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接轨”“输血”要慎重

2009-09-21 09:48赵光瑞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市场经济方法

赵光瑞

在金融海啸中,企业现金流的紧张和断裂是最普遍出现的问题。为了探求出路,不少企业纷纷借道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弥补自身缺陷,力求少走弯路快速摆脱困境。

然而在“狂补”之后,多数的企业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的发生“虚不受补”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又该如何引进先进的管理呢?

引进国外的管理科学要与中国的社会情况、社会制度相结合,保证它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有较成熟、规范的市场经济活动规则。中国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目前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但实际上计划经济理论体系的影响还不可低估。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体问题,还很不完善,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现代化水平、法制建设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借鉴国外的经验时要考虑时代的差异和中国的情况。

认清管理方法的差异

管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的方法。如考评薪酬体系等,其共同特点是标准化、定量化。假如A比B干得认真,因而要提职加薪,B可能不服。但如果A的工作效率是B的2倍,达到优秀标准,而废品率为0,因此说A比B认真,B则不得不服,并且向A看齐。量化方法就这样在效率贡献中风靡全球。这些技术性的方法在实践中,其标准化特征和量化形式不断得到优化,就形成“管理工具”。

另一类是战略性的管理方法,这类方法也有两个共同的特点:抽象化,定性化。战略性的管理方法往往成为公司高层主导管理变革或对应重大危机的指导思想,不同的人在实践中赋予它不同的诠释,而共同的部分就会在传播中被抽象概括出来,形成“管理思想”。

正视管理工具和文化的矛盾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工具和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不能分离的。就如带兵打仗,工具性的方法是“如何杀敌”;而战略性的方法是整体“如何对阵”。而企业原本固有的企业文化,也必定体现某种管理思想。很多公司在管理中导入先进的管理方法,结果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主要是导入的模式忽视了管理文化已经先行存在的事实,或完全让其矛盾起来。

不学习人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坐井观天,固然是患了“短视症”;然而见到发光的就以为是金子,也是不可取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防范的。

小心水土不服

笔者最近在招聘一名软件界面设计师,当问及一名应聘者为什么离开原公司的时候,他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因为我认为设计是很难标准化的东西,而我们的老板正在设计部搞六个西格码,我们两个人根本就搞不到一块。”

如果组织环境中对管理模式、思想、文化有特定要求,而你却为它导入一个与固有文化格格不入的管理工具,是注定要失败的。例如,让法院导入业务量目标绩效管理,让专科医生实行走动式管理或轮岗锻炼……这些做法,绝对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要以形补形

近年来,“管理认证”的勾当乐坏了一大批草包管理咨询公司,他们像兜售假毕业证般为一大批担心自己身份低微的企业克隆“绅士的户口”,不少企业也自导自演皇帝新装的童话。其实,理念和外表固然重要,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一切都是形式而已。当初CIS掀起了不少一知半解的企业老板的热衷,他们简单地认为CIS能让企业得到跳跃式的发展,过后才知道,花费了大量血汗钱的CIS如今只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时装。以形补形是没有实质效果的,如果你真想整容,就必须实实在在修身养性;或者,退一步,将这些要花的钱用来激励员工或增加员工福利,让员工实实在在为你创造效益。

切忌揠苗助长

如果企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管理工具指导下进行有效运作,有时也不能为了提高效益,企图引进一个管理思想,一夜之间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我国农业和生产还处在手工操作的低水平阶段,如果要实现农庄模式管理运作,不是你向农民讲了一套先进的“规模化管理思想”,他们就会驾驶飞机施肥,用大型播种机播种的。急于求成,就是“管理大跃进”,不要见到别人开“管理快车”上了高速公路,自己就着急上火,因为,你自身所处的阶段只是懂得骑自行车,就必须扎实去学习驾车的本领,硬让自行车上高速,就是“找死”。经理人必须懂得,管理模式的导入不只是花货币资本,还要投入时间成本,欲速则不达。

慎防生搬硬套

与上面情况不同,多数企业管理工具引进对了,却仍然收效甚微。通常有这样的统计数据:同是平衡记分卡,在公司A部门实施与在B部门实施,效果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人们通常把原因归结于部门经理不支持、员工不理解或负责推行的管理人员执行力太差。其实,主要的原因往往在于导入之时生搬硬套,我们不能将一个成功的经验毫无改动地进行推广,因为成功需要很多条件。所以,千万不要见到裙子漂亮,就让你的员工不分性别一律穿上裙子,而是要因人、因时、因事。

结语:对管理工具的导入,就如给企业输血。对于一个大量失血的病人,血是救命之源。但如果他身上是A型血,你却不加判断地为他输入B型血,必然引起本能的排斥,如果你强行继续输血,不但救不了人,反而会加速其死亡。对人如此,对企业也相同。

在西方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应用十分普及,因为它的理论与应用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运作效率,所以成为国外众多大企业、跨国公司的重要管理手段,并构成现代管理学的分支。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形势,可以归纳成一个结论:务必转变观念,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使企业走向市场经济,这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企业是市场的主角,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企业起着发挥资源配置载体的作用。

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哄而起”,而要根据本行业的优势,结合本地情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精神,因地制宜、拓展优势、扬长避短、稳步发展。促使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科技活力、并不断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提高经营水平。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因为资金和人才是可以国际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市场经济方法
巧用相关设置 找回传统控制项目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关于研发项目管理工具与风险管理的实践与分析
浅析人力资源经济规划与管理工具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