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与教训

2009-09-28 07:29田励平李英薇
办公室业务 2009年5期
关键词:当心泡沫金融危机

田励平 李英薇

1.金融危机成因的思考

起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之所以演变成目前这样一种非常糟糕的局面,有以下几点原因:

1.1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的经济上的优势再加上苏联崩溃以后形成的政治上的独大,世界金融体系演变成为了一个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体系。

1.2美国经济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过低的储蓄率,他们通过向全世界借债来支持与自己的实体经济并不相称的高生活水平,当债务缠身的时候,又可以滥用发钞权,通过美元汇率的贬值等办法来向全球转嫁自己的经济问题和躲避自己的债务,所谓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这种由美国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与体系是这场危机的根源。只有权利而无义务的无所顾忌的美国人早晚要给世界经济捅娄子。

1.3在这个总体背景下,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国货币当局,为了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又用长时期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催生出了房地产的泡沫,他们金融监管松弛,鼓励发展衍生工具,使得世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泛滥,虚拟资产(泡沫)大量积累,次贷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才得以不断发展并最终引发大祸的。

1.4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只看到了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积极意义,没有看到市场无法有效解决公共产品提供、外部性等问题,即市场有其失灵区间。同时,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经济就不应该发挥任何作用,政府适当的干预和合理的监管事实上是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在过去近二十年这一点似乎早已经被忽视。

2.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

2.1直接影响:中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中

2.1.1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20%;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头寸253亿美元。如果“两房”危机进一步恶化造成其债券违约风险上升,则不仅中国的银行将遭受投资损失,官方外汇储备更将显著缩水。美政府接管“两房”降低了这一潜在风险,对中国具有正面影响。

2.1.2中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

2.1.3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

总体而言,中国对于这些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有限,仅会造成有限的投资损失,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冲击。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动荡与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产生心理上的冲击。

2.2间接影响

2.2.1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正如前文所述,美国本轮危机的根源,乃是2001年IT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抵御经济衰退而大幅降息,宽松的利率条件刺激了房市泡沫,而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又加速了泡沫的膨胀,最终泡沫破灭造成金融危机。中国过去几年的房地产泡沫程度相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需要采取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避免加大泡沫膨胀力度,否则将来泡沫破灭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2.2面对国际市场这碗“深水”,“走出去”政策须更为谨慎,对外投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此外,未来外汇储备投资策略也应从美元资产为主多元化至多种货币资产。

2.3汲取的教训

2.3.1要当心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如果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逐利,那么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

2.3.2要当心投资者心中无数和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无论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投机行为泛滥、不注重风险管控而引发的。

2.3.3要当心市场无序和放松监管带来的风险。市场主体一旦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

2.3.4要当心本末倒置,忽视存款业务而带来风险。这次金融危机清晰地表明,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来说,稳定的资金来源都是至关重要的。

2.3.5要当心高回报掩盖下的金融风险。当资产价格在上升过程中,风险被弱化和掩盖了,而资产价格下跌时,绷紧的信用链条最终在房地产领域断裂,迅速向上游并通过各种渠道的债权债务关系向全球蔓延。

2.3.6要当心投资集中度过高带来的风险。投资者要更加注重投资结构的多元化,防止资产过于集中于一个区域、一种货币而可能引发的风险。

2.3.7要当心在投资决策中过于依赖抽象的数学模型而导致的风险。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

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概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导致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2.3.8要当心高激励离开合理边界带来的风险。

2.3.9要当心背离服务经济职能带来的风险。金融是第三产业,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任何脱离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活动都是没有希望的。

猜你喜欢
当心泡沫金融危机
废弃的泡沫盒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泡沫轴使用有门道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
当心开车伤害他
划船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