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

2009-09-30 05:25陈彦青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美的作文生活

陈彦青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体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但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又是最令师生头疼的问题但不能只抓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在作文教学中要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1)多写日记

学生平时用“日记”的方式把一天天的生活见闻、感觉,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描述下来,发展其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技能。养成学生常动笔、爱动笔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写作,一改以往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

(2)独立完成

作文课要让学生自己多观察多思考,每次作文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上课写作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发现抄袭要重写。这样学生便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实事求是的品格,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做,并把它做好。

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坚持做好几点:

(1)愉快感染

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教育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地提高学习质量。

(2)诵读品味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经常挑选好文章,有目的地进行朗读,在诵读中品味优美词句,体会美的含义、美的写作方法和美的精神境界。

(3)精心评讲

每次评讲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读一遍,然后组织学生评议,进而教师总结,让学生学有榜样;特别要关注差生的作文,对他们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开头、结尾都应给予表扬并登记入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1)把握素材

语文的精髓是文章,文章的精髓是生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创造力;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把握好作文素材。

(2)以师为范

教师要以良好的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有一次有个学生上完体育课后身体不适,头晕呕吐,吐物满地。我把脏物处理好后就把他从五楼背到楼下,并请车送他回家。这样虽是一件小事,但却让学生领悟到不少的东西。他在一篇习作中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问自己,胡老师的胃这么痛,但她还是咬紧牙关把和她一样的高大的小俊同学背到楼下,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鞭策着我。我决心要改掉自己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气,做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少先队员。”

我们的作文指导除了教材中有计划的系列习作外,也可以根据孩子所处的环境,经历的事情随机展开,引导学生进行即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这样表达得更真实。例如一次正在上课时,外面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聚集到了窗外,于是我索性改变一下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雷、电、风、雨,孩子们的兴趣极其高涨。在交流所见、所闻、所感时,谈得十分生动,很自然得就用上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这时再让他们写这第一场雨,结果孩子们写得很不错。

从这可以看出,生活是人的写照。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分辨是非,最终促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同时在鼓励中提出修改的意见及方向,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功,并学着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

猜你喜欢
美的作文生活
好美的雾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