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的家园

2009-09-30 07:16
山花 2009年18期
关键词:毛南族大山家园

余 钢

故土情结也许是人类最深沉的文化情结之一,它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冲动势能,构成个体存在的情感因素。德国哲学家诺瓦尼斯曾把哲学理解为: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精神的家园。个体存在的家园意识在形而上意义上,属于一种真理或信仰,一种终极价值,一种宗教或审美的最高境界;而在形而下意义上,它包含对故乡的眷恋情怀,一种精神的皈依感,一种乡愁的冲动。

孟学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谈道:“家园是我创作的财富”。“故乡的山就是一本书,一本让我深陷又无法读懂的书,一本至今仍在创作仍在不断书写的书”。因而他把他的散文集取名为“山中那一个家园”,孟学祥通过文字的记录方式让自己和故乡亲近,和那片山亲近,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故乡,了解深藏在大山中毛南儿女们的生活状态,其中《山中那一个家园》、《喀斯特风景线》、《岁月抹不掉的乡情》等篇章的抒发也一直缠绕在故乡的山影里。正如作家所说:

“而每一次的劳顿,想想还是自己的出生地才能埋下那实实在在的根,不管走多远,不管走到哪里,能留下温馨回忆的只有故乡。”(《岁月抹不摔的乡情》)

孟学祥饱含着对故乡和民族的炽热感情,生动描摹了他所熟悉的大山深处毛南山寨人民的现实生活、生存状况及其精神追求。这些作品共同映射出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毛南社会的历史变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细读散文集《山中那一个家园》,每一篇散文既有对毛南山寨过去苦难的逼真描写,也有时代新生活的生动反映和深情礼赞,可以说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缩影。孟学祥关注着毛南族,关注着那个“人口较少,少为人知”的民族,在他的散文中,他描写了富有原生态的毛南族人们的生活,那里有小河、水车、小村、木楼、大山等美丽的风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很贫困,由于被重重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再加上喀斯特地形,石头多、土地少,人们过着缺水、缺钱的艰难生活。毛南族诗人谭亚洲曾经有诗为证:

寂寞的枯井震荡民族的呐喊,男人和女人都是不倦的蜘蛛,捻出心的愁丝在悬崖边织网,捕捉风雨中易逝的希望,幽深的山谷是孕育民族的襁褓,层层砾岩是生命的鳞片,山的褶皱和脸上的龟裂记录着毛南人岁月的艰辛,

《庄稼地里的父亲》、《我的父亲》、《岁月铸成的思考》、《守岁》等散文中都出现了父亲的形象。“父亲”是孟学祥散文里着墨最多的形象。《庄稼地里的父亲》让人想起罗中立的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含辛茹苦的父亲一路走来,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毛南族人民沧桑的历史。“父亲”也是毛南族人民的象征,尽管背负着生活的重负和求索的艰辛,但是“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土地的执著的爱,他一直割舍不掉长期与土地结下的那份情结,仍拖着衰老的躯体一年四季坚持不懈地在那些贫瘠的土地中奔劳着。

“父亲口里叼着一棵一尺长的旱烟杆,一边吐着浓浓的辛辣的烟雾。一边在细心地清理庄稼苗间的杂草……只有庄稼苗和父亲的背影是很清晰的,”(《庄稼地里的父亲》)

在《山中那一个家园》中,孟学样描述了“我”成长为一名作家,想改变故乡的落后贫穷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和愧疚的复杂感情。在《山里岁月》中,作者描写了故乡山大坡高,路险难行,公路是很难修到家门口的。“我”把身上仅有的1000多元钱都给了大哥,让他买炸药来拓宽道路。

在毛南山寨,除了“父亲”,还有像“七爷”、“九爷”这样执著的家园守护者。《一生歌一曲》中歌颂了“七爷”卖掉老木(棺材)捐钱给小学修缮学校的善举和大爱。在《九爷与老井》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家园的执著守护者——“九爷”的形象。在缺水的年代,“九爷”带领全村的人打井找水,在别人从这片土地走出去后,他始终没有丢弃古老陈旧的木屋,丢弃祖先开垦出来的土地,他给这片土地上的山种上树,让老井又流出了水,他自己却死在了山上。

孟学祥在描写毛南族的悠久历史、风土人情及灿烂文化的同时,也敢于直面山区的贫困、落后,尤其可贵的是孟学祥并不回避生活的残缺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他的散文中既有对现实的真实描写。又有对民族未来发展的深沉思索,意味深长,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瑶山村的守望》揭示了农民工进城造成的土地荒芜和留守儿童问题,父母都外出打工虽然给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带动了瑶山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是造成土地的荒芜,其次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瑶山大多数家庭中现在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学习自觉性较差,在校学习的成绩普遍都很差,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作者陷入了对瑶山民族教育未来发展的思索之中,一夜无眠。

《喀斯特生命线》这样的散文揭示出了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漠化问题等,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喀斯特森林中原来生长着众多的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一块美丽的“绿宝石”,伴随着人口的急骤增长和土地的越来越贫瘠,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开始了对土地的疯狂掠夺,甚至不惜以毁坏树林为代价,放火烧山,炸石造田,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喀斯特土地上留下了千疮百孔的一个又一个石山。

作为土生土长的毛南族作家,孟学祥欣喜地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毛南山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通过历史的透视来虔诚地倾听社会发展变化的脚步声,为毛南山寨的变迁续写了新的篇章:

如今在那片土地上,人居的木楼变成了砖砌的楼房;照明的煤油灯变成了电灯:浇地不用水车而改用了抽水机;碾米不用石碾而用上了打米机;出门不用靠两只脚去丈量山道而也可以坐上汽车;特别是通过外出打工挣钱,很多毛南家庭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起来。(《山中那一个家园》)

作为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毛南族的书面文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学作者寥寥无几,作家队伍尚未形成,孟学祥散文集的意义在于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其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其实民族性并不在于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而在于民族精神,在于表现出在一定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追求。孟学祥以毛南人坚韧不拔的、不轻言苦痛的精神,辛勤地耕耘和丰富着毛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着毛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

具体分析孟学祥散文的故土情结,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审美意象:

首先,山的意象。

孟学祥从童年时起就生活在毛南山寨里,他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作家,在他的散文中,始终萦绕着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流露出作者对故土的深挚眷念之情,他始终让自己和故乡亲近,和那片山保持密切接触。在《山里岁月》、《我的大山》、《故乡是一片山》等散文中,孟学祥对故乡的山的沉醉尤为明显,仅从他对这几篇散文的命名上就可窥见一斑。作者现今虽然生活在城市,而他的根却是在大山上。

故乡是一片山,那一片山在我的心中占着很重很重的份量。我的大山是我“心之所系根之所牵的人生发祥地”。(《故乡是一片山》)

我的根就在大山上,大山不光给予了我生命,给了我吃喝拉撒的天地,还教会了我怎样为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即使我后来走出了

大山,大山仍在无时无刻地嘱咐和教育我:一生要堂堂正正,做一个如山一样经得起岁月磨练的人。(《我的大山》)

在《我的大山》里,作者还满怀激情地赞美了淳朴的山里人,他们对“我”的读书寄予了厚望,“我”上大学读书的所有费用都是“我”生活的那片土地上的乡亲们为“我”凑的“千家钱”。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满怀深情地宣称“我永远是山里人的儿子”。

其次,森林意象。

在《森林情结》、《那几棵大杉树》、《保寨树》、《生命树》这组散文中作者由衷地抒写出对森林的热爱之情。在作者看来。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的亲和关系,人与自然自应和谐相处。对树的崇拜、对树的渴望一直是“我”心中的寄托,其中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些生态美学的思想。

在“我”的故乡,一直流传着种“保树”的习俗:即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为孩子种一棵树,这棵树就是这个孩子生命的象征,是孩子生下地后所认的“保爷”,它将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同时也与刚出生的孩子一道成长壮大,做孩子成长的见证人。(《生命树》)

《森林情结》中记述了父亲和森林之间割舍不断的感情,父亲曾经是林场的看山人,看护着那一大片林海。看山的日子里父亲一年四季都住在山上,很少回家。后来,后山的树木几乎全部被人们砍光,父亲流着泪一家家、一户户地去规劝、制止,然而后山的那片树林还是被人偷伐得干干净净。最后父亲重新栽种树苗,终于让后山又变成了一片林区。

《那几棵大杉树》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准备木料打家具结婚,我动起了老家院门前的那几棵杉树的念头,可是父亲不同意,理由是这几棵杉树是孟家老祖宗留下来的,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传家宝。

在这些散文中,孟学祥的散文开始将目光转向生态问题,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影响下毛南族人的命运。如何解决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也是困惑着毛南族人们的一个重要问题。作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问题,并作了细微生动的描写刻画,读者可从这部散文集折射出来的“森林意象”中发现其更为深层的意义。

《山中那一个家园》在艺术上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历史、神话、现实的相互交织,有机结合。

《山中那一个家园》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同山乡的现状、历史、传说故事、民风民俗、民族歌舞有机地融合,并在文章中穿插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示毛南族的悠久历史、风土人情及灿烂的文化,同时自然而真实地展现出毛南族人民倔犟奋进的民族性格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在不少篇章中,作家生动地描写了毛南族山寨奇特的自然风光,文章灵巧活脱地点缀了传说,使这片土地融入了审美化和艺术化的趣味。他的散文既有对自然景致的生动描绘,也借用民间传说、故事来点缀笔墨,由此,令人觉得散文的字里行间充溢着美感和魅力。值得称道的是,作家常常巧妙地从现实切换到历史,再以侃侃而谈的讲故事的方式,绘声绘色地追溯毛南族的风俗民情和人文精神,展现了朴素民族的苦难史和风俗画,让读者深深喜爱毛南族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作家满怀信心地为我们展望了毛南族人的未来:“无论大山多么高大,无论山路多么曲折,毛南族人一定会走出自己灿烂的明天。”《山中那一片家园》巧妙地熔写景、述史、抒情、议论于一炉,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作家在创作中将内心所要传达的“神”通过看似无形的话语跃然于纸上。所谓“形散”,是指创作主体的自由联想的功能所展开的跳跃性的思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所谓“神不散”,指自由联想遵循着思理的逻辑、文章的内在结构,使散文线索始终围绕着中心话语。

结合《喀斯特生命线》这篇散文来看,作者从这片土地的历史叙说起,说了散落在四周大山上的古屯,借用关于古屯的传说来点缀,然后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写了生长在满是石头的土地上的植物和动物,最后回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历史、神话、现实共同交织在这片土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石头的生命”。(《喀斯特生命线》)

第二,散文的语言自然质朴,清新真切,不事雕琢。

现代散文家吴伯萧说:“说直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孟学祥的散文创作正是依着散文写实人、实事、实物、实情的理念书写毛南山乡的人、事、物、情的。他的散文的语言自然质朴,清新真切,不事雕琢,然而正是在这种质朴真切的文字背后蕴涵着作者对他心中的这一片家园的深切的爱恋。

《故乡是一片山》中通过写山中一年四季的景色的变幻,流露出作者对故土的深挚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怀:

“写不尽的山,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着故事,拉着你的衣襟向你道个不尽。”

作者凭借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以抒情话语抒写家乡的变迁,将对故土的深挚情感倾注于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了春天的山花、蜂蝶、乌儿、山溪、树木等景物,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尤其是营造了色彩、声响、形体、气味、氛围等要素交织一体的意境,洋溢着地域性的独特而丰富的美感。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写山时是忘不了那月的。山中的月仿佛就是在那山巅上,夕阳一西下她就款款地顺山梁而来,将一片清辉,洒在思乡的梦境里。特别是那月圆之夜,月光一照,整个山就罩满了相思,月儿沿着山脊走,顽童们呼喊着往远处的山上追,要不是父母们深夜出来制止,他们定会追上圆月拽回一个多情的故事。月下的深夜格外的静,蛙在田中鸣,虫在草中叫,时不时还有夜鸟鸣一两声,在静夜中都显得格外的亲。此情此景,月儿的凄清和高洁更是被大山书写得淋漓尽致,月中伐树不歇的美刚,抱着玉兔做相思梦的嫦娥,在此时此刻俯瞰人问,将无法传递的乡情尽倾在朦朦胧胧的高山深谷里。

好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作者以理想主义的色彩涂抹自己的故乡,寄寓着深挚情感的真诚的愿望,然而又毫无浮华和矫情,一切都是自然随意,依凭客观的现实和自然的景物,作者将景与情完美地交织于意象上,表达了对故土的永久依恋。作家笔下的月亮已经浸透了对故乡的浓浓相思之情。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孟学祥的散文作品或写景,如《故乡是一片山》、《身边的河》;或抒情,如《我的大山》、《乡村情结》;或写人,如《庄稼地里的父亲》、《我的父亲》、《九爷与老井》、《姐姐》,题材丰富多彩,写景自然生动,抒情真挚深刻,人物栩栩如生,往往写景状物叙事写人与言志抒情述理相互交融,渗透着作家对“山中那一个家园”的深挚而浓烈的感情。

猜你喜欢
毛南族大山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春天的大山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寻找失落的家园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绿家园
大山
毛南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