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照“东岩”

2009-09-24 06:43劳志建
西部大开发 2009年8期
关键词:全村村干部工程

劳志建 张 静

第一次听到韦思彪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他却留下了一个“村官”的时代风范和不朽身影。

2009年6月1日,韦思彪在办理农田水利设施工程事务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2009年7月2日,中共户县县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向韦思彪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当我们追溯韦思彪的生平,并未发现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和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所能见到的仅有细微琐碎的小事和朴实无华的真诚。

韦思彪1950年出生于户县甘河镇东岩村,1968年参军,1973年复员。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安逸的省城工作,回到农村,挑起了建设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重任。在他担任村委会主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机遇,扎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东岩村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使贫穷、偏僻、落后、闭塞的偏远小村——东岩村旧貌换新颜。

“家家几双高腰靴,下雨黑靴游满街,集市若见穿靴人,定住甘河东岩村。”这几句顺口溜,描述的就是东岩村2006年前下雨天的真实场景。

东岩村地处户县西北。2006年底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东岩村人把在外工作的韦思彪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村上的干部、长者多次来西安盛情邀请,面对全村一千多父老乡亲的信任和重托,韦思彪十分为难。一方面,当时的韦思彪在西安理工大学后勤部门工作,月工资达1000余元,这是个令人眼红的好差事,再加上农村工作复杂多样和东岩村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亲属们也一再劝他“莫蹚那潭混水”;另一方面,多年的部队生活培养了韦思彪敢为人先、果敢刚毅的性格和心怀家乡的赤子之心。韦思彪曾经在西安,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父老乡亲,却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的心。最终他选择了家乡作为人生的奋斗基地。就这样,韦思彪作为村主任的新一届两委会班子,带着镇上农村转移支付给的2000元钱走马上任了。

刚刚上任的韦思彪和村干部们一商量,决定首先从老百姓最关心、呼声最高的修路开始。而村里当时的情况是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一部分村民对集资修路没有信心,害怕辛苦赚来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一些村干部心里也没有底。为了促进工程建设尽快实施,韦思彪想出了“一争取、二自干、三垫支”的筹措资金办法。说干就干,2007年大年初一,趁着给村里在外工作的职工拜年的机会,村两委会召开座谈会,组织各方贤达人士,集思广益,建言献策。韦思彪和村党支部书记秦悦孝带头捐款,号召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集资捐款修建村内道路。农历正月十九,广大群众期盼已久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正式开工,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慢慢打消了疑虑,主动集资参与到道路建设中来,全村在外职工、村民捐款共筹集资金41万元,还有十几户困难户一时无力拿出集资款的,他还帮助办理了小额贷款,凑齐了集资款。尽管如此,建设资金还差一大半,他又上县城、去西安,争取项目跑资金,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有时赶到县城已是上午下班时间,他便坐在县城的人行道沿上,等到下午上班时间再去找人办事。他的诚心打动了所有与他打交道的单位和部门,硬是为村上争取来了近30万元的项目奖励和补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了把工程成本降到最低,他充分发动群众,完成一些诸如地基处理、拉沙运石之类的事情,村两委会干部能完成的事,绝不出钱雇人。2008年8月村上买回60盏路灯,售灯单位来了个装灯队,说是每盏安装费用60元。为了给村子节约这3600块钱,他和村干部一商量决定自己干。炎炎7月,烈日当头,韦思彪仗着自己力气大,搭起梯子,扛上灯架,让村里懂一点电工的杨振华爬上电线杆子,用了3天时间装好了全部的60盏灯。2万多平方米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完工了,路灯亮起来了,

2008年夏收前,东岩村几辈人的大路梦实现了,韦思彪又骑着摩托车奔忙在了三夏秸秆禁烧的道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次意外,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病。2008年8月,实在不能忍受腰痛折磨的韦思彪住进了县城的森工医院,检查诊断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因为拖的时间太长了,已经不能采用保守治疗,必须立即手术。但当时的韦思彪看到邻村人都喝上了自来水,自己的乡亲们还喝着浅井水,一直和村干部忙着为村上争取人饮工程。在韦思彪住院治疗的一个月时间里,他把村委会搬进了病房,每天先打电话联系好部门的办事员,再安排其他村干部去协调,甚至拄着双拐去相关部门说明情况。

韦思彪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村干部要做好群众的表率。为此,他规定,村上千活首先由两委会干部来干,每天补助10元,实在人手不够,可雇用村民,每天工钱则按市价25元支付。一个接一个的建设工程,韦思彪一直身先士卒,天黑的时候,他又成了义务的工地看管员。2008年底,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还没有着落,有停工的可能,包工头来到他家,他不顾妻子的反对,立即联系外村收玉米的,把家里的几千斤存粮卖了个净光,把卖得的3000余元全部交给包工头,面对妻子的埋怨,韦思彪只说了一句话“工程不能停呀!”为此,妻子曾抱怨韦思彪是个不着家的男人,净干些贴钱费神的差事。

韦恩彪用短短3年时间,完成了全村水泥路硬化工程,配套建设了沿路排水渠、绿化带、路灯安装,完成了村健身广场建设和阵地改造工程,组织实施了自来水人户工程、沼气建设工程、农户改厕工程、农网改造工程,争取到省、市、县项目奖励、补助资金130余万元,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村民们都说:

“韦思彪用了3年时间,干了东岩人几辈人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他是东岩村新农村建设的功臣。”

韦思彪在东岩村建设上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蓝图。作为新村庄建设,第一步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东岩村已经实现了环境翻天覆地的改变。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立项待建。按照韦思彪的构想,在完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后,立即着手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全村农业生产条件,为下一步即将实施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开展文明村风引导树立工作。用韦思彪的话说,不光是要建成新村庄,更要壮大新产业,还要树立新风尚,要建成全面意义上的新农村。

2009年6月11日上午,韦思彪同志追悼大会在村健身广场上举行。东岩村百姓们悲恸万分,全村百姓默默地来到广场上,用泪水和思念送韦思彪最后一程,并自发集资3000多元为他送上了“仆心惠民”的牌匾。

韦思彪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如火如荼地在西部大地上延续着,千万个平凡、普通、善良的“村官”,正在用自己的热血和努力,为新农村的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奉献着共产党人的忠诚。

猜你喜欢
全村村干部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全村唯一收件人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Beams Up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