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二师惨案档案探秘

2009-09-18 08:50
档案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惨案国民政府爱国

耿 晖

在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革命历史档案中珍藏有一份《一九三二年“保二师惨案”初步材料》,这是由河北省立保定师范学校校长刘超收集多方材料,在惨案发生19年后汇总出的一份珍贵资料。这份材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时惨案发生时的情况。这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为我们诉说着1932年那段惨痛的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保定进步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比较长期的抵制日货与反对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爱国运动,引起了保定市学阀和保定市国民政府当局的不满。当时的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保二师即保定师范学校)的爱国学生联络了一批保定大、中院校,建立了保定学联,召开了“保定学生抗战誓师大会”,开始进行各种抗日宣传。当时保定二师的爱国进步力量是很雄厚的,全校共有学生350人,其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左翼作家联盟、社会科学家联盟、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济会等革命同志就有约180人。所以作为北方有名的革命堡垒之一的保定二师,就成为保定国民党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2年春,保定二师校内少数的国民党反动派分子不断对抗日爱国、要求自由的广大学生进行挑衅,他们与校外的国民党反动派结合起来向爱国进步学生实行进攻,被激怒的爱国学生与他们发生了冲突,这些国民党分子在冲突中被打。事后学阀组织的“读书会”到国民党政府河北省教育厅请愿,声称有共产党盘踞保定二师。国民党当局立即派芦清泉到保二师进行检查,随后就命令学校提前放假。六月,国民政府在报纸上公布开除了50名学生,强迫休学36名学生,并要求返校学生要在来学校前准备好本人村、区、县三级的连环保。对此,保二师的党组织针对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措施,开展了护校斗争,组织起返校学生50多人,成立了护校委员会。护校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有:主席贾良图、副主席曹金月、组织部长杨鹤声、宣传部长刘光宗、总务部长申振林。当护校委员会迁入学校后,国民政府立即派军警包围学校,包括了十四旅一个营、一个骑兵连、两个县大队、侦察队、消防队等。试图以这样的方式使校内爱国学生就范,但是这些爱国学生并没有被吓倒,反而进行了更加积极的反抗运动。逼迫未果的国民政府当局看到这种情况后就转而采取谈判政策,先是让国民政府保定市教育局局长刘俊士到校内与爱国学生谈判,要求学生们离开学校,放弃抗日爱国要求,但是得到的是学生们十分坚决的答复:“不撤军队,绝不谈判。”接着,河北省国民政府宣传主任张秉钧(其弟当时也在保定二师读书)又以同学兄长的姿态与同学们谈,也未能动摇学生的爱国热情。两次谈判相继失败后,国民政府当局又利用学生家属来进行破坏,让校内学生的家属来到校外进行呼喊,妄图利用亲情瓦解学生的爱国意志,许多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等都来到学校外,隔着围墙向校内学生哭喊,但即使是这样也没能起到任何作用。

在国民党政府军警的重重包围下,学校的供给被切断,校内粮食十分紧张,校内的爱国学生每天只能吃到半个馒头,实在不够就用树叶等任何在校内能找到的食物充饥。学生想尽各种办法获取供给,他们曾以手持长枪短棍的校武装纠察队作掩护冲破重围,到店铺里买了十袋面粉。他们还每天用英语同路西河北大学的爱国学生对话,向他们说明校内食物紧缺的情况,河大的进步学生就将烙熟的饼扔向二师校内来支援他们的爱国护校行动。由于军警的包围,继续返校的学生也不能再进入学校,于是这些爱国学生就组织了保二师学潮后援会,会址设在保师附小。在后援会的支持下二师学生坚持斗争,国民党政府当局无计可施,便决定对二师学生的这次爱国运动实行镇压。

1932年7月6号清晨,国民党军警开始对二师发起武装进攻。在材料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时光逐渐推移着,惨痛的七月六日到来了,是一个大清早晨,残暴的敌人,由学校的西北院墙突入,同学们在梦中惊醒后,他们便以机关枪、步枪、盒子枪开始向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射击了,北面的第一、第二道防线被敌人突开了,同学们退到了总务处,仍在以木棍长枪坚持着,当时英勇负伤的一些同学们,都在忍受着疼痛,怒睁着眼睛,大骂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反动派,他们更慰勉未负伤的同学们说:“同志们,同学们,我们一定干到底,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一惨案计当场壮烈牺牲的同志9名,被捕带走的同志们共30名。爱国学生们冒着敌人的枪弹,拼死突围,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学校被国民党占领,保二师的爱国护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血腥镇压。

被捕学生被押送到保定第二模范小学看管起来。其中,刘光宗、曹金月、杨鹤声、刘玉麟四位同学,未经审讯就被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处以枪决。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四位同学不但毫无惧色和愁容,相反的每个人都义愤填膺的大声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国民党汉奸卖国贼!”刘玉麟同学还高唱国际歌并高呼:“我是共产党员,头可断,血可流,帝国主义的走狗们是不能屈服我们的革命意志的!”这种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保定市的广大群众,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其余26名被捕学生在第二模范小学的在押期间遭受了国民党的严刑拷打,逼供未果后他们被押送到了法院。之后国民政府北平绥靖公署、国民政府河北省地方法院、国民政府保定市公安局和国民政府清苑县县长等又对学生进行联合会审与逼供、诱供,同学们依然意志十分坚定的没有向他们低头,没有招认半点所谓的犯罪事实。而国民政府在看到逼供无果后,也不管口供如何就暗中非法判定10名学生10年徒刑,判定7名学生两年8个月徒刑。随后这批无罪的爱国学生就被关进地窖,终日见不到阳光,不仅如此他们还被迫戴着脚镣手铐,过着吃不饱饭的艰难生活。然而,即使是这样艰难的环境也没能浇熄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他们在关押过程中向其他狱友宣传共产党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并且还进行了三次绝食抗争,争取到了饱饭。

保二师的这次爱国运动虽然被镇压,但是却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次爱国护校运动是二师进步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的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斗争,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群众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以及北方革命运动的开展。保定二师惨案发生的第三天,中共河北省委发表了《为保定惨案告民众书》,号召河北省民众反对国民党军阀惨无人道的白色恐怖。在保二师惨案发生后几十天,在距保定仅80华里的高蠡地区就爆发了革命历史上有名的高蠡暴动,并展开了游击战争,在广大农民群众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在之后的八年抗战以及四年的解放战争中,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都曾是保定二师的学生,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这份材料的最后附上了在这次爱国护校运动中牺牲的13名学生的名单和基本情况:

1、一九三二年七月六日保二师惨案中当天与国民党反动的第二师军警肉搏英勇牺牲的九位革命先烈:

吕清晰男第十三班学生河北省获鹿县人(村名及其他情况待查)

贾良图男第七班学生共产党员河北省井陉县人(村名及其他情况待查)

张树森男第十一班学生河北省徐水县人(村名及其他情况待查)

马善修男第十四班学生河北省唐县马庄村人(其他情况待查)

王慕桓男第九班学生河北省衡水县人(村名及其他情况待查)

边隆基男第十一班学生河北省任邱县阁辛庄村人(其他情况待查)

张鲁泉男第十四班学生河北省河间县康寨店村人(原是河间县蔡家楼村人,现在行政村是康寨店村)牺牲时年十九岁,家中现有父母、弟及弟媳各一、侄二,共六人(他死时尚未结婚),成分中农,过去有地二十四亩,因无劳动力,在平分当中拿出土地十一亩半给村中,家中主要劳动力为弟弟张春泉(一九五零年二月河间县师毕业学生,年二十二岁)今年可能到乡村任小学教员,目前家中生活情形,因劳动力缺乏,生产收入不够吃,县、区、村尚未将该户作为烈属待遇。

赵克永男河北省徐水县何家庄人,牺牲时年十九岁,父名赵中林,年六十岁,家中有人十口,地十八亩。下中农成分,解放后该村未按烈属待遇,家中生活平常、劳动力缺乏、只有父亲一人参加田间生产。

邰春江男第十一班学生河北省满城县东堤北村人,中农成分、有地十亩,父邰通经,邰同志是其长子,次子八岁即死,女儿已出嫁。生产收入仅仅够吃,其他费用很感困难,村中未按烈属待遇。

2、在被捕同学中,被国民党反动派诬以危害民国判处死刑,执行枪决的四位先烈:

刘光宗男第七班学生河北省蠡县城内人(其他情况待查)共产党员

刘玉麟男第九班学生河北省昌平县人(其他情况待查)共产党员

曹金月男第七班学生河北省满城县北庄村人,牺牲时家庭是富农成分,现在有地六、七亩,家中八十多岁的祖母、六十多岁的父亲和妻,无子女,因无劳动力生活困难,村中未按烈属待遇(曹同志是共产党员)

杨鹤声男第八班学生共产党员河北省徐水县米家营村人,父名杨老凤,兄名杨子久,过去家中有地约一顷,父参加主要劳动,成分富农,子杨秉衡现任徐水县马官营村初级小学教员,村中未按烈属待遇。

猜你喜欢
惨案国民政府爱国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兔子惨案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职业风险
死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