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生白

2009-10-14 05:02
书屋 2009年8期
关键词:心斋颜回庄子

王 蒙

面对颜回要去卫国的困难局面,并无良策的孔子能够提出什么方略来呢?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此章名“人间世”,人间世的事儿似乎很难办。孔子对于颜回的关于去卫的思想准备状况,进行了一番调研、讨论和批判之后,读者会感到,师徒二人仍是一筹莫展。颜回提一个想法,让所谓孔子否定一回,干脆不去了不就得了吗?不知为什么还是非去不可。没法子,庄子通过所谓仲尼之口,把问题从形而下拉到形而上,从具体提升到抽象,从与环境与卫君的互动使之变为内功气功心斋修炼叫做自我完成、封闭循环,这样,可入佳境?

在饱受冷水浇头之后,颜回只好告饶,承认自己已经无咒可念。孔子乃要他斋戒。不是不吃荤之类的祭祀斋戒,而是心斋。什么是心斋呢?就是破除一己,超越感官。例如对于外界声音,不是用耳朵聆听,也不是用心谛听,而是用气虚听。“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几句话脱离开关于听觉的生理学范畴,也脱离开关于听觉心理学范畴,直接进入东方神秘主义,带几分闹神闹鬼的色彩——深思进去却是登堂入室、唯精唯微、唯玄唯妙。

读这一段,你或者是进入大道,进入高飞高扬而又槁木死灰般的超然境界,或者干脆读不懂这一段就此放过算了。或者,弄成野狐禅,走火入魔,胡打镲,也完全可能。

我则愿意解读为:庄子的意思是,你应该相信你不但有身心耳目,更重要的是一股抽象无形的气,元气、真气、虚气。你应该忘记你的身体耳目,拒绝各种表面的、包含许多误差的感觉的干扰,甩开浅层思维与廉价成见,你应该忘记你的思虑见解即成心包括周围的集体无意识,你应该只剩下一股若有若无、虚无缥渺的气,就凭借这股气,回到这股气,守住这股气,应对诸事,走遍天下,战胜自己,也不惧任何的危难纷繁。

中国哲学思想中关于气的说法五花八门,包括自然之气:气体物质,天气气候,湿气瘴气;多种无形的存在:气数,晦气;世界的本源:阴阳二气;生理心理与临床体征:气血、肝气、疝气、脾气、脚气、气虚、气功、运气……还有生命的与人体的本源与本质;还有文化道德精神范畴的无形存在:浩然之气、正气、邪气、戾气、文气、骨气、语气……我闹不明晰。

看来中国人喜欢将形体不固定、感受不清晰、说也说不明晰的东西看作生命的本质与本源,看作生命的精华与核心。越是明确的具体的东西,如心肝脾胃肾四肢,越是显得局部局限,中医对于骨、血就比对于五官五脏四肢重视一些,但骨、血毕竟有形,人们更重视的则是无形的气。古人早就感受到注意到了气体包括其名曰风的存在,注意到人与动物的呼吸是它们生死的分野,称死亡为断气。但是人们那时不可能懂得气体的物质性与对之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故而对气有一种崇拜敬畏。

中国式传统思想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整体主义,它不主张小打小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它喜欢抓的是气,是心,是道,是本源、本质、全局。

《庄子》的这一段,我个人则宁愿将气解释为无形的自我,本初与本质的自我,真正的自我,核心的自我,自我的提纯与抽象化存在。这样的“真我”“纯我”并不完全脱离你的身心思虑感觉,但又毕竟远远逸出你的已有的感官与心灵(中国古代认为那是思维的器官)的成见、叫做成心、我们今天则可以称之为经验+既成理念+主客观条件、私欲与私利对人的限制性。孔子要求颜回放掉一切包袱,丢掉一切条条框框,放弃一切先入为主的货色,无耳一心明,无心一身轻地去卫国或任何地方。这里的耳、心与气的最大区别在于,耳指的是自己的听觉器官感知器官的诸种局限,例如人耳可能只听得到地籁与人籁却听不到天籁,例如今天的科学也明确证明了听觉只是对于一定的频率的声音才有感应。心指的是主观定见、欲望、规划、一己的日程表与可能受到的外界的影响等。所以从老子时期就要求“圣人无常心”或“常无心”。气却是自身生命的客观存在,开放的存在,无形更未定义的存在,富有弹性与高度灵活性、神秘性的存在。认为生命是“气聚而生”“气散而死”,叫做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气的特点是若有若无,非刚体,无固定形状,无色,无重量(那时候的中国哲人不知道其实气体也是有重量的),无法被确切地认知,却又能够被人清楚地感觉到、体悟到、乃至从呼吸导引中控制到。气既是实在的,又是感受的。例如道士讲究要将呼吸传送沉积到脚后跟上去。歌唱家也讲发声的共鸣要及于脚跟。其实单纯从呼吸上讲,人吸的气不可能进入脚跟,但是气功与发声能够使你感受到穿行于脚跟之气。

这种气也与老子讲的“道”一样,叫做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东方神秘主义从哲学、从抽象思维到养生、中医临床与保健,从修身养性到练功搏击,都崇拜世间与生命体中的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元素,认为那才是精华,才是关键,才是最有效的法宝。武侠的功夫最迷人之处不在于练五官、练肌肉、练举重、练田径、练搏击,而恰恰在于练气,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决定了外,一口气当然比筋骨皮重要得多。

如果作比喻,以耳听之就是通过一个狭小的路径去接受四面八方多媒体的信息,以心听之就是以滿滿堂堂的数据库与全部定义悉数完成的电脑去接受信息并作出反应,而以气听之就是以方才初始化的电脑,以空白的硬软盘与无限量的内存,以与世界同一的内存与硬盘去接收与处理信息——虚而待物。

还有一点亦似有趣,为什么庄子这里只讲了听,却没有讲观看、嗅觉、味觉与触觉?可能的解释是,真气无色无气味无滋味无软硬滑涩的区别与感觉,但是气有声,它的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渠道是通过声音与听觉进行的,是通过天、地、人籁进行的。这倒与西方的某些心理学理论契合:有一种说法,认为听觉的重要性超过视觉,极而言之,如果要在听觉与视觉中只选择一种,人们应该宁要听觉,不要视觉,宁作盲人,不作聋哑。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颜回问,“我在没有得到您的引导(使?)以前,想的是我颜回,得到了您的引导之后,干脆也就忘掉了我颜某了,这样,称得上虚静了吗?”

历代庄学家注疏此段,都是把“未始得使”与“得使之也”解释为颜回受到还是没受到所谓孔子的心斋教导。但这样解释是不是显得教育效果来得太快了?真是立竿见影,判若两人。孔子的两句话就使颜回来了个脱胎换骨?可能吗?

有没有可能这个使与不得使包含着别的意思?中文尤其是先秦的文言文,简古浓缩,有较大的多义性与含糊性,更与今人的语言习惯拉开了距离。这带来了众说纷纭与争执不休,带来了汗牛充栋的学问与考据,有时这种学问与考据压得一般读者抬不起头也直不起腰来。但这也带来了创造性地发挥阐释的巨大空间。使与未始,应该是一种动态,一种变数,一种比喻,一种能指与所指的关连的松松紧紧。它们可以是受到教诲与没有受到教诲,可以是自己想通与尚未想通,可以是某种感悟的前后不同,甚至于也可能是设想规划与真干的不同即讨论去卫与当真去卫的不同。我们都有这个体会,预案越是设计得周到细密,无所不包,头脑越是发晕,人越是恐慌、心神不安。真开始做了,进入情况了,逃已经逃不掉了,只得听天由命,就靠条件反射,一切反而置之度外,随机应变信如神,若有神助……当然,无助也就认头认■了,不妨一想。

不论怎样解释,心斋的说法仍然独辟蹊径,新人耳目,影响深远。物质上的斋戒,世界各地都有,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都有类似斋戒的规矩与时限,佛教某些派别的斋戒则更加长久广泛严格,不吃肉不结婚不饮酒不吃辣椒等。当今世界,为了治病为了减肥,也都注意采取一些类斋戒的做法,限制饮食行房烟酒辛辣。印度甘地讲的“简朴其生活,高深其思想”,也是斋戒物质而不是斋戒头脑。心斋之说,则似是中国独有,始自庄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优点与弱点就是遇到难题干脆向内转,致力于心功内功,叫做返求诸己。此说很特别,也很有效,我个人的体验是你如果真能够搞点“心斋”,收拢自己的各种念头,平息自己的种种不安,让人平顺,让人舒服,无欲无虑,无悲无喜,可能帮助治疗慢性病尤其是失眠,还可能帮助练习书法、国画、围棋、太极拳与内玏鼻烟壶等精密工艺。但同时,对于学者仁人志士来说,心斋的说法说不定也很有毒害,它放逐心灵尤其是头脑,放弃思想与通向真理的必经之桥:怀疑与探求。满足于混沌,满足于质朴,满足于浑噩。它闭目塞聪,难得糊涂,不但愚民,而且愚己,自觉地剪裁与压抑自身的灵性知性,自觉地禁锢自身,力求缩小而不是扩展人们的精神空间。他们齐物的结果有可能是无物。先秦以降,我们的头脑太缺少创造性、质疑性与进一步追求的突破性了,此与心斋说是否有关,愿识者教之。

底下的话更加玄妙而充满趣味。

“……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你颜某进入卫国那个圈子,那个樊篱,但是不要与那里的名——语言系统、符号系统、荣誉封号系统互动,不要为那里的一套一套说法尤其是头衔幌子与形式所俘虏!呜呼,即使这不完全符合庄子的原意,我也认为这样解释比较有内容有启发,这就叫庄子王解,自树一帜,供您参考,或可一哂,欢迎批评校正。底下是“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是说听得进去说得进去,你就鸣放一番,说不进去听不进去,你就歇菜。“无门无毒”,难解一点。无门或指不留通道,不必痴心不死地再搞什么对话交流进言通信上书,不必搞太多的无聊的公关,同时不留空隙,不让人钻进空子抓住辫子,不必四门大开八面来风见人就交心……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的政治局势与社会局势是何等的险恶。毒可能是标志或增厚或壁垒的意思。无毒即不让自己成为对象靶子,不要把你的进言的事态扩大,不要造成事件,使自己成为典型大案;也不必刻意与社会为敌,把自己包装遮蔽个纹丝不透。

我们见过不知多少为自己求门路而多有丢丑的庸人。蝇营狗苟,吮痈舐痔,多有不堪。

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智者,以智避祸,防线一道又一道,城府森严,其实又未能完全脱俗,喜谀厌诤,妒贤嫉能,欺软怕硬,遇到危难时损人利己,难免矫情沽名之讥。

“一宅而寓于不得已”,一宅是一其心,不要杂念杂虑。回到自己的心宅之中,要明白一切的不得已:别以为你能自由行事,你既然进了人间世,进了卫国的樊篱,遇到了那样的强悍而且自以为是的君侯,当然不得逍遥,不得展翅。九万里不行,九厘米也不行。够惨的了,但仍然比惹祸丧生为好。

所谓的孔子这位老师,倒也有人情味,他说的是安全第一,办事第二,使命走着瞧,护命才是真,一慢二看三通过,看着不行,干脆不通过,咱不练活了,回家。

“绝迹易,无行地难”。干脆不干(不去、不出头等)容易,干了去了出了头了却没有了进退的余地,这就难死活人了。拒绝人间世是容易的,与人间世共舞而不失其尊严与道性的底线就难了。或释为不留下脚印就难了,含义不好自圆其说。也许还包含着与人间世共舞而不强求,不炫己,不求名,不求利,不为自己辛辛苦苦地搭桥铺路,出汙泥而不染——当然不易了。

“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强一己之所思所欲所能容易作假,与人间世打交道容易作伪,易伪就是一不小心就伪了,叫做极易“滑到”虚伪中去,也就丧失了真实真诚了。自自然然,听天由命,走到哪儿说到哪,哪儿说的哪儿了就真实了。

不妨理解为:一个人既要能入世也要能出世,古代的有名的说法叫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德之业绩。你要在人间世作点好事,不说建功立业,也总要略尽棉薄,起一点好作用,做一点善事好事助人之事而不是害人之事,不做坏事恶事。但你不要甚有入世之心,不要求名求利求官职求奖项求选票求封号求待遇,而是随时准备退隐山林,乘樽江湖,逍遥彷徨,全无所谓,进退咸宜,用藏俱适,不累心,不伤神,不争执,不大患吾身,这才叫做立于不败之地。

“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什么叫不长翅膀也照样飞翔,没有知识信息来源也照样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掌握呢?靠的是道心。靠的是良知良能(天生的知天生的能),心功心斋,靠的是虚而待之,无感其名,不入则止。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反求诸己,让自己取得精神上的自由与逍遥,让自己返回道心与道性。

庄子真能干,靠一己之精神,上天入地,御风解牛,穿越宇宙八荒,驰骋古往今来,避祸养生,逍遥齐物,大知小知,大年小年,他靠自己的精神就全齐了。他的精神能力包括想象、思辨、幻化、表达、语言、叙述、虚构、取譬……都太发育太强大太登峰造极了!他属于那种言语通天,一语可以改变世界扭转乾坤呼风唤雨的哲人,他的语言与思想构建了天堂宫室,也制造了迷魂阵;你无法望其项背,你不可领略透彻,解读明晰;你很难与之讨论对话,你更不可能辩驳他摧毁他。你根本不是个儿。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十二个字颇美,像《诗经》上的四言诗,又有点《周易》的风格。瞭望(思考)那巨大的空无(或自来的缺失)吧,谁的一生没有为这虚空而震动过,谁的人生为这缺失而没有痛苦过,谁的一生没有为这虚静而赞美过或者迷醉过呢?把自己交给这令人战栗、令人开阔、也令人崇拜的虚空吧。那么你的心境就会像一间虚以待人待物的房子一样明朗宽敞,光辉洁亮,这样的空无才是最大的吉祥,才是吉祥的根本,吉祥的内涵,止于此矣。这十二个字像诗,像祷词,像神咒,像箴言,这是灵语。历代注家不少人疑“止止”有误,欲改为“止也”,“止之”,我没有这方面的ABC知识,只是从朗读的角度上,我觉得止止超过止也止之百倍。如果是以讹传讹,那么此讹就是天意,天才的错讹,好棒啊。

“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有的专家将这两句解释为反面的话,即如果坐下来仍然心神荡驰,作不到吉祥止止的话,如何如何,恐怕是只能责任自负,费用自理了。这很可能是解释得对的。我个人倒宁愿意理解为坐下来,其实精神更自由更活跃更可以上天入地、掀动扶摇羊角,这仍然是正面的意思。对于庄子,最好的办法是把他的槁木死灰说、心斋说、齐物说、养生说与逍遥说、鲲鹏说、藐姑仙人说整合起来理解。

这样,也就更容易与下文连结。“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你作到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凝神塞关(关闭五官),自然能与鬼神交通,可以与鬼神通话,鬼神都能归附于你的心舍,听从你的驱遣,更不必说是一般人了。按天主教的说法,罗马教皇是唯一能够与上帝直接交流的人,而他的交流,也是在虚室生白,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这才是与万物互相感应、互相理解、互动变化的途径,是夏禹和虞舜、伏羲和几蘧所向往、所珍惜的核心规范,更不必说是一般人等的了——一般人更要向这个方向努力的了。

颜回去卫的故事,前面几大段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到了最后,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又一村另一种境界,另一种符码,其实发展到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程度,已经不是人间世而是仙境、仙人世,至少是半仙半人之世了。谚云:戏不够,神仙凑。不止是戏,人生不够,人间世不够,哲学不够、理念加威权都不够用的地方,人们必须要召唤神仙,召唤道性道术道心,要召唤天国与上苍,要召唤幸福混合着悲凉、抽象思维混合着童话精神所构建的形而上大厦,那是凌霄之宫,那是碧落之殿,呜呼哀哉尚飨!

庄子的著作有时是人类灵性的睿智与才情的发挥,有时是扎根于无可奈何之乡、强梁霸道之世的奇葩,有时又像是标明可以服用飞升的仙药灵符。服了仙丹,你是麻木不仁,是冬烘结石,是抱月凌风、羽化登仙,是鹤发童颜、尽数了然,还是痴迷错乱与精神分裂,这就看读者的体质与悟性、再加服用仙丹的方法了。死解者迂,匍匐者迷,修炼者拙,炫己者丑,自我捉迷藏者荒唐,小头小脑者隔庄子也是十万八千里。只有体贴并向庄子的汪洋恣肆、纵横驰骋、尴尬无奈、深谙世事、飘然转身,智高三筹、不拘一格、气象万千、文才倾泻的人格特色靠拢、再靠拢,才能庶几笑纳庄周,啸傲人间世,知乐知鱼,逍遥大宗师,读出点趣味,尝出点品德,长进点见识,提升点境界,虚室生白,吉祥明净起来呢。

猜你喜欢
心斋颜回庄子
颜回偷食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颜回之乐
继红剪纸
———心斋系列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
心斋与坐忘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