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德育先行

2009-10-16 06:26顾法祥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3期
关键词:世界观价值观德育

顾法祥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德育即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这也是素质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教育创新,德育先行是教育事业沿着良性轨道持续发展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益保障。

ソ逃改革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充满活力的全新的教育理论,但是无论怎样改革,德育的先行地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有所动摇,如果摒弃了对人品行的教育,一味看重成绩,把单一的追求升学率当成衡量教育教学的唯一依据,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更难以为社会培养出合格而健全的人才来,这肯定也背离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衷。受教育者的学识固然重要,可是其品德修养在其人生发展的历程中则更为关键,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就是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ジ母锟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纷繁杂乱,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原本纯洁朴实的校园中,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甚至走向了两极端,一个是盲目崇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功利主义,一个是“知识无用论”泛滥,两个极端走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青年人健全心智的缺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偏离正确轨道,如果任由此种现象发展,则必是我们教育事业最大的悲哀。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就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既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则是灵魂的重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把教育创新,德育先行的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呢,笔者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应该是观念的更新

プ怨胖两,教师的职责就是“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讲,学生学似乎就成了整个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部内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便成了升学考试的附庸而不得不靠边站,高分数低素质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心智的严重扭曲,于是曾经的考场骄子沦为千夫所指的恶人,他们没有起码的做人标准,唯我独尊,没有远大的理想,缺少奉献精神、合作意识,甚至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不择手段,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失败和悲哀。

2.品德教育要适应学校

パ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脱离学校、学生的发展实际,把德育刻意拔高甚或是把德育变成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的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它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发展需求。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真正贯彻好“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不是生硬的传教,不是枯燥的灌输,而是以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引领学生,在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中使之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实现思想品德的提升,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在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从而培育“向榜样学习,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的文化氛围。

3.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ト霉愦笫ι从文化经典中体悟德育的强大力量,古代曾有一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足见传统文化对治世育人的重大功用,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必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な崭迦掌:2009-05-20

猜你喜欢
世界观价值观德育
我的价值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世界观(二)
重读《夜读偶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