,法治理念的培育是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治理念,确立“法律至上”的信念,才能引导大学生真正地用合法性标准分析、解决问题,以法治理念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起好向导作用。

第二,法治理念的培育是依法治国的内在精神要求。法治需要以特定类型的理性文化为基础,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之一。对社会的发展,当然包括法治社会的建立、完善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的行为方式,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具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这样的法治理念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更是对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要求。

第三,法治理念的培育也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途径。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令人堪忧: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从马加爵案到前不久陕西渭南女生杀伤案,大学生犯罪率增长的事实无疑证明了法治理念的重要性。

四、培育大学生法治理念的路径

(一)开设法学二类通识课,传授法律知识。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这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名言,其涵义是大学教育应通专并举,有所侧重。虽然时隔六十多年,梅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现在许多大学改革本科培养计划,如我校本着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与教学质量的要求,培养全新的人才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的目标,出台了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的《南昌大学2008年本科培养方案》。在《南昌大学2008年本科培养方案》中,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其中,通识课程占据了第一课堂的30%左右。通识课程又分为一类通识课和二类通识课。一类通识

课可以称为必修通识课,有思政类、外语类、军体类和计算机类四个类别的课程构成,这些课程是为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身体素质和基本学习技能提供的教学。而二类通识课有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生物与医学类和哲学与社会科学类五大门类,学生必须至少选每个门类中的一门课,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与精神修养。

现行“两课”的教材,在涉及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部分,有的仅把法治作为工具主义,没有表达或没有充分表达其内在的价值;有的应该设定法治观念教育的内容而没有设定;而且教材往往滞后于现行法律和法规。不仅如此,“两课”在许多高校都是大班上课,有的甚至是二三百人挤在一个大教室里听课。不光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有些高校更甚如此。我认为,“两课”不适合法律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

我校改革方案中根据学科差异,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或前一年半的时间统一学习基础课,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的方案,使得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鉴于此,在大学生并未分专业的情况下,通过开设法学二类通识课传授法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会更加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二)定期开设法治讲座宣传法治理念。

仅仅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大学生真正树立法治理念,除了课堂教学,还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大学生们亲身感受法律的效力及作用。比如定期开设法治讲座就是一种宣传法治理念的有效途径。

比如,针对一些国际重大事件,组织有关的国际法讲座;针对一些突发的国内事件,组织相关的法律讲座等。聘请专家学者介绍法学的前沿理论问题,有助于拓宽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形式各样的法治讲座能让大学生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法律问题,能够开阔思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增强法律对大学生的亲和力,最直接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念。

(三)组织大学生进行法治事件讨论,深化法治理念印象。

各高校宣传部门要与时势密切结合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针对国内外重大时事问题,各学校宣传部门能够较快地做出积极反应,就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宣传、学习。教师也应该针对性地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热点事件展开教学,并让学生对此进行积极讨论。组织大学生进行法治事件讨论,既加深了大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程度,开阔了大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大学生对相关法律的认知程度。

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学也要在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使用诸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手段。教师应该结合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展开教学,这样可以以其现实性和热点性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新手段和新阵地。

还可以开拓课外法治教育渠道。法治教育作为一种普法性的教育,应当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一直将重点放在普法、推动立法与监督执法方面,以新闻事件切人,百姓参与。专家点评,每天一个案例“说法”,深入浅出,朴素平实,是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有效途径之一。条件允许的高校,应保证所有大学生都能够收看到该栏目。对节目中的“案例”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无形中深化大学生法治理念印象。只有把课堂法律知识传授与课外法律体验相吻合,才可以把法治理念积淀于大学生心田。

法治是社会和谐平安的基石,是调整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使大学生法治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氛围和基础。

猜你喜欢
通识法治理念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