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2009-09-18 06:02鲁莎莎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进出口进口出口

鲁莎莎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采取的贸易战略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378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出口增长19.3%,进口增长22.8%,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55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净增加163.9亿美元。

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致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2008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774亿美元,同比多增101亿美元,截至2008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124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中国产品不断打人世界市场的结果必然是与当地的同类产业产生激烈的竞争。目前,中国是寻求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廉价进口品威胁的各国政府的头号目标。WTO《2008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世界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总体上呈回落之势,2006下半年为109起,2007年下半年回落至101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却明显上升,从2006年下半年的32起上升至2007年下半年的40起低价倾销程序调查和反补贴、市场准入、配额等抵制性措施。

大国经济发展规律以及WTO协议限制都预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应过渡为进出口平衡发展的贸易战略,即适度的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以关税和汇率杠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兼容战略。统筹兼顾方方面面利益,确保彼此共同、持续发展。

二、影响我国贸易战略选择的因素

(一)国内因素。

1贸易规模。

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前、中期阶段。从1980年开始,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从极端的内向、封闭、进口替代型向外向、开放、出口导向型方向转变。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大增。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改革开放初期位居第三十二位,从2004年以来稳居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能源、资源、原材料、粮食等产品价格大幅飙升,全球海运费持续上涨,导致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普遍提高。据海关统计,进口商品中主要初级产品进口品种均价一直处于高位。我国长期依靠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行加工贸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前三季度,中国因进口价格提高而多付出的外汇达到1460多亿美元,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2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很快,但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的生产环节上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103.84亿美元,进口额为3214.96亿美元,顺差达到了1888.8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贸易顺差额的106.43%,而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比例仅为30%,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中还绝大部分使用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能力仍较弱。

3国内市场。

近年来,我国的内需与外贸增长出现失衡。从内需看,年均增速为8.6%,远远低于GDP和投资的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已由“九五”末期的73%下降到2007年的45%,而发达国家平均为80%。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6年GDP现价总量为210871亿元,按11.5%增速,4.7%CPI,2007年GDP现价总量为246172亿元,2008年预计为284260亿元,1USD=6.8RMB计算,合41803亿美元,人均3143美元,在这种条件下,通过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已经不能发挥中国比较优势,许多大中城市将出现大量拥有过度购买力的消费者,中国可以从国内市场中获取规模经济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只有降低中国对资源能源和出口的依存度,积极推进节能事业,并完善社会保障以促进个人消费的增长,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才是避免经济萎缩的最好办法。

(二)国际因素。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贸易战略的选择产生影响:(1)国际分工深化,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形成全球生产体系。(2)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大发展。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都在加快。(3)区域经济合作更加活跃,国际经贸格局加速调整。(4)跨国公司的作用更加突出,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国的对外关系中,与大国的经贸关系面临新的互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新的调整,与周边国家关系需要新的合作,与主要国际组织的关系需要新的定位。

2世界经济进入低迷期。

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由上年的3.7%放缓至2.7%,美国经济由2.2%放缓至1.1%,欧元区经济由2.6%放缓至1.4%,日本经济由2%放缓至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经济形势的预测更悲观,它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只能增长0.7%,欧元区为0.9%。全球经济的下滑和市场需求下降,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是很不利的。国际需求减少,贸易增长乏力,将导致世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与地区执政部门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增强,明确表示将采取有力措施保持本区域市场贸易稳定,中国未来面临的外部贸易环境将有所恶化。历史告诉我们,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推动下,一场周期性的衰退最终演变为“大萧条”。

三、进出口平衡发展的贸易战略

我国重视出口轻视进口的贸易战略赖以成功的国内、国际经济关系背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采取进出口平衡发展的贸易战略贸易战略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保持进出口动态平衡,稳定进口供给。

贸易动态平衡发展是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不必追求静态的年度平衡,只要总体正常,即使少数年份出现逆差,也不必施加政策压力去扭转。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从长远看适时适度调整外贸战略,制定新时期的贸易战略,核心内容应是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维护进口秩序,稳定进口,保障供给,保持贸易动态平衡发展,提高贸易总体效益。

(二)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适度降低重要战略物资的市场集中度。提高进口依存对称性和进出口同向性。

我国进口市场表现出较高集中度,从规模经济角度来说,表现了一定的合理性。但我国对主要进口国和地区的进口依存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说明双方对对方市场的依赖不对等。同时我国进出口流向呈现较大差异,如进口市场主要在亚洲,出口市场主要在美欧日,国别地区市场贸易不平衡。这既容易引起贸易纠纷,

更说明我们可能承受了歧视待遇。另外,主要商品,特别是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这个危险远远大于总进口市场集中的危险。如原油50%来自中东,必经马六甲运输,一旦该地区出现问题对我国影响较大。因此,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的重点,应放在重要战略物资、关键技术和资本品方面。

(三)改善进口结构、提高进口效益,鼓励进口带动出口,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宏观经济效益。

进口效益应直接体现在提升国内产业层次、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上。在一个开放、有序、信息充分的市场,进口的效益可以得到发挥,通过一定幅度的差别关税,保障国内稀缺的资源性产品进口,适当限制制成品进口,以此实现产业发展意图,使进口起到促进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不过在国际自由贸易的大趋势下,关税屏障日益降低,关税手段毕竟有限,所以必须配合实施其他宏观政策,如产业政策、市场开放政策、税收政策及各种技术措施等。

(四)限制不良进口,维护进口正常秩序:建立有效应急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减少突发事件的损失;建立开放的进口保护机制。

人世后国内市场和外贸经营权不断开放,“进口威胁”正在上升,特别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国有必要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进口保护机制。

一是法律保护机制。人世后的进口保护应该是开放、遵循国际规则的,主要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二是危机应对和紧急救助机制。一旦危机发生可启动紧急救助措施,通过争取国际援助或运用WTO规则,如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等化解危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五)完善进口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和政策效率;加强进口协调,建立政府、中介、企业协调机制。

我国贸易管理体制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迄今为止并未做到进出口管理一体化。加之企业在传统经营范围上的分工延续,更加剧了进出口分割的管理体制弊端。针对这一局面,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进出口管理体制,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进口协调,减少企业由于自身利益和信息缺乏造成的进口无序和效益损失。我国进口商品种类比较集中,常常是国际市场进口大户,如铁矿砂、石油等,我国都是国际市场大买家。但由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存在各自为战、抬价抢购现象,致使外商渔利、国家企业利益受损,甚至招致其他国际买家的谴责,因而进口协调日显迫切。

猜你喜欢
进出口进口出口
进口食品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4年1~8月我国猪肉进口38.3万t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