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

2009-10-20 04:28陆克斌李建国黄君婕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衔接协同机制

陆克斌 李建国 黄君婕

摘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高校课程设置基础,提出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模型,以系统的观点,从宏观制度层、中观组织层和微观项目层分析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化实现途径。

关键词:国家职业标准;高校课程体系;衔接;协同;机制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的解释是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实质就是系统本身渗透在各个组成部分中并协调各个部分使之按一定方式运行的一种自动调节、变化的功能”。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机制应包括构成这一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主体,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即机制是指由基本要素、基本关系、基本规则等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体系。标准是进行评价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对国家职业标准的研究将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基于标准的改革”或是“标准驱动的改革”,都需要对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科学地设立这个标准。另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实施得以实现。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应当是开放、动态、发展的,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而改革,使社会需求、个人发展需要和课程体系间完善、均衡、协调。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正确定位、形成办学特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协同”一词源于希腊文Synergetic,原意是“一起工作”。协同(Synergy)是指两个或多个部门联合起来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经常被表述为“2+2=5”。协同意味着具有更多的正式关系和共同使命的协议,在计划制定、角色区分和交流渠道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定义,资源配置得以相互认可,风险和收益可以共享或补偿,决策权仍然保留在各自的组织中。协同包括多种形式的关系,目标和行动是相互的、谐调的、共同的,并且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权利,协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双赢。因此,本文将以系统论中机制和标准的概念来定义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现途径。

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四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将职业资格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对应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并制定有不同的工作能力要求。即《国家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标准体系,反映当前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其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它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但没有给出职业岗位。实际上,一种职业往往有多种职业岗位(或称“岗位群”),所以,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应依据职业而不是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其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素养目标均应采用行业分析法,结合职业标准构建课程目标。另外,我国职业标准体系还处在不断健全中,很多标准陈旧、过时,跟不上职业岗位变化和技术进步。因此,不断更新的行业技术标准也要作为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

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是指政府、高校、企业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相互作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化的机理与制度。从这个定义出发,将引出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外部环境如何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合理化设置与运行,这需要研究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宏观环境与制度;第二,政府、高校、企业与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要理清这些关系,必须建立清晰的权责和服务机制,这是高校主体或组织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明确外部环境作用与权、责、利关系之后,高校内部如何运作才能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并且正确协调与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这是涉及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管理机制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协同,实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角度出发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宏观制度层研究高校课程设置,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主要解决高校课程设置研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处理高校课程设置研究与政府指导的关系。

中观组织层研究高校、企业与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高校应真正成为联系政府与企业利益管理的纽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与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权责分配机制,提出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方向。

微观项目层研究解决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出现的与实际脱节僵化问题,并提出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课程设置研究中心与环境及政府的相互作用机理

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观念、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与科学技术水平组成了一个国家特有的制度环境,并决定了其科学体系和产业体系的结构特征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即宏观层面上的科学与产业结合方式。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分为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与经济环境,这些环境对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的影响具有层次性。高校课程设置研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2所示:

宏观环境给出了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与实践运行的外部约束条件,同时也在某些方面为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的发展提供保障。社会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要求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必须解决两个不同组织特征、文化背景与价值取向的组织之间相互融合的问题;科技环境要求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在不确定的技术环境下充分整合高校与企业资源,形成和发展适合国家职业标准的高校课程体系;政策法律环境为高校课程设置研究成果免受侵犯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经济环境包括产业组织环境、金融环境与市场环境,这些经济组织环境使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参考体系多元化,要求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必须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环境对校企共建与高校课程设置研究中心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促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同时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研究采用项目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国家职业标准设置相应的高校课程体系,研究若干高校课程整合模式。美国1990年《帕金森法》对课程整合模式给出的定义是:设计一种课程,使得相关的概念、理论、内容、过程集中在一起,并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习。国家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强调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中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都是很好的课程整合模式。再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流行的工作本位学习模式、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项目本位模式等。笔者认为,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但却有关联的课程,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融为一个逻辑整体的思想和方法。面对高校课程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元分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现状,如果能将理论课和实践课通过一个有效的方式成功地整合起来,找到一种将“学”与“做”、“知”和“行”统一起来的一元化模式,或者说课程框架,从而解决诸如课程观念失去准绳、办学特色湮灭、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

政府作为高校的主管部门,又是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启动资金的资助者之一,本应属于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参与主体,处在中观组织层。但是,把政府作为宏观环境因素来研究,就是建议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不要对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干预过多。在微观上让高校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在政府与高校这对关系中,政府应作为委托人,高校是代理人。作为委托人,政府应该扮演宏观指导者与协调者的身份,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完善制度、增加资助和建立相关机构等措施,引导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良性发展。通过政策性立法对创新行为进行规范是政府减少直接干预、完善间接调控职能的必要手段。作为代理人,高校必须履行政府赋予它的双重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保证完成国家目标。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只有与企业建立联系,并且推进市场化进程,才能从政府的保护下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化。例如,模型(图1)提出政府对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应实施目标管理的策略。

(二)高校、企业与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相互作用关系

高校课程设置研究必须要深入企业,了解岗位的需求,进行岗位能力调查,征求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意见,了解岗位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填写岗位能力调查表,为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提供依据。因此,高校课程的设置,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进行确定和划分。例如,设置“大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将各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体现于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之中。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内容,而教育内容体现于课程设置之中。所以,从根本上说,教育目标决定课程设置。

高校长期以来强调“专才”的培养而忽略“通才”的造就,注重专业教育忽略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今天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科技革命的要求。所以,“厚基础、宽口径”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普遍的办学思维。例如,在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平台中,学生经过两年“大平台”课程的学习,要对会计、财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专业进行全面的了解。1999年1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其实践性,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现实问题为对象,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实务性课程。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商品实验课、模拟采购与供应市场课程,会计学专业开设财务处理实际操作课程,企业管理专业开设企业案例诊断分析课程等等,有条件的都可让学生到实地观摩和上岗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压缩课堂课时,增加课外实验、实践课时的方法来解决课堂课时不足的矛盾。

对企业而言,高校课程设置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第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入职后能准确定位,迅速转换角色并进入工作状态。第三,加强综合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不断进取、不畏挫折的能力;组织决策、经营管理、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第四,学校要适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能积极开发适合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新课程、新教材。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能够将企业提出的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快速转化为课程,增强为企业服务的功能。第五,要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直接上岗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加强实训、实习,强化技能操作训练。

因此,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培养、专业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改革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出发,一切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实现毕业生职业技能与职业需要的基本衔接,最终提高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国家在制定“十一五” 发展规划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高校课程设置研究的项目管理模式

由于国家职业分类众多,工作岗位繁杂,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的高校课程体系内容设置就非常复杂。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6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在航空、航天、医学、化工、制造、财务、广告、法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范围还在不断地拓展。时至今日,项目管理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优化。

依据高校“大平台”教学模式,可以把一到两年“大平台”课程分作三大类: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按照项目进行设置管理与分解研究。例如,第一,公共基础必修课项目模块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法律基础、体育等课,这一类课程既有素质教育课,也有基础理论课和公共理论课。第二,学科基础必修课项目模块,这是整个学科门类中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学科的主干课程。例如,工商管理学科中的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统计学等。第三,学科基础选修课项目模块主要是为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而设计的,同时又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这类课程采用各专业提供的子模块的形式,例如工商管理学科可分为会计类模块、工商管理类模块、市场营销类等4~5个模块,每一模块设8~10门课程,这些课程模块既体现了一个学科的完整性,又折射出各专业课程的个别性。

现在,很多高等院校施行的诸如“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或“产学研合作办学”等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实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培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6.

[2]陈玉祥.从标准的内涵看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J].中国高教研究,2007,(7):35.

[3]张麦秋,王绍良,贺召平.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33.

[4]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63-64.

[5]余丽琳.对高校“大平台”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5,(4):60-61.

[6]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7.

作者简介:

陆克斌(1974—),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及战略决策。

李建国,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黄君婕,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猜你喜欢
衔接协同机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