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2009-09-30 05:25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赵老师语气语言

程 莹

这学期,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全校数学教师一起听了一节我校市级教师的示范课。听了这节课,我觉得,作为教师,感触最深的便是赵老师的语言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交流是第一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赵老师的语言很平易近人,语言成了他与小朋友之间沟通的桥梁,心与心交流的平台。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提问是艺术。

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地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同时,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

其次是评价语言的鼓励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或作业进行评价时,要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所学科目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作评价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切忌伤害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不简单”“你真聪明”等。例如,我班有位学生,成绩很好,也很聪明。可是胆子特别小,总不爱举手。有几次我见到他欲举不举的样子,就点名要他回答问题。当他回答正确后,便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老师真希望能再次听到你完整的答案。”如此几次之后,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变得又大方又积极了。

老师就像一个演员,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运用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掌握语言的技巧,更多地体现语言的艺术性,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桂溪小学

猜你喜欢
赵老师语气语言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注意说话的语气
超级难写的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