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栏目的创意

2009-09-18 06: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栏目受众

杨 莉

当今时代,是一个各行各业充满竞争的时代,电视传媒行业更是如此。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电视传媒,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和厚爱,面临着受众及受众行为对于传播力影响的显著增强,随着科技发展引来电视制作质量的精益求精和传播形式的不断翻新,无疑将电视传媒推入激烈竞争之中。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电视传媒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唯有不断造就品牌化的电视栏目,提高产品质量。

造就品牌化电视栏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实施品牌化栏目的过程也是曲折而艰辛的,但新颖、独特、新理念、新思路的创意是它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创意的优劣高低,直接关系到栏目与节目的优劣高低。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电视工作的实践和在授业解惑中的理性思辨,就电视栏目创意这一重要命题,从创意的时尚性、独特性、多样性、互动性四大理论视角进行探索,若干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电视栏目创意的时尚性

时代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之一,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若是生活丧失意义,镜子的把戏也就不会令人喜欢了。”①我国文学巨匠鲁迅也指出:“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②

电视艺术作为新时代最年轻的艺术,其时代的新潮性特征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它的时代性就突出地反映在它的时尚性上面。这就要求电视栏目创意,首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凭借灵敏的社会感觉与艺术感觉,为社会立言,为时代创意,想出贴近时尚、贴近百姓的好点子、好意向。因为所谓“时尚”,实质上乃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如在服饰、语言、文艺、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迅速被人们采用、模仿和推广,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时尚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范畴。它可以被看作是习俗的变动形态,而习俗则是时尚的固定形态。

以时尚性作为电视栏目创意的首要特征的成功范例俯拾即是。例如央视的“中国音乐电视”、“新视听”、“舞蹈世界”等栏目,就主要以深受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时尚新潮艺术、通俗歌曲、现代舞为主要内容。又如央视的“法治在线”栏目,则运用计算机网络术语“在线”作为创意的亮点,其时尚性便自然凸显出来。再如央视的“鉴宝”栏目,则在古董文物上面创出时尚性的新意味:它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普通百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收藏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同时,收藏作为一种文化投资,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其时尚性的背后,反映的是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

总之,时尚性必须受到电视栏目创意的高度重视,万不可视作趋时媚俗而不屑一顾,那将会远离时代而走入一个

误区。电视栏目创意的独特性

电视栏目创意之所以称为“创意”,即以创造性为其生命和灵魂,创造性的特点是与众不同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要凭借创造性思维得以完成。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以开放性、开拓性、独特性、有效性、非常规性为基本特点,又以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感的捕捉力、情感的爆发力、知识的凝聚力、意志的坚强力、性格的刚毅力、兴趣的浓厚力、欲望的强烈力等各种力量的合力为基础与前提。

电视栏目创意,是创造中的创造、突破中的突破,从本质上说,电视栏目创意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超越自己。从心理学层面而言,这种创造性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有时又是下意识、无意识的,在无意识中渗透意识,在感性中交织着理性,在灵感中凝聚着惨淡经营,在长期积累中又孕育着灵感。其中蕴藏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以独特性作为电视栏目创意的生命和灵魂的成功例证,也不胜枚举。例如央视的“动物世界”,就将动物奇观搬上荧屏,想人所未想;又如央视的“天涯共此时”,将大陆与台湾同胞的亲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同一个时间不同空间的同一种亲情,打造出思想内容的深邃和艺术形式的新奇;湖南电视台“故事·湖南”栏目,将湖南历史中一些重大事件,以纪实、再现的艺术形式予以回放,并适当予以点评,引发人们对沧桑历史的深沉感叹,给人无穷的回味与联想,创造出故事栏目的新形式、新特点。

总之,独特性也必须受到电视栏目创意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从而使电视栏目常播常新,永葆其艺术青春。

电视栏目创意的多样性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全球政治的多边化、经济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极化,导致艺术的多样性特点成为一大主流特点。而电视本身,即是一个多元化的复合体,它包括新闻类、体育类、文化类、教育类、科技类等各种各类的节目。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类节目。

电视艺术类节目是一个多元化的复合体,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等。而作为最新型、最普及的大众传媒,电视节目的功能也呈多元化特点:它融新闻信息功能、科技咨询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大众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医学保健功能于一炉,集知识、趣味、能力于一体。正因为如此,电视栏目创意就要在多样性上大显身手,花大气力,下大工夫,做大文章。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央视的“大风车”、“12演播室”、“夕阳红”,就囊括了少年、青年、老年三大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又如“小崔说事”、“鲁豫有约”等栏目,则以主持人冠名,成为品牌栏目;再如“中国音乐电视”、“舞蹈世界”、“经济与法”等栏目,则分别涵盖着文学、音乐、舞蹈等内容,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玩转地球”作为旅游栏目、“名段欣赏”作为戏曲栏目,更别具特色。总之,多样性也必须受到电视栏目创意的高度重视,从而使电视栏目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世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趣味受众的不同审美需求。

电视栏目创意的互动性

21世纪又是一个人性化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各个领域的一大主题。电视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以其受众大多都在家庭观看、可以随意选择并当场评论的特点,给受众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介入机会,因此互动性就自然成为电视栏目创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这种互动性,又分为多个层面:其一是主持人与主持人的互动,如“新闻1+1”。其二是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如“高端访问”。其三是主持人与普通观众的互动,如“有请当事人”。其四是主持人与嘉宾、表演者、现场观众以及场外观众的多元互动,如“非常6+1”,既有主持人李咏与表演者的互动,又有李咏、表演者、嘉宾、现场观众的互动,更有李咏与场外观众“砸金球”的互动;又如“星光大道”,既有毕福剑与表演者的互动,又有毕福剑不断公布“本场奖品由××单位提供”,与场外抽奖观众的互动。尤其值得关注与赞赏的是,这两个栏目的“表演者”,都不是专业演员,而是普通观众,充分体现出观众的参与性特点,而这种参与的本身,即是最大的互动与最深层的互动。其五是电视节目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作为现代化高科技发展产物的电视,其发展之快、传播之远,是其他任何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电视与卫星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信息在瞬间即可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地球已变成一个“村庄”,正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当今,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一种新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正在走入千家万户,于是形成了由电视、电信、电脑“三合一”的“信息高速公路”,这就使得电视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互相交流、互相对接、互相连线的更大范围内的互动。因此,互动性更必须受到电视栏目创意的高度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电视的重要本体特征。

综上所述,电视栏目创意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思维,而实施它,则更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电视传媒行业只有切实遵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指示精神,构建一系列品牌化电视栏目,提升自身对受众群体的影响力和注意力,才是电视传媒战胜挑战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罗大冈:《论罗曼·罗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35页。

②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作者为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编导系讲师)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栏目受众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关于栏目的要求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