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诗歌的欣赏

2009-10-21 06:37孙继忠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欣赏品味审美

孙继忠

摘要:本文以《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为例来谈诗歌的欣赏。文章提出了欣赏诗歌时要遵循“解其言、入其境、感其情、品其味”的四个原则,并通过对《蒹葭》一诗的解析,讲解了诗歌欣赏时的有关知识与具体方法;强调了读诗时要能走进去,还要出得来;要用形象的语言去读,要用心的感悟来品的审美观。

关键词:诗歌;欣赏;审美;品味

所谓欣赏,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字阅读而是要通过“读”来审美,是以美学的角度来读、来体会作品内涵美的所在。诗歌的欣赏与一般文章的阅读不同,一般文章的阅读重在意和理上,而诗歌的阅读则重在形和情上;前者多用逻辑思维,而后者多用形象思维。如果说我们读一般的文章要做到按冯友兰说的“精其选、解其言、知其言、明其理”[1]的话,那么我想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做到:解其言、入其境、感其情、品其味。

下面就以《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为例来谈谈诗歌的欣赏。

一、读诗要从形上“解其言”

《蒹葭》各章首句,“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中苍苍、凄凄、采采,虽都是写茂盛之状,但却不是单一的重叠复沓。苍苍,是以颜色“白苍苍”来状其形;凄凄,同萋萋,是指出草密密麻麻的样子;采采,是从可摘采的成熟期角度来描绘。诗人是从三个角度将蒹葭茂盛之形逼真地显现出来。如果只读出茂盛之意,而读不出茂盛之状,那就谈不上欣赏了;所以解诗中之言,不是只解言之意,而是要解出言中之形。

再如诗中的“在水一方”的水,只读出“水”字之意很容易,但要读出水之形就必需要下些功夫。水之形状各异,故古人写水时多以江、河,或冠以水名来区别水之形。《诗经》中的诗歌多处写到水,但都是以具体的江、河、滨、泽、泉、流,或以汉、渭、淇、彭、溱、洧、泌、汾等水名来称之,唯有此一处直称为“水”,可见此“水”有别于它水。

就诗中对蒹葭、白露的描写看,此时正値秋景,此时秋水的特点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大而多,即使平时无水的支流或滩地此时也会水满形成漫流之势而无法逾越。《蒹葭》是秦国民歌,秦地处西北,为多山、多滩涂之地,诗中描写的正是塞外秦地之水,杜甫有“塞水不成河”的诗句,联想诗中的“道阻且长”、“且跻”、“且右”句可知,此水应是秋水漫流到山坡之下的苇荡湿地之水,而非江河之水。由此诗中“水”之形可见一斑矣。

再比如,对诗中的“洄”与“游”二字如果只停留在一般的简单的字面解释,就很难想象到诗中语言的形象。如果我们读到诗中的“洄”与“游”时,联想诗中北方秋季苇荡湿地的背景,那么诗中“水”之形就会更清晰了。因为北方湿地中的常年水流,在遇秋水之时,往往会在一时之间漫上水道而形成大面积的漫流之水,故“洄”,则是指一夜间漫上水道又遇山阻的洄流之水。关于“游”字,《说文》解释为“旌旗之流也[2]”,即旗帜上的飘带。联想诗中之水,此“游”,当指秋水未至时原有的象飘带似的水道。这样,“洄”、“游”之水与“在水一方”的“水”就融为了一体,各自的形象也都跃然纸上。

由此来看,只有以诗中之言解诗中之形时,诗中的语言才能变的鲜活起来,才能使人赏心悦目。倘若只以言中之意释诗人之语,那无论如何也审不出诗人所言之美。所以读诗一定要学会从形象上“解其言”,不能只从辞意上解;有了形象其意会自明,而只解辞意则很难构思形象。

二、读诗要读到“入其境”才能“感其情”

写诗讲究意境,意境是指诗中的情景交融。“诗言志”,志是主观感受,诗人有了感受,要通过一定形式抒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诗歌的情通常是要用“曲”的方式,即借助于客观的景与物来抒发的,这就是所谓的曲则有情、情景交融,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的意境。所以我们读诗,如果读不出意境,那就等于没有读懂诗人的情感。

小说也是写景和情的,但读小说只能站在外面读不能走进去,因为小说往往是通过虚构的情和景的画面来让我们明白社会现实中的道理的,如果我们一旦走进去把自己融于这虚构的社会之中,就会忘记自己是现实中的人而不能自拔。有人读小说会读到走火入魔正是这个道理。但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真情,要想体会到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就必须要能身临诗人所处之境,所以读诗一定要读到“入其境”。

蒹葭、白露、秋水、伊人,这是一幅秋日清晨茫茫苇荡的清冷水面图,是诗人所描绘的诗中之景,是我们读诗时用形象思维来完成的画面。但在这幅画面中我们体会不出诗人的情感,因为这只是静态的画面。

如果我们能走进画面去读,通过动态思维让画面鲜活起来,那么情形就不一样了。

古人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诗中的主人公要约会心中的“伊人”只能是抓住日出前这段时间。这时,只有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触到蒹葭上的白露,由“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的融化过程,感到时光的移动,才会感觉到诗人心情的变化,而切身体会到时间的紧迫所增添的诗人心中的急切。

同样,在水一方的“伊人”并没有动,但如能身临其境地从其所处方位的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的变动中,体察诗人波动的心情,才会真正感触到诗人的焦灼。

从诗中的主人公的“溯洄”、“溯游”的动态形象中,我们可感触诗人追求的执著;从“道阻”且长、且跻、且右中,我们感悟寻人的凄婉;从隔水相望中,我们又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

诗人的所有情感都是这样融合在看似平静的景中。所以读诗不能象读书一样只在书外读,而需要走进画面、走进诗境;使自己融进诗的意境,触摸诗人的心志,在诗的意境中体验情与景交融的和谐美。

三、读诗贵在“品其味”

古人称读诗为品诗,唐朝的司空图就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二十四诗品》,并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3]的主张。

品味,本指品尝食物的美味,在这里是讲对诗的主观的审美。

比如我们走进了《蒹葭》的画面,进入了诗的意境,融进了主人公的急切、焦灼、惆怅之情,但这些还未必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如果我们要欣赏到诗的美妙,则需要再从诗中走出来,对读过的一切再重新回味,在回味中才会获得无穷的美的感受,正如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反复的品味中获取主观上的愉悦,这就是审美。

品味首先要从诗的形象上感受,要让诗中的语言活起来,将诗中的语言转换成鲜明的形象,并使这些形象构成一幅活灵活现的生动画面。

品味要体验诗中的情感,要赋予诗以活的灵魂。诗中主人公的溯洄、溯游,只是单纯的动态形象描写,当把它放入到苍苍的苇荡、茫茫的寒水、凄凉的秋景之中,人与景的融合就将诗人的欲求不得、可望而不可及的急切融进了凄婉与惆怅的情思;诗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但诗人对“伊人”追求的挚爱已不言而明。

品味还要感悟诗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诗歌讲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在《蒹葭》一诗中,以苇荡、秋水的凄凉,来衬托诗人的凄婉惆怅;而诗人的失落,又反衬本已凄凉的秋景中的浓浓秋色,使我们在悲秋之时感悟人生对“爱”的追求与失落。

品味还要体味诗的音乐美。《蒹葭》是典型的四言民歌体,全诗三章八句,每章一韵、韵脚整齐,具有泛音效果的音乐美。三章复沓、层层递进,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惆怅;回环咏叹的韵律使诗人的凄苦情思在秋水中化为持久永恒的主题。

读诗要读到诗味盎然,则诗情画意尽现眼前;读诗能读到心爽神怡美不胜收,始知诗之美在于品味。所以读诗不但要能走进去,还要出得来;要用形象的语言去读,要用心的感悟来品。一首好的诗就是一首心灵的歌,需要以同样的心灵来感悟。

参考文献:

[1]毕树春,《新编大学语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109页。

[2]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140页。

[3] 肖弛,《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6页。

猜你喜欢
欣赏品味审美
品味桂峰
谈小学美术教学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品味四季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