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体对女童问题的报道现状

2009-09-18 06:02宋林恒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新华网女童数量

宋林恒

问题

在中国,媒体对女童的报道一直存在缺陷,一方面,传媒工作者对女童问题缺乏认识,在本来就少量的有关女童的报道中常带有性别歧视色彩;另一方面,关于媒体对女童报道的研究也很少。

而自1996年以来,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意识增强、社会性别偏见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媒体对女童的报道有所增加,关于媒体与女童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政府也开始召开相关的研究会。中国传播学者卜卫在2006年指出,我国媒体对女童问题的报道已经有了大的改善,但还存在着报道数量不足,缺少人权视角等问题。①其实到今天,距离中国开始倡导大众媒体关注女童已有12年,那么我国的主要媒体对女童的报道究竟有无进步?今天媒体对女童的报道视角是怎样的?还存在哪些问题?本研究将通过调查中国主要媒体女童报道现状来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旨在促进媒体更好地报道女童,从而使社会更好地关注女童群体。

方法

本研究参考以往学者对报道现状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进行研究。

样本。经初步调查,选择新华网作为样本。原因如下:

“女童”一词在媒体报道中基本就是指15岁以下的女孩,并且现在各媒体都将其纸质母报收入了网络数据库,能在网络上方便地查询母报内容,所以先进入中国各主要媒体网站搜索“女童”一词。笔者在此选择了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这样的中国重要媒体以及《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这两个全国对象性媒体。在此,未把《中国妇女报》列入其中,一是因为其对象性太强,不能代表中国主要媒体的报道倾向;二是其发行量不大,多是相关人士才看。

笔者统计出了2007年4月1日到2008年4月1日之间5个全国重要媒体的女童报道数量,分别为:《人民日报》0篇、新华网(包括新华网地方网站)2076篇、人民网1714篇、《中国青年报》25篇、《中国教育报》40篇。

经比较,新华网最适合做样本。第一,粗略分析后发现,新华网的新闻报道涵盖了国内大多数重要媒体的新闻报道。同时也基本涵盖了我国重要地方媒体的报道,如《重庆日报》、《广州日报》、《扬子晚报》等,这样就确保了样本的有效性。第二,有关女童的报道数量最多,确保了研究的准确性。第三,主办单位新华社在国内传媒行业的权威性决定了它的报道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主要媒体的报道状况。因此,本研究以关键词“女童”在新华网中检索出来的报道为样本。又由于“5·12”地震期间有大量儿童受难的报道以及奥运期间有一些儿童的报道,这些特殊事件均影响了媒体原本的报道数量,因此笔者摒弃了最近的时间段,把范围确定为2007年4月l日至2008年4月1日。又因为样本范围太大(N=2076),不便于研究,因此从每月的报道中按照第一月抽取上旬报道,第二月抽取中旬报道,第三月抽取下旬报道依次循环的顺序来确定样本。另外,新华网的搜索结果中有重复内容(同一篇文章在新华网的不同板块出现),去除掉这些重复报道,最后N=360。

分析指标。通过研究新华网的报道,结合以往类似研究,本研究确定了以下分析指标:

①新闻来源与报道数量。

②报道主题。

③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类型。

④具体报道内容:

a.媒体是否采访了女童及是否在报道中引述了女童的话。

b.媒体对女童问题的倾向和态度。

结果

新闻出处与报道数量。统计表明,新华网中有关“女童”报道的媒体共38家,包括通讯社、网站、地方日报、都市报、晨报等以及《中国法制报》、《中国青年报》这样的重要对象性媒体。报道总数为360篇,其中全国综合性媒体的报道数量最多,为238篇,占总数的66.1%;其次是地方日报和都市报,共51篇,占14.2%。而地方晨报、晚报、商报和周末报相对较少,为40篇,占11.1%;全国对象性媒体报道数量最少,为31篇,占8.6%。

报道主题。本研究将有关“女童”的报道主要分为两类:报道以女童为重点;在其他报道主题里提及“女童”。全国综合性主流媒体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在数量上最多,并且就每类媒体报道数量比例而言,综合性媒体的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比例也最高,而对象媒体和地方晚报、晨报、商报和周末报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不仅数量少,报道比例也低。

女童主题报道的类型。根据样本,本研究把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分为五类:现实中女童案例;国际报道(国际报道中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非女童主题的国际报道归为非女童报道一类);国内相关政策发展或法律报道;关于女童问题的专题评论;其他(童装、玩具等)。

在251篇女童主题的报道中,有138篇是女童案例。经过筛选,去除相同案例在不同媒体的重复报道,共有113个不同案例报道。这些案例报道主要分为以下七类:他人捐助女童、女童营养健康、女童心理问题、女童个人先进事例、女童暴力事件(如对女童进行性虐待、殴打虐待女童等)、有关女童的奇闻轶事、其他(活动表演、童装以及女童玩具等)。

经过统计(N=138)发现媒体报道女童暴力事件数量最多,为49篇,占各类媒体报道比例也最高,达到35.6%。而关于女童营养健康、心理问题的案例报道数量相对较少,营养健康的报道数量为12篇,占总数的8.7%,心理问题仅为2篇,占1.4%。

具体报道内容。一是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引用过女童自己的语言。

在113个不同的女童报道案例中,43篇未对女童话语作报道,19篇引用了一两个词汇句子,36篇间接引用,15篇对女童做了正式的采访。这在一定程度上较之10年前有了很大进步,媒体给了女童一定的话语权。

二是媒体对女童问题的态度、倾向和报道方式。

从样本内容看,笔者对媒体的态度和报道做出以下总结:

(1)从法律角度指出虐待儿童等是非法行为,督促法律给予应有的制裁。

(2)在笔者选取的样本中没有一篇报道带有性别歧视和传统性别观念。

(3)媒体在报道贫困女童的生存现状方面还比较少,即使有报道,重点也都在资助者,而女童常常成为被动的受资助者。

(4)重点关注女童心理问题的报道比较少,即使有,也多在暴力事件末尾表达一下对女童今后心理状况的担忧。

(5)从很多后续报道可以看出,很多受害女童的遭遇因为媒体的及时报道而得到改善。施暴者因为曝光还得到惩罚,社会大众也因为获知消息而踊跃捐助。

(6)关于女童问题的一些错误报道常常引起媒体事后的“集体反思”,有助于新闻媒体健康发展。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报道有关“女童问题”的媒体主要是网站、国家通讯社、全国综合性报纸和地方综合性报纸。主要对象性媒体报道女童问题较少。

(2)女童问题越来越受到全国主要媒体的重视。主要有两点原因:a.所有报道中以女童为主题的报道占了大部分。b.与其他类媒体相比,全国综合性媒体女童主题的独立报道最多,并且就每类媒体报道数量比例而言,综合性媒体的女童主题的报道比例也最高。

(3)关于女童工、流浪女孩等困境女童和女童营养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报道较少。

(4)现实中女童案例的报道主要涉及四方面,即女童受资助、暴力事件、女童个人优秀事例、奇闻轶事。

(5)较之10年前,媒体更注意以女童的视角进行报道,还话语权给女童。

(6)媒体从法律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角度报道女童教育等问题。性别歧视和传统性别观念的表达方式很少。

(7)受害女童的遭遇因为媒体的及时报道而得到改善。

总体来说,媒体在性别平等和关注女童问题的程度上较10年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媒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对女童问题的认识,多做有关女童身心健康问题的报道和女童问题的评论性报道,加强对困境女童生存现状的关注,以此来唤起社会大众对困境女童的关心,而非对资助人的注意。

参考文献:

1.卜卫、李潘:《女童问题的媒体倡导》,《中国妇运》,2006(2)。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新华网女童数量
统一数量再比较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中自协、新华网、行者,共同发布骑行大数据报告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