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初探

2009-09-30 05:25潘桂芬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实验教学策略

潘桂芬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探究性学习理念贯彻到每一节化学实验课堂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面前最首要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对实验的要求,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本文就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不做”或“以讲代做”等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减负增效 实验教学 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非常重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例如,可通过“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可通过具体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3.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除了相当重视“化学与社会”的结合,“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已成为出题的热点。它强调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江苏高考也明确指出,将化学实验列为必考的内容,约占考试内容的18%。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各校还是非常重视实验的教学。有许多将实验好处和实验探究实验改进的文章发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一、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80%以上,所以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很少,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概括。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严格”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书上或老师所讲的相吻合,否则就认为自己的观点有错误。这样下来,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只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书写实验报告也只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而实验的目的却最终演变成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从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2.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会解题,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预设的,对问题的解决只要求一种方案或答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洞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模式教学显然是极不妥当的。这样的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

二、在减负增效背景下针对目前实验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1.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学生观,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

2.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提高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对于实验教学的正确实施非常重要。我认为,化学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教师个人在专业教学生涯中的心理成长过程,包括专业信心、态度价值观的增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发展的意识,积极开放的态度,以坦诚的心态学习实验,研究实验,这样就不会因为惧怕实验失败、现象不明显而逃避。第二则是学科知识在“博”与“专”上的更新,教学技能在应对教学不确定性和发展丰富教学策略方面的强化。有愿望有能力研究教材,大胆的创新,有勇气积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有能力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实验,设计悬念,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奋,积极探索、研究问题。

3.加强对实验的考核管理力度

加强对实验的管理,在高一课程任务相对比较轻的时候,可以以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化学实验操作比赛、兴趣实验征集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师中,可以以标准实验的演示,创新实验比赛的形式加强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在实验的考核方面,可以在教研组计划甚至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学生必做和选做的实验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做出考核。

结束语:实验很重要,教师和学生都知道,但是实验教学的实施却是那么难以落到实处,这也是一个现状和尴尬的现实。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为以探究性为主,其他多种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王苹.重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化学教学2008年第6期

3.陈肖平.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实验教学策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