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蒋经国谋求两岸统一的台前幕后

2009-09-30 08:53张永廷
文史精华 2009年9期
关键词:李光耀蒋经国邓小平

张永廷

蒋介石与毛泽东相继辞世之后,统一祖国的历史责任便落在了他们的继任者蒋经国与邓小平这一代人身上。蒋经国与邓小平是昔日苏联留学时的同窗,邓小平比蒋经国大6岁。

邓小平频出先手,蒋经国无奈接招

在统一问题上,邓小平对蒋是频频示好,而蒋则是小心了再小心,谨慎了又谨慎。邓小平认为统一后两岸会有伟大的前途,而蒋对统一后台湾的未来充满疑虑。蒋经国曾对《纽约时报》记者说,与中共接触是自杀行为,和大陆的任何妥协都可能引发强烈的波动甚至动乱。

1975年,邓小平下令开释国民党囚犯,并且允许他们决定自己是留在大陆还是返回台湾。与大陆的坦荡相比,蒋经国则疑虑重重。为了防止大陆渗透,台方作出的回应是:1950年以后反攻大陆被俘的人员,才可以考虑回台定居。在这样的规定之下,10位获释后取道香港、准备前往台湾的前国民党将领进退两难,无奈之下有人在香港自杀。这一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邓蒋双方在统一问题上的性格与态度。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大陆宣布停止自1958年以来持续了20年的对台炮击。台办向台湾、东南亚、全世界的华人亲友发动信海攻势,呼吁两岸修好。面对海峡对岸的和平声浪,蒋经国另有所思。多年的敌对与仇视使他对大陆的态度转变感觉突然而又不适,他需要时间观察大陆的真实意图。他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与中共谈判,但对大陆的和平攻势也不能只守不攻。他认为,台湾的现行大陆政策不够积极,没有创意,必须想办法摆脱劣势和守势,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指导原则之下,“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思路逐渐浮上台面,国民党十一届全会上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

历史进入到80年代,大陆和平统一的诚意通过更多渠道释放出来。在许多场合,大陆都尽量减少对台湾的敌意,努力化解与对方的分歧。大陆不再向台湾和金门、马祖诸岛空飘宣传品,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改为海峡之声,刻意规定避用刺激性语言。中共甚至邀请蒋经国回大陆和故乡访问,告诉他“奉化茔墓修复一新,庐山美庐保养如故”。由于历史的局限,在蒋经国的思维里,有个盲点始终无法打通。无论大陆如何释放善意,蒋经国始终认为那只不过是统战阴谋,意在兼并台湾,消灭国民党。蒋经国在两岸统一问题上迈不出大步伐,因为他尚拘泥于两党恩怨与个人情怀。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留给他太多的阴影。也许是被共产党打怕了,这种怕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积淀与演变成怕吃亏、防吃亏心理。在他内心,敌对的心弦始终紧绷着,无法以平衡的心态正视大陆的呼唤。对曾经的失败不甘心,想复仇却深知武功不济,无法取胜;又不愿化敌为友,因为化敌为友仿佛意味着更大的失败,于是越想复仇越是把自己包裹得更紧,无论大陆送来什么样的台阶,都因为患得患失而紧扒着悬梯不肯下来,缺乏伟人与领袖的大胸襟和大气魄,因此也就无法及时地站到历史舞台的最高点。

当然,蒋经国无视大陆的橄榄枝也还有其他的理由,因为有美国的幕后支持和所谓的经济成就,蒋经国不但觉得自己可以偏安台湾,而且还寄希望于把台湾模式推广到大陆,以非军事的方式反攻复国,所以他反复渲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蒋经国的这一论调,尽管与邓小平的统一思路相去甚远,但毕竟是台方对统一问题的正面回应,说明两岸应该统一已是双方的共识。

统一是共识,但在如何达成共识的途径上却存在着无法弥合的差距。在台海两岸越来越多的交流和接触中,邓有关“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思想逐步成熟,而蒋则抱守“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信念不放。金门岛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与鼓浪屿上“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标语,也许永远都无法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去,两块隔海对峙的标语,浓缩着两岸统一观的巨大差异。

1982年,中共再次倡导国共实现第三次合作,7月24日,廖承志以蒋经国“同胞”、“同窗”、“挚友”的身份致信蒋经国,促其以大局为重,共同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8月17日,国民党那方有了回应,只不过接招的是宋美龄而不是蒋经国。蒋经国之所以不直接出面,也许是因为有“三不政策”的限制。宋美龄在美国发表了致廖承志的公开信,婉转地拒绝了廖承志访台的提议。这一回合的“笔谈”,虽然没能达成国共合作的一致意向,但毕竟使海峡两岸在中断交往30多年后有了第一次公开对话。谈判虽然被搁置,两岸的贸易往来却在不断发展。北京对台湾的商品不课关税,台官方对此也不加干涉。于是,台湾对大陆的间接出口及赴大陆旅行人员大大增加。

蒋经国的思路是,先让两岸关系在民间自发性地发展起来、持续下去,然后再观察事态进展情况。这当然为不失稳妥的策略,然而时间不等人,蒋经国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身体恶化的迹象在1983年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挑选接班人似乎成了他的头等大事,此时李登辉浮出水面,并逐步得到了他的认可。

李光耀往来穿梭,两岸统一曙光初现

岛内接班人问题安顿之后,蒋经国认为与大陆的对话应该提上日程了,强烈的使命感逼使他不得不这样做。既然武力解决统一问题已非常不现实,谈判当然是必选。但沟通必须有合适的信息传递者,这个人选应该不带任何一方的政治色彩,又能为双方所共同接受。最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成了双方认可的人选。新加坡是华人国家,当时与两岸均无外交关系,而李光耀则是唯一可以穿梭往来于两岸的世界领袖。

1976年5月,李光耀首访北京,曾会晤过毛泽东。1978年邓小平到新加坡考察,1980年李光耀再次访问大陆,双方有不少接触与交流的机会。李光耀也到台湾做过不公开的访问,蒋经国从不到机场迎接外宾,但李光耀却让他破例。通过李光耀,邓小平转达了对蒋经国这位昔日同窗的问候和有关统一的策略。

大陆的政策非常诚恳而又力求务实,邓小平一再强调,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大陆方面没有绝对的条件,所有其他问题都可以谈判、调整和商榷。这一事件在国民党大佬郝柏村1985年12月1日的日记中留有印记。

可以说,台湾从北京获得的谈判起点非常富有弹性,条件也非常优厚。但面对大陆的一片诚意,蒋经国反而退却了。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让他不能停止犹豫:其一,岛内民众支持两岸谈判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其二,他不认为岛内调整“三不政策”已获得共识。其三,即使他相信此刻大陆的诚意,但由于文革的冲击和影响,大陆的局势与政策是否可以一直稳定下去也令他担忧。最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大陆开出的条件虽然优厚,但与他的期望与设想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或者说根本无法并轨。蒋经国在面对德国《明镜周刊》的采访时说,重建一个民主、自由、统一的中国,既不是梦想也不是幻想。这一论调当然有为自己打气的成分在内,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在统一问题上,蒋经国所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尽管海峡对岸的回应淡漠,大陆仍然积极通过公开的和非公开的各种渠道拉近与台湾的共识。“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从台湾回到大陆的黄植诚、李大维、侯德建合唱了《龙的传人》,这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事,代表了台湾同胞强烈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两岸的文化经济交流越来越多,大陆公映了《台儿庄大捷》等影片,正面描述国民党的抗日历史,这在大陆还是首次。这一年,81岁的邓小平已开始退居二线,蒋经国身体大不如前,更觉时间紧迫。有一天,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马树礼向蒋宣读一份有关中国大陆发展的报告,文中照例提到“共匪”如何如何,蒋经国不耐烦地打断他,告诉他以后别再提“共匪”,说共产党就可以啦。1986年3月29日至31日,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蒋经国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须统一”。台北舆论开始缓和,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和平渐进地与中国大陆统一是正确的道路,两岸谈判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1986年,李光耀又到台湾访问3天。对于谈判一事,蒋经国因为自觉时间不多,更为关切。5月,他在同李焕谈话时,曾表示对改革遇到的掣肘已经失去耐心,在他内心所有的目标里,最明确、最强烈的就是统一。他甚至提出,在他有限的时间里,哪怕是先获得名义上的统一也有必要,也要寻找机会。他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台湾和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以独立存在,台湾必须主动踏上统一之路。

在北京,邓小平接见了严家淦的女婿,再次传递要求会谈信息,并表示时间地点都可由蒋经国来定。李焕得知信息后,不敢有误,立刻向蒋报告。起先,蒋经国没有任何反应。两天后,他对李焕表态说,时机还不到。

1987年12月16日,李光耀又一次访台。以往访台的政治人物,都备受中共非议,但李光耀除外,不仅如此,他还受到中共方面的高度评价。蒋经国对李光耀访台也非常重视,但面对历史契机,蒋权衡之后的结果仍旧是视而不见,退而结网,他到底要等什么样的时机呢?

密遣特使访大陆,未捷身死空遗恨

上世纪80年代,世界日新月异,与大陆高度重视稳定相似,蒋经国也再三强调任何变革都不能以牺牲“安定”为代价。由于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岛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蒋的政策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安定问题不允许蒋经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途未卜的和谈。既要向历史交代,又不能发生意外,蒋经国鱼和熊掌想要兼得。

台湾各界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蒋抓住历史机遇,促成民族统一,不要错过了与中共谈判的最好时机。台湾的侯立朝曾两次写信给国民党中央,希望蒋能仿效孙中山当年空手北上的精神,主动到大陆协商,打开通往大陆之门。蒋经国不是无动于衷,也不是不为所动。1987年初,他指示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马树礼研究开放探亲问题。当时保守派气氛很浓,元老派在迟暮之年思乡情切,但仍视中共为虎,初定方案是准出不准进,条件从严。蒋非常不满意,要求重议。他在以实际行动向历史交代,但向前迈进的步伐,每一步都负重深深。在调整大陆政策问题上,蒋经国受到了来自于保守派习惯势力的阻碍,无法迈出更为有力的步伐。如果在这种状况下与中共谈判,蒋经国担心岛内可能出现混乱。

台海双方领导人都认为,大家的眼光应该投向未来,不必拘泥于一时一事。但此时蒋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未来”已时日不多。蒋经国极力要向历史交代。在李光耀公开往来大陆的同时,蒋经国还安排了一个秘密使者保持着与大陆的联系。这个人叫沈诚,他曾在台湾“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担任过蒋经国的侍从参谋,退役前官阶为陆军少将,后来到香港经商。

从1981年开始,作为秘密使者,沈诚曾3次前往北京,受到邓小平、杨尚昆、叶剑英、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7年3月29日,沈诚回到台北,转交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致蒋经国的一封亲笔信。蒋经国反复看了多遍,权衡全局之后,认识到只有和平统一,回归祖国,才是台湾的唯一出路。4月4日,他召见沈诚时说:“我觉得中共是有诚意的,党对党中央层次的对等谈判是可行的”,“现已到该下决心的时候了”。

7月14日,台湾宣布从15日零时起,在台澎地区解除实施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同时实施“国安法”。这是开启两岸接触的试金石,但保守派认为,准许民众赴大陆旅行,等于背叛了整个反共斗争的基石。蒋经国安抚他们说,不用担心,到大陆看看,可以让台湾人民了解大陆的情势,大陆人民也可以了解台湾的情势。

10月,李焕公开宣布,国民党不再寻求在大陆取代共产党,而是推动“政治改革、言论自由和经济自由化”。右派又是铁青脸色,责难国民党怎么可以放弃推翻中共的历史责任。蒋经国解释说,大陆人民有权选择共产党,也有权选择国民党或其他政党。

两岸和谈的隔阂似乎打开,美好前景就在不远。但还没等蒋经国作出更为实质性的部署,他的人生就已走到了尽头,1988年1月,蒋经国带着无限遗恨与苍凉,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大陆对小蒋的死与对老蒋的死,态度完全不同。老蒋去世时,新华社的态度是敌对的,视蒋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代表”,“双手沾满了中国革命人民的鲜血”,是中国人民的公敌,死有余辜。而蒋经国去世时大陆深表遗憾,1月14日,中共中央在得知蒋经国病逝的第一时间,致电国民党中央深表哀悼。党的总书记发表谈话,对“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要向历史作出交代”的立场表示赞赏,称其“为两岸关系的缓和作了一定的努力。”

蒋介石生前希望葬在南京中山陵侧,中共有言在先: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蒋介石先生的棺柩可移葬大陆,安葬在紫金山麓亦可。但由于蒋氏父子的固执和误判,他们屡次错过历史良机,使得台岛飘移在母体之外迟迟不能回归,也使得他们自己与期望回归的故土越隔越远。

蒋经国的去世对中国的和平统一是一大损失,邓小平尤感痛心,若干年后,他曾感叹,若蒋经国在,中国的统一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的经验,我不相信不会有第三次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蒋经国选定的继承人李登辉,被日后的事实证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台独”分子。蒋经国死后,为了堵住沈诚的嘴,李登辉秘密下令将蒋经国指派的特使不明不白地关押了一年多。窄窄的台湾海峡,在思乡亲人的殷切期望里,似乎变得更宽、更远、更长……

责任编辑 谢凤英

猜你喜欢
李光耀蒋经国邓小平
蒋经国不用日货
蒋经国曾贫困潦倒舀地沟油做饭
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红色读物
李光耀生病住院
蒋经国统驭台湾情报特工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