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材料精选方法

2009-10-19 09:07覃柳虹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5期

曾 锐 覃柳虹

摘要:文章对当下总结文体进行调研,发现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应付了事作官样文章和对总结作用误解等现实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问题的成因,一是写作的出发点出现偏差;二是写作方法不当,其中总结的材料选择是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主要论述总结的材料精选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总结材料;精选方法;总结写作

中图分类号:TB3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3-0189-02

人们对总结已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总结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系统回顾、检查、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今后的工作。总结的这一作用,人们也概括为总结的导向作用。

一、现实中总结写作存在问题

(一)报喜不报忧文风问题

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不少总结喜事尽量挖掘,坏事尽力隐瞒;成绩设法夸大,缺点极力缩小;经验拼命总结,教训稍加点缀。

(二)应付了事作官样文章问题

以这种态度撰写的总结,常常是事无巨细,满篇罗列。这种总结千篇一律,百年不变,基本上形成一个固定的格式:开头几句大话空话,然后是:“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接下来用条款式罗列若干事件完事,极少分析和归纳,所列之事,似乎为列而列,不讲方法,没有教训,更没有什么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可言。

(三)对总结作用误解的问题

认为总结就是上报成绩,彰显政绩的文章,忽略了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规律性认识,指导今后工作的导向作用;误解总结是政府部门或单位组织的官命文章,一年一次或半年一回,没有认识总结对实际工作的作用,没有认识其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其实,从工作需要出发,每一件事或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都应该及时总结,成功的总结经验,失败的总结教训,不足的寻找差距,修正计划和方案,以利再战——这才是总结写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总结材料精选原则和方法

(一)精选的材料必须真实

总结材料的真实性是材料精选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没有材料的真实性,就不能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和总结出来的结论也必然是错误的。

判断材料是否真实的方法:

1.无中生有违反事实的材料,当然是假材料。

2.与工作计划相对比,凡夸大事实枉报成绩或隐瞒过失的都是不真实的材料。

3.与方针政策相比较,排除貌似真实,实与方针政策相背离的材料。比如说,关于我国地震工作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府的减灾职能,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而某市政府在救灾与重建、地震保险方面工作成绩显著,这是事实;但该市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宣传教育的工作不到位。像这种救灾得力,预防不足本末倒置的工作,是与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这样的材料作为经验总结的材料是不真实的。写作实践中,单位为了报成绩、找经验,往往切取其中一方面,用作总结的典型材料并据此总结经验,这样的做法往往误导下级,不利再战。

(二)精选的材料必须典型

典型一词的词义是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总结材料离不开人和事,总结的写作离不开对人和事的分析和研究,但是总结要分析研究的必须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包含普遍意义的人和事,这样从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典型性材料的判断方法:

要正确判断典型材料,必先掌握典型材料特点。典型性材料有几大特点:问题最集中,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影响最深刻,正反作用都最明显。

典型材料精选方法:

1.关注重点工作,从事挖掘典型材料。属于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往往全局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成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成败的经验教训最重要,工作重点相关的人和事大都成为典型材料。

2.分析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作为典型材料。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即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决定工作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主要矛盾的各方面情况及其关系,与主要矛盾相关的人和事,都是总结的典型性材料。

3.从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中挖掘典型材料。群众问题无小事,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政府或单位的大问题。能否解决,怎样解决,何时解决等,集中反映政府或单位的执法或管理理念、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看似小事,但是往往触及事物的本质,是深层次问题。

4.从影响最深远,作用最明显的人与事中挖掘典型材料。矛盾往往是学藏不露的,矛盾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去不起眼的矛盾,有时突然爆发,造成巨大影响。与矛盾生成、发展、转变和爆发相关的人和事,应该值得人们去分析研究,因此它是值得注意的典型材料。(转上页)

(接下页)

(三)精选的材料要具有针对性

总结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系统回顾、检查、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回顾和检查的依据是相关的工作计划。也就是说要针对工作计划目标和要求进行回顾和检查,这样才能避免事无巨细、全部罗列。

以本单位工作计划为标准,精选材料。

单位工作计划的制订流程:

由上图可知,本单位工作计划是以上级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具有针对性、计划性、预见性、指导性和可行性。

所谓检查和分析,就是以单位工作计划为标准,以计划既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案措施来衡量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比如任务是否完成,效果是否达标,方法措施是否得当等,通过对比分析,评价成绩,寻找差距。以计划为依据精选材料,才能保证总结材料具有针对性,保证总结经验更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

(四)精选的材料既有正面也有反面材料

总结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总结经验和规律,以指导今后工作;二是总结教训,作为今后工作的前车之鉴。两种一样具有意义,因此,精选的材料不仅需要典型的正面材料,也要挖掘典型的反面材料。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材料,都要求具有典型性,它们的精选方法和前述的典型材料判断方法一致。

作者简介:曾锐(1964- ),男(瑶族),广西上林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支部书记,广西教学学会林业分会会员,全国应用写作学会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写作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