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话语环境及其畅销书要素分析

2009-09-18 06:02黄若涛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畅销书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黄若涛

后现代主义最初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建筑学、诗歌等领域,表示有不同于传统的个性化风络,到了20世纪60年代,表现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60年代之后,便被赋予了一种哲学的概念。后现代主义的形成有两个特点:一、它总有一种历史性、时代性、分期性的特点。这表明它产生的时间上后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面临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之后,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话语。“后”也是一种未完成的意思,后现代主义本身也是不完整的理论。二、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的新的解释。在这种解释当中,它意识到了现代主义在解决某些问题时的无能为力,从而抨击之,以希望建立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因此,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需要从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基础开始。

后现代主义话语环境的出现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在进入开放世界、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文化多元化、关注人作为主体的认知功能等因素驱动下而产生的人类对原有话语环境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的话语环境具有非常特异的意义状况。它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分化(差异)。①如果现代化是一个文化分化,或者如德国分析学家所谓的“差异外显(Ausdifferenzierung)”的过程,那么,“后现代化”就是一个消解分化,或者说是“差异消除(Entidifferenzierung)”的过程。现代主义把能指、所指和指涉物的角色地位作了明显的划分和自治。与此相反,对于后现代化而言这些差异是未定的,尤其是能指与指涉物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或者换一种说法,表述与现实的关系不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意象而不是文字意义在表述过程中所占的比率的不断增大来达到消除差异的过程。与文字相比,意象在更大程度上与指涉物相似。这就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变得充满现实感的原因,在电视、广告、录像、电脑、随身听、汽车卡式录音机,以及发展至今的CD、VCD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表述。

如19世纪的小说,要求故事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还要求事件必须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从而构成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它几乎千篇一律地总是以某种类型的心理活动为开头,而以行为活动作结尾,这些行为不是源于小说角色的性格便是源于小说角色的个人目的。各个事件起码要能够自圆其说,并且能够根据前面已发生的事件来预测后来的结局。而在后现代的话语环境中最重要的或许是表述方式本身。

我国的大众文化现状与后现代主义话语环境

对我国大众文化现状与后现代主义话语环境的了解无法脱离开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模式也成为中国社会文化走向多元化的一个起点,同时也是我国大众文化差异性共存的主要原因。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就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中的利益和权力分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并成为社会各阶层变动的最深层次的原因,而在社会的阶层变动中也带动了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话语环境的生成,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我国的后现代话语环境是与前现代、现代并存的:市场经济的欠发达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在我国经济基础中手工作坊式生产和简单的纯体力劳作还占有相当比例;工业化的生产和启蒙主义思想的传递还存在地区差异,而与此同时,发达城市中后现代主义意识已经扩散并带来了大众文化的确立和日益繁荣。大众文化的兴盛可以看作是后现代主义在社会文化领域中确立的结果,只有在后现代社会里,大众文化才能从边缘走向前台,真正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

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中国的文化理所当然地也处于多元并存的结构中。所谓多元并存,首先是指历时性的多元,即各种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要素——传统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纠结在一起,同时在当前文化结构中作用和互动;其次是指共时性的多元,即主导文化(或称主流文化、正统文化等)、精英文化(或称高雅文化、小圈子文化等)、大众文化(或称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等)三足鼎立的状况。各种文化因素的交融互动终于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景观。就以文学作品为例,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红色大背景下严肃文学整齐划一的大游行,那么90年代则是一台凌乱纷杂、辉煌灿烂的大戏,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与巫术,神怪妖魔和帝王将相后妃粉墨登场;理想主义的英雄和蔑视崇高的痞子、搔首弄姿的小女人、土匪、妓女、破落文化人纷纷登台上演。将90年代的文化(文艺)演绎成一锅“大杂烩”。各种阶层、多种心态、多种趣味,使得这一时期的读书、出版热点也极为复杂分散,且频繁更替,让人眼花缭乱。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的畅销书,也折射出了我们社会当下的大众文化特点,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话语环境。

具体来说,大众文化的后现代主义特性主要表现在: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大众文化的思想理论形态,大众文化则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现实化。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娱乐,而提供和支持这种娱乐的正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因此也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给大众文化提供了艺术和美学支持。而从基本特点上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就是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

《万有引力之虹》所引发的对后现代话语方式的思考

大众文化的后现代主义特性表现在图书出版中就是依据后现代的艺术理论限定了畅销书制造的依据,推动着图书向大众化与消费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畅销书的市场开发提供了文化保障。作为后现代话语意识集中反映的畅销书,也同时具有了后现代的话语模式,而这些后现代的话语模式我们可以从《万有引力之虹》中找到痕迹:

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万有引力之虹》②发表于1973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像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内容包括现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性爱等。小说的线索围绕着德国的V-2火箭展开。V-2火箭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一个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去刺探火箭秘密。随后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荒谬理论。小说还提出了“热寂说”,即宇宙中的热能散发完后会冷寂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冰冻,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也能用“热寂”法则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能消耗完之后也都会冷寂,趋向死亡。“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了一切,作者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用作书名。

《万有引力之虹》典型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征。在这本书中,故事情节不是作品的主要因素,而只起一种陪衬的作用。作品中到处都充塞着一些无逻辑、无理性的叙述,段落与段落之间跳跃性很大,甚至句与句之间的连接也缺乏必要的生活逻辑基础。如作者在一段中写了罗杰尔对周围环境的混乱的感受:“这座房子、小镇,使罗杰尔大伤脑筋的弧形,竟如此容易遭受德国武器的袭击,和英国地方法的不容……这儿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她希望周围左右还有别人,成为实际上的一个乡村,她的乡村。探照灯可以固定,照亮夜空,火网气球最好多多发射,才有利于拂晓——利于一切……”接下来又突兀地转到对结赛卡的混乱的感觉描述:“结赛卡已经光了身子,站起来观察了一会儿夜空,穿好宽腿裤子,白色垫肩的缎面锃亮的晚服徘徊。直到有什么东西,坠落下来,接近危险的地步,好在没有出事故:他们有树身银碧的丛林,天色一暗下来,就可以扪摸或扫拂云彩,均匀的暗褐云团,在白天快结束的时候,石头,远远近近的眼睛,全都上了前线,去完成各自的使命,说也奇怪,都跟他们俩在这儿没有多大关系……难道你不晓得一场战争正在进行着吗?傻瓜!是的,不过——结赛卡现在穿着她妹妹的现成睡衣,而睡着的罗杰尔一丝不挂,但是,战争究竟在何方?”不仅这两段之间缺乏转折的必要的情节基础或内在逻辑联系,而且在一段之内,人称的转换与指代都不是很明确,给人造成一种此也可彼也可、似是而非的感觉。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特点:对一个场景或一种心绪的描绘,往往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一般不下明确的结论,即使是不得不下,也总是含含混混,故意造成一种矛盾效果。《万有引力之虹》的这种结构方式和描述方式本身就已经暗示有一个巨大的隐喻:生存是混乱不堪的,它的唯一出路是走向死亡与崩溃,从这里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追求。和《尤利西斯》一样,《万有引力之虹》也是一部很难懂的书,但它却是后现代之筏,它也有很广阔的画面,也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它并不想说明什么深刻的意义,它只是一些经验的罗列,读者不需要去解释它,而应该去体验。

后现代主义话语环境中的畅销书构成要素

平面化的创作模式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传统文化的叙事方式是“深度模式”的方式,从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关于现象与本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关于意识与潜意识、存在主义理论中对确实性与非确实性的把握、异化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异化的分析和符号学对能指与所指的探究都是对某种理性联系的全面深刻的把握和运用,而后现代主义对此都予以解构,解构的结果就是平面化的创作。与深度模式相对应的,传统艺术创作追求“深度”、“深刻”与“全面”。在创作动机上就是以全面地再现或表现社会生活为目的。传统图书的重要特点是追求深度。在图书评论中经常用的词是作品“有深度”或“有力度”。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整个就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也是如此。而后现代的畅销书创作则不再追求这种深度,也不再追求全面。它就是一个文本、一些言说、一些形象,不再表现什么深沉的意义。

出于对深度模式的抛弃,后现代主义艺术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因为它并不表达什么意义,意义在它那里只是一个空场,后现代主义艺术只有文本,没有意义,因此,它不能解释,只能体验。

从后现代主义的平面化角度,我们可以对作为大众文化代言人的畅销书的内容构成进行较为容易的识别:陈列重于理解、感性多于理性、经验胜于知识、点状表达而非面状表达。

形象化的表现形式

形象在后现代主义创作中并不导向或表达某种意义,而就是它自己。形象就是一切。在以文字表述的符号解读为主要手段的后现代畅销书创作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个体形象化的表现。对个体的无条件的形象表现,其中充斥着无逻辑的联系和无界定的判断,表现的价值在于表现成为文本的结构。

类像与复制。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复制的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特别重视作品的深沉价值或思想,是深度,因此它有原作与摹本(cope)的区别。与类像(simulacrum)。摹本的价值比原作差了很多,因为它是复制、是摹仿,缺乏原创性。它不能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高扬主体性和创造性正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立足的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艺术则不再强调原作与摹本的区别。有些后现代艺术甚至是没有原作的。如沃霍尔的画。可以说后现代主义艺术就是一种复制的艺术。后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复制的社会。原创性不再是最高要求。工业产品由流水线复制出来,商品是复制的,艺术是复制的,照片可以复制,甚至生活方式也可以复制,如室内装修、时装、对某一种娱乐方式的社会性热情。

由复制所导致的是类像。在一个充满类像的社会里,真实感消失了。真实感的消失是与都市化生活方式相联的。在农村,人们不会产生虚幻感,因为有坚实的土地作依凭。都市的密集却相互不认识却又有非常关联的人群,紧张忙碌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追逐形象,而形象的爆炸,类像的无处不在,便使人心理失衡。大众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形象化的文化。它把形象并不是作为对某种思想、情感或观念的说明,或是通过形象的创造表达某种人的深刻感悟,而仅仅是为形象而形象。

注释:

①S·拉什著:《后现代主义社会学》,路特来奇出版公司,1990年版。

②托马斯·品钦[美]著,张文宇、黄向荣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新闻教研室)

编校:施宇

猜你喜欢
畅销书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24小时完成的畅销书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畅销书架
畅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