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汉双关语在文学中的应用

2009-10-21 06:37侯秀英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双关语文学应用

侯秀英 王 丹

摘要: 双关这一特点鲜明的修辞格,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较为常见。双关语的灵活运用,可使语言新鲜活泼、含蓄委婉、幽默。然而,英语的双关语 (pun)与汉语的双关语并不一致。本文从定义、分类对英语中双关语(pun)与汉语的双关语进行比较,并列举了其在文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英汉语;双关语;文学;应用

一、双关语的分类

1.1 英语双关语

(1)谐音双关 (Homophone)

谐音双关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构成。它利用音的巧合,进行同音异义的偷换,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双重含义。例如:

An ambassador is an honest man who lies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 (大使是一个为了本国利益而住在国外的诚实的人。)例句中的第一情境是各国大使都住在国外, 第二情境是大使在国外有时无法实话实说。将这 双重情境贯串起来的是既有“居住”之意又有“说谎”之意的lie,它起着铰链的作用。而想强调大使为了本国的利益有时不能实话实说这一情况, 便是触机。说话者巧妙地运用了“lie” 的一词多义, 成功地表达了自己想说而不便说的那一层意思:大使因工作之故必须住在外国,为了本国的利益用说谎巧妙地与他国周旋, 以平衡外交关系。

(2)词义双关 (Homograph)

词义双关是利用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 ,导致一语双关。

A: Can you see a female? (你能会见一位女士吗?)

B: Of course, I can see a female as easily as a male. Do you suppose Im blind?

(当然可以,我看女士和男士是一样的容易。难道你认为我是个瞎子吗? )

第一句话中的 see 本意是“约见,会见”,而B把它歧解为“能看见(have the ability of seeing)”, 形成一种巧妙的借题发挥。

1.2汉语双关语

汉语修辞双关指只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 ,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使语言显得幽默、风趣。或者表面上说的是一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另一件事。汉语双关也分为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

此外,汉语还有独特的双关构成形式——双关式歇后语。这种歇后语后面的说明部分一语双关 ,既有照应比喻部分的意义,又有其他引申意义。即字面意思是对前半部分做解释说明,但其实际意思表达的却是与整个上下文中完全不同的语义。双关歇后语又分谐意和谐音两种。

(1)谐意双关

歇后语在后半句的解释中 ,利用谐音字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换言之,后半句从字面上看,解释的是表面的意思,但暗中却隐藏着这个歇后语的真正意思。例如:1)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高水平) ;2)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子(好大的胆子);3) 烂棉花——没法弹 (没法谈);4)水兵的汗衫——满是道道(道理很多 ,办法很多;

(2)谐音双关

三九的萝卜冻了心 (动了心) 。句中的“冻了心”,字面意义是指天冷使萝卜从心儿里冻了,与“动了心”同音 ,起到谐音双关的效果。

二、双关语在文学中的应用

双关的本质特点是表达者有意识地使同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包含双重或多重意义,表层义与深层义之间存在着次与主、假与真、显与隐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常积极地、有意识地运用双关语这一语言修辞形式,以达到语义歧义的目的。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的语言交际涉及“编码”和“译码”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位现象。说话人在“编码”时对意欲表达的思想所做的处理过程与听话人在“译码”时所做的处理过程恰好相反。前者是思想—义—音的过程,而后者却是音—义—思想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全然不同蕴涵了听话人有误解说话人语义的可能性。故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歧义在语义理解上是有消极作用的,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引起误解,在交际中造成障碍。

双关语常被运用在文学作品中,诗歌、小说、戏剧、神话和寓言等是多义曲折表达式的典型。作为多义曲折表达方式的文学,其生成规则制约着每一个运用此类语言传情达意的言语行为主体必须按此规则进行创造。在文学作品中,应用的歧义实际上就是一语双关,歧义主要是由一词多义和同形近音异义的词生的。如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歧义可以表达作者复杂的心态,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增加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学色彩。

英语中的双关修辞手段就是化歧义的消极运用为积极运用,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或者借此旁敲侧击,得到由此及彼的效果。例如:

(1)Ben Battle was a soldier bold

And used to wars alarm;

But a cannon ball shot off his legs,

So he laid down his arms.

(本·拜脱是一个勇敢的士兵, 习惯了战争的警报, 但是一颗炮弹打断了他的两条腿, 他只得放下武器。)诗中的 “arms”一语双关 : 有“手臂”与“武器”双重含义。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A Farewell to Arms》中的“arms”一语双关,第一层意思为“武器”,代表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层意思为“手臂”,代表拥抱与爱情。Arms一词点出了这部作品的双重主题。

(2) 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中,Mallard太太得知丈夫因车祸去世的消息时表面上一阵号哭 ,心里却暗自高兴 ,她早就盼望的一天来到了,不禁低声对自己说:“Free ! Body and soul free !”但当她暗自得意时 ,丈夫突然出现在门口。原来他大难不死,安然回家。而太太却由于这突如其来的刺激而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When the doctors came, they said 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 - of joy that kills.句中的“joy”语义双关:医生们以为她是由于丈夫生还后欣喜至极引发了心脏病 ;读者不难看到事情正好相反——她是乐极生悲 ,是由于庆幸丈夫去世而过分激动 ,结果又事与愿违 ,受到突然刺激而猝死的。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也成功地运用了双关语。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刘禹锡《竹枝词》)

诗句中的“晴”双关“情”。这个双关符合歇后语的模式:“东边日出西边雨”是“话题”,“道是无晴还有情”是“说明”。

(2)我失娇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和“柳”系双关语 ,把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的忠魂升天与杨柳的轻扬巧妙地联系起来 ,构成一种优美神奇的境界和动人的形象 ,赞扬了烈士的精神不死 ,永垂千古。

三、结束语

英、汉语的双关语均可分为词义双关和谐音双关。文学创作归根到底是人们的一种既为“载道”同时又为审美的创造性言语行为。双关是文学的创作规则和重要的文体特征。具有双关特性的文学之所以形成并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如果进一步追寻其中的深层动因 ,则与人们的文化审美心理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双关语文学应用
我们需要文学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双关语的随附性解释
也说双关语的解读机制*——兼谈最佳关联推定策略的细化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