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课堂教学新观念

2009-10-14 06:37程晓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教材

程晓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理应为先为重。但近二十年来,中小学课堂中“灌输式”“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其主要弊端。因此,变革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成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便成了教改的主题。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课堂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首要目标。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能否通过各式各样的考试为最高法则。为达到掌握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最拿手的教学方式就是“高强度训练”,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就是“演示+作业+考试”。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效果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于是,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课堂教学模式是固定的“五段式”。传统课堂教学深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课堂教学多是五个固定的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或为简练的“复习、新课、作业”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传统模式,因其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兼有较明了的操作程序,其稳定性和简易性便为教师吸收与继承。这种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这种“开公式的学习”给学生留下最深的“上课印象”就是:枯燥、呆板、无可奈何。以语文课为例,传统语文教学由于过分强调语言文学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肢解文章,抽出一段话、甚至几个词,翻来覆去地分析其所谓的深刻含义,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教师认为这种“问答式”教学就是训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就能让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师生关系的单向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很早就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但并未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教材是固定的,教学进度是由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评略”是教师在上课前就基本备好的,课间、课后的作业都是教师根据各种需要安排设计的。教师的这种“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翻版下的“师在上、生在下”的全面展示,教师传授的,学生必须服从,这种师生关系是不轻易容纳学生的自由意见与自主思想的。

这种师生观在师生交流的指向上表现为单向性:“教师—学生”。学生作为“容器”的最佳状态就是:接受教师教的一切,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关系呈直线单向状态,后果是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欲日渐减弱,使“学”仅围绕着“教”转。

传统教学在学生学习系统知识及技能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与书本,造成了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差,人格不健全,给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障碍。为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制约学生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与做法。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站在教育发展的视角,我们必须改变现存的不合理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主导地位“不越位”,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真正地自主学习,学生的生命活力才可能在课堂上得到表现。

突破课堂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不是在教室里完成现在的课本作业就了事,而是更应该注重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帮助的方面与环节。学生的思维习惯、心理感受能力、意志品质、情感与交往能力等都是课堂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如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注重学生平时的提问能力、回答问题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期末学生综合考核项目之一),旨在引导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禁锢。教材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目标。小学6年的语文就是学懂12本书,数学就是会算12本书上的习题,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会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师生的精力被耗费在识记、理解教材的“支言片语”上。

那么该如何对待教材呢?应当用活动教学的思想重新审视教材、对待教材。教材仅仅是为《教学大纲》规定目标而提供的一种材料,它是一种为学习者提供的精确信息、典型的材料(但并非完美无缺)。教学过程就是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为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目标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的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非要编新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要力求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例如教师在上《乌鸦喝水》一课时,一年级的小学生提出课文结尾“乌鸦飞走了”写得不好,应改为“乌鸦终于喝到水了,高兴地飞走了”,教师对此大加赞赏。正确的教材观不仅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作“活材料”,而且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教材以外的“活教材”,甚至有时还可以为达到目标而增加一定的辅助材料。

突破师生关系的单向性。师生交流是否民主,其实质是教师如何走下“神圣的讲坛”,更亲近地走进学生,更亲近地走向课堂,把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发言的权利留给学生。在现实的课堂中,很多教师以居高临下的“灌输”制约学生自由交流的权利。

要突破师生关系的单向性,就必须注意师生交流的多样性。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指向”学生,也可以是学生“指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在课堂上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有一个人格发展的机会。

突破师生关系的单向性,还表现在课堂上有一个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应该是“人师”。教师应成为学生尊敬的长者、合作的伙伴、学习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挚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其充分的帮助,成为学生的指导者,而非训导者;为学生提供辅助学习的手段,而非旁观者。如教师要常用鼓励、启发的语言,不用指令性语言、裁判式语言、批评式语言,在课堂常规方面也应取消有碍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些清规戒律,让师生之间有交流的机会。

突破教学设计的程序化。传统课堂教学设计,为把知识“展示”“告诉”给学生而侧重于设计详细的“流程”,在活动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应着重设计学生如何主动地学的程序,在设计的方案中应体现: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可能出现的困惑、教师可能提供的帮助与策略、创设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式等。可采用的策略有:让学生设计学习方案,教师指导;教师设计一两个精当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的设计环节方式的多样化,旨在突破课堂教学的程序化,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会成长的乐趣。

突破课堂教学时空的封闭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限于教室,学生学习时间少。这种封闭的时空观使学生的童年过早地蒙上成人的“烙印”,那种“白云、蓝天、小鸟、青草、溪流、鱼儿、山羊、风筝”等童年印象已成了遥远的过去。

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能局限于教室,学生学习时间也不能依教师进度而定,而应按照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来确定时间的长短。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突破“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同时,利用公开课、研讨课考核教师教学时间的分布与掌握,意在引导教师以合理的时空观来指导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安排,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让学生在宽松的时空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突破课堂教学评价的传统导向。在活动教学中要由评教师教转为评学生学,由评学生知识掌握度转到评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在课堂评价上要用“创设了哪些活动方式、课堂教学时间的分布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材的运用、学生喜欢该课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否转变”等六条指标来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课后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评课。这些举措重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禁锢,让课堂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