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中的探究性学习

2009-09-30 05:25张海玲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作品探究性

张海玲

美术欣赏课作为对学生认识美,评价美的专设课程,上好美术欣赏课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身份的转化

1.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研究中,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实现教中学和学中教。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提出问题,首先针对初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还比较肤浅所以我们应该从美术作品的表面入手。视知觉是直接性的、显而易见的,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欣赏的兴趣。例如欣赏《郛国夫人游春图》可以从画面中的人物入手,通过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动作、神态去初步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贵族生活情况。其次美术作品不仅是视觉的接受对象,而且也是理解的对象。教师可指导学生个人或小组,欣赏美术作品不仅从简单的视觉阶段入手,也要从他们的时代背景、题材、风格、思潮的方面去把握作品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采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或向专家请教,翻找有关资料等方式来与自己的切入点匹配,再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同学交流,以达到对作品的进一步了解。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指导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确定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以及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让学生围绕以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从中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

总之,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获得美的熏陶。达到和风细雨之于禾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铜冶镇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作品探究性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