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寓言中学会学习

2009-09-24 03:43薛业忠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阿三晶晶楼房

薛业忠

谢觉哉在《学语集锦》中说:“什么是学习?学文化、学文件、看书报是学习,但只是学习的一面;做事、检查事,不论他人做的或自己做的,得出规律并与平时所学相印证,是学习的另一面——最重要的一面。”谢老所说的“最重要的一面”就是指学习要在实践中求索,在生活中获得。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说既要多读书,又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多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见识更加宽广。波斯一位学者说:“谁要是不向生活学习,谁就不可能向任何老师学习。”这话进一步说明了向生活学习的重要性。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近寓言这一特殊文体,进一步体味在实践中求知的重要性。

【寓言一】

捉蝉的学问

大热天,孔子带着学生们来到楚国。

他们走进一片密林中乘凉。林中蝉声一片。一位驼背老人手拿顶端涂有树脂的竹竿在捉蝉。只见他一粘一只,百发百中。大家看得入了迷。

孔子问老汉:“您捉蝉的本领可真大!这里边有什么奥妙吗?”

老汉笑笑说:“如果非要说有奥妙,当然也是有的。蝉很机灵,一有动静,就飞了。因此,先要练得手拿竹竿纹丝不动,练到竹竿顶端能放两粒弹丸而不掉下来,捉蝉就有一定的把握了。练到放三粒弹丸而不掉下来,捉十只蝉顶多逃脱一只。练到放五粒弹丸而不掉下来,捉蝉就像伸手捡东西一样容易了。手不抖,身躯也不能动。我站着的时候,像纹丝不动的树干;手拿竹竿的胳膊,像树上伸出去的老枝,不颤不摇。捉蝉的时候,我专心致志,天地万物都不能扰乱我的注意力,眼睛里看到的只有蝉的翅膀。能够练到这样的地步,还怕捉不到蝉吗?”

孔子听了,教育学生说:“听明白了没有?只有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才能把本领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啊!”

【点击】

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即使一个人天分很高,如果不艰苦奋斗,他不仅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就是平凡的成绩也不可能得到。”这则寓言,再次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向这个老汉学习:专心致志,勤学苦练,讲究方法,锲而不舍。

【寓言二】

难以建造的三层楼房

从前,有一个名叫阿三的人,非常富有,可以说家财万贯,但愚痴无比。

有一天,阿三到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巍峨的三层楼房,富丽堂皇,非常羡慕,心想,我的财富也不输他,我也要盖一栋相同的房子。第二天一大早,阿三就差人找来木匠,准备盖楼房,这位木匠正是替他朋友建造三层楼房的人。

阿三满心欢喜,将心目中的楼房描述给木匠听,木匠听完说:“没问题,您尽管放心。我保证给您建一栋不同凡响的三层楼房。”

建造楼房,第一步是打地基,这位经验丰富的木匠当然也不例外。他首先挖地、整地、建地基……非常卖力地工作着。

但是在一旁监工的阿三看了,可急了,不断地嘀咕:这种盖法,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于是阿三急忙对木匠说:“不对,不对,我只要三层楼,你在做什么?”木匠回答:“对啊!我就是遵照您的要求在做啊!”阿三说:“可是,我不需要下面的两层楼,你只要盖第三层楼就可以了。”木匠回答:“这是不可能的。我从来没盖过一栋楼房,是不需要打地基、不从第一层楼开始盖的。”阿三仍然坚持说:“不!我不需要下面的两层,你只要盖第三层楼就可以了。”

可怜的木匠,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点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任何事情,学任何东西都应该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可妄想一步登天,一蹴而就。那种“空中楼阁”的愿望是永远不能实现的。

【寓言三】

奇怪的梦

这天,小尔做了个奇怪的梦:

他梦见自己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小尔说:“我天天忙于看书学习,现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讨厌学习。”

宫殿主人答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地方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舒服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没有书给你看,也没有任何作业要你做。”

于是,小尔高高兴兴地住了下来。

开始的一段日子,小尔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就去见宫殿的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我对这种生活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你能否给我找几本书,给我出几道题?”

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没有书,更不会出题。”

又过了几个月,小尔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给我书,没有事做,我宁愿下地狱,也不要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说:“你认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点击】

这个“奇怪的梦”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看似枯燥无味实则充满乐趣的事情。只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学习,这种很累很枯燥的事情也会充满无穷的乐趣。

【寓言四】

善于模仿的猴子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

它想学种葡萄,来到了葡萄园,看见人们正在给葡萄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浇更多的水,结更多的葡萄!”

于是,它把一棵葡萄秧插进河里。当然,葡萄秧被淹死了。

猴子又来到葡萄园,它见人们正在给葡萄施肥,就说:“哦!原来种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插在粪堆上。当然,葡萄秧被烧死了。

猴子再来到葡萄园时,已到了冬天,它见人们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哦!原来葡萄害怕寒冷!我要加以保护,使它免受风霜!”

次年春天,猴子又种了一棵葡萄秧,并且用稻草包得严严实实的,埋在地下。当然,葡萄秧被闷死了。

【点击】

种葡萄有很多知识,必须深入了解。如果不求甚解,只了解了“浇水”“施肥”“包稻草”等皮毛知识,葡萄只能被“淹死”“烧死”“闷死”。学习也一样,千万不要不求甚解,只满足于了解到的一点皮毛知识。学习需要深入思考,把握知识的精髓所在。

【寓言五】

晶晶和圆圆

晶晶和圆圆都爱画画。晶晶妈妈给女儿一摞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晶晶:“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圆圆的妈妈给女儿一摞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圆圆:“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3年后,晶晶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称赞。

圆圆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只能看到她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30年后,人们对晶晶的画已不感兴趣,圆圆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

人们把晶晶贴在墙上的画揭下来,扔进了纸篓,又把圆圆扔在纸篓里的画捡出来,贴在墙上。

【点击】

同样的起点,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确实值得深思。功到自然成。学习犹如这绘画,要打好坚实的基础,不可只满足于别人的夸奖和举办画展,而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所谓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横空出世,震惊画坛”,你的作品才能被人们永远地“贴在墙上”。

【寓言六】

怎么不问一声

一位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那里学历最高的人。

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和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地在水面上飞一般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还是噌噌噌地从水上飘回来。

怎么回事?博士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噌噌噌地飘过水面去上厕所。这下子博士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去单位的厕所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难道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木桩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能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点击】

“博士”二字代表的只能是肚子里的学问或理论水平还不错,如果面对实际问题不能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么只能落得个“落汤鸡”的下场。要记住,学历永远不等于能力。另外,向别人求教是增长才干的一个重要途径。

【寓言七】

南岐的居民

南岐位于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甘甜但是对身体有害,凡饮用之人都会得“大脖子病”。那里的人没有不得这种病的。

有外乡人来,一群妇人围观并取笑说:“这个人的脖子真奇怪,这么细长,一点也不像我们。”

外乡人回答说:“你们的脖子肿大,有异物在里面,乃是一种病,你们怎么不去寻医问药,反而取笑我的脖子细小?”

围观的人说:“我们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一样的,哪里还需要去把脖子弄细呢!”

于是,这里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毛病,也不认为自己的脖子丑。

【点击】

不善于学习和与别人交流,闭关自守,孤陋寡闻,必然目光短浅,盲目自大,甚至发展到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可悲地步。

【寓言八】

猴子磨刀

一只猴子捡到一把刀,但这把刀很钝,连一棵小树都砍不断。

它跑去请教砍柴的人:“告诉我,你的刀为啥那样锋利?”

“我把它放在石头上磨过了。”

“磨过就行了吗?”

“磨过就行。”

猴子高兴地跑回去,在石头上使劲地磨,一直把刀口磨得差不多和刀背一样厚。等它再拿去砍树时,不用说,就更砍不动了。

“唉!我已经学习了别人的经验,但还是毫无办法,如果不是经验本身不可靠,那一定就是这把刀子有问题!”猴子下结论说。

【点击】

学习别人的经验,一定要认真,如果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就只能事与愿违,把事情弄糟。

【寓言九】

收集“智慧”的

乌龟

从前,有只乌龟认识到智慧比黄金更宝贵,于是它就开始收集“智慧”。它每碰见一个人就能收集到一点智慧,大量的智慧像树叶般飘落,乌龟把它们放进一个大沙罐里。经过长年累月的收集,沙罐终于装满了智慧。乌龟相信:世界上所有的智慧都属于自己了。

乌龟总是担心装在沙罐里的智慧被人偷去,心想:“把沙罐藏在哪儿好呢?”他想了又想,突然有了主意。“对了,把沙罐藏在树上就没人能找到了。”

于是,乌龟抱着沙罐爬树,可怎么也爬不上去。

这时,他的儿子大叫一声:“爸爸,你为什么不把沙罐背在背上再爬树呢?”

乌龟对儿子笑了笑:“嗨!小家伙,你懂得比你老子还多哦!”于是他把沙罐背在背上,真奇怪,他不但爬上去了而且非常容易。

乌龟坐在树枝上说:“我以为已经把所有的智慧都收集到我这个沙罐里了,没想到还有没收集到的智慧呢。”说着他便把这装满了“智慧”的罐子从树上摔了下来。顿时,一罐“智慧”全都洒在地上。

【点击】

世上不存在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智慧。人们的智慧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总有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总有新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拥有。所以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本文所选寓言皆出自《寓言的力量》一书)

猜你喜欢
阿三晶晶楼房
楼房
火眼金睛
炎热的夏天
The Impact of Dignity on Design Behavior
师徒杂技场
火眼金睛
逃跑的楼房
楼房魔方
红樱绿茶两相欢
邵晶晶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