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战略的城市文化定位选择
——以云阳县为例*

2009-10-22 03:10笪玲张述林
关键词:开县云阳云阳县

笪玲,张述林

(1.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学院,重庆 400047,2.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一、理论基础

(一)城市、城市文化及城市定位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构成城市形象组成部分的城市名称、城市标志和其他符号(市徽、市标、市树、市雕塑等)、城市布局与建筑物无不包含有城市文化的含量,城市文化可以说是城市形象的灵魂。

城市定位是通过对城市资源、城市文脉、城市历史等内容进行梳理,按照唯一性、差异化等原则对城市的核心性资源进行挖掘的一个过程。通过城市定位找到城市的灵魂,并把城市的核心和灵魂放大,通过城市定位来塑造城市的品牌,打造城市的文化资本,构筑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循环型城市社会的发展模式。当城市定位所传达出的差异性信息能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时,城市定位才能在城市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二)城市差异化理论

城市差异化发展是各种资源要素在社会区域分工中重新流动聚集的结果。城市差异,是指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而显现的各具特色的城市自然风貌、城市产业、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管理模式等。城市差异化发展,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依据历史与现实考量,着眼未来,充分发挥和运用城市某一独特方面,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提升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差异化发展实质是城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合理分工,不同质的要素向不同的城市流动,而同质要素则趋于聚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明显差异和比较优势,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的竞争力。这个时代呼唤着民族性城市形态的构建,呼唤着民族性城市形态的整体记忆的再现和重新思考。城市定位就是要寻找或重塑城市的个性文化、民族性地方文化,实现城市独特记忆的光辉再现。

二、云阳县城市文化建设背景及存在问题

(一)城市文化建设背景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的东部,长江三峡库区腹心部位。云阳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跨江而立,俯瞰三峡,东距三峡大坝246公里,西至万州42公里,至重庆主城区329公里,县城临江,自古为商旅必经之途。云阳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自古便有“凤山春色”、“龙川夜涛”、“山崖滴翠”等“云安八景”而名扬蜀东。云阳是著名的“移民大县”,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云阳历史悠久,设县已有2300年左右,古代先民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列入《全国文物分布图》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等文物1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名列长江三峡库区各县之首。云阳县的物质文化硬件主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桓候庙(张飞庙),十一处地面搬迁文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磐石城,滨江公园,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万里长江第一梯——登云梯,歧耀山森林草场,南三峡自然风景区,高阳平湖、四十八槽森林公园等。云阳处于巴文化与楚文化相互融合地带,形成多元的文化空间环境。

(二)城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1.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有效整合,未形成集聚效应

虽然云阳县内文化资源丰度高,而且已进行了初步的文化开发,形成了融观光游览、生态探险、温泉旅游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但是精品旅游资源少,市场影响力淡化,很多旅游资源之间都是独立存在发展,没有在空间、旅游线路等方面形成品牌,产生集聚效应,在旅游市场中难以形成竞争力。

2.同质化严重,主题与特色不明显

周边低层次开发项目众多,新城周围如万州、开县存在着重复和类似的文化开发问题。目前重庆绝大多数县市都在开发巴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等,相对于其他县市的文化建设来讲,云阳县的文化并没有明显的特色。

表1 云阳县现有形象概览表

3.文化资源开发强度不够

云阳虽然是重庆文化重地,但并没将优质的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成文化产品,目前仅张飞庙在国内稍有名气,而其他文化资源如李家坝、彭氏宗祠、烈士纪念碑等文化资源并没有进行较好的开发和挖掘。例如,张飞庙等有关文化载体内容不够丰富,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张飞庙、龙脊生态文化长廊等景点都拥有深广的文化内涵,但目前这些文化载体能够进行参观的项目单一,内容也较为乏味。还有部分历史遗迹如双井寨并没有有效开发导致荒废,双井寨本是云阳知名的历史遗迹,却由于交通等因素导致其变成一座坟场,这是一个十分可惜的现象。

4.云阳城市形象要素缺失

城区道路两旁的树木树龄太小,遮阴面积小,无法良好的体现出云阳“生态之城”的特点。城市的中心广场规模较小,且内容不够丰富。从一个城市的中心广场能够大致的看到该城市的整体风貌,如果城市的中心广场太小则让人觉得城市的气度小。

5.现有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既缺乏文化资源开发的整合,也缺乏文化资源与周边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均呈孤立分散开发状态。

目前,随着全国及重庆市各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山峡库区建设的背景下,使云阳文化发展处于一个有可能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云阳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城区的全面提升建设和各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正面临着一次重大战略抉择,如何创造持续的辉煌成为云阳文化建设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三、云阳与周边区县的比较差异

东与奉节县相连,西与万州区相接,南与湖北省利川市相邻,北与开县、巫溪县为界。在比较对象的选择上,我们主要依托三峡和重庆大背景,以区县为单位,考察他们之间的比较差异。

(一)各区县社会经济文化比较

1.人口状况比较

表2 2007渝东北各区县人口状况统计表

云阳在渝东北各区县中是人口基数第三大县市,仅仅次于万州和开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峡移民工程的结果。但是在三县中,云阳的非农人口及城镇人口所占比例最小,城镇化率在渝东北地区相对较低。农业比重大,城镇化率地是云阳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生产及交通发展状况比较

表3 2007渝东北各区县生产总值

云阳的地区生产总值与周边区县相比,属于发展中游水平,但是由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则仅仅高于巫溪县,为渝东南倒数第二。三次产业中,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以文化服务等为代表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所以,产业结构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表4 2007年渝东北各区县公路交通情况

云阳公路密集度相对较高,等级公路的里程数在渝东北各区县中也属于较发达区县,在加上其依托长江传统的水运,使云阳成为交通相对发达的区县。但是,至今尚无高速公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县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

3.社会福利文化比较

表5 2007年渝东北各区县社会福利情况

上表揭示的是云阳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与周边区县的差异。其社会福利收养单位,远远低于同是移民区县的万州区和开县;全县便民网点的数量极低,远不及周边区县的发展水平,这与其移民大县、人口大县的地位极不相符。因此,云阳在民生措施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有效提高全县居民适居指数。

表6 2007年渝东北各区县教育文化建设情况

云阳历来是文化大县,文化教育传统良好,全县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云阳籍地师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近100人,科学家、学者、教授、作家、艺术家等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500人。上表也基本反应了这一历史状况,在学校数量、广播媒体覆盖率上与周边区县相比,都相对较高,这是其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藏书数量相对过低,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极不相符。所以,在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文化特征差异比较

1.三峡地区主要的文化区域

云阳地处三峡腹地,通过三峡文化板块的探析,能有效寻找到云阳的区域文化差异。

整个三峡地区的区县,依据文化特点主要分为三峡大坝文化区、三峡峡谷文化区、历史文化区和重庆都市文化区。而历史文化区有根据文化内涵的差异,可细分为万云开文化组群、忠石文化组群和丰涪文化组群。云阳在地区文化上以三国文化、移民文化、巴文化等文化形式为主,与其他文化板块的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竞争较小,而在文化板块上与万州、开县具有文化的相似性和地域的延传性。所以,找准云阳与万州、开县的文化相似性中的差异,成为发掘云阳文化发展核心本质的决定因素。

表7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区域

2.云阳与万州、开县文化差异比较

表8 云阳、万州及开县三区县文化比较表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由于三区县在地理区域上相接,所以,区域地缘上相近,自然文化资源上各区县均无明显的比较优势。

但是,开县相对而言,文化更加厚重,多元性较强,再加上雪宝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使得开县在旅游发展上具有极大优势;万州除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外,还具有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新都市文化,云阳不具有以上优势,在资源条件弱势的情况下,找准自身特色文化,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就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必然之路。

(三)差异比较结论

首先,云阳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有待提高。云阳县农业人口基数大,城镇化率低。云阳的人口基数位居渝东南第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库区移民的结果。同时,全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城镇化率低,仅为26.9%,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全县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均产值过低。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在云阳表现得十分典型。随着人口基数的扩大,农业偏重的产业结构体系,严重影响全县的经济收益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突破就成为云阳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其次,交通网络密集,有利于文化建设的发展。云阳县内公路里程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相对较高,说明区域内交通网络密集,区内交通便利。但是,高速公路缺失,表明云阳对外交通联系通道不畅达,不利于区外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云阳重视教育文化的传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云阳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是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在各区县中相对领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县良好的教育文化传统。云阳的同源文化竞争对手相对较少。相邻的奉节、利川、巫溪在地域文化上与云阳差异较大,仅有开县和万州文化相似性大。这在地缘文化差异极小的三峡地区而言,在文化竞争上而言相对是一种优势。

第四,具有独特文化优势,利于走差异化战略。云阳经济不如万州发达,文化不如开县多元,但是有一定的独特文化,这些文化将是云阳文化立县的根本所在。

四、云阳城市文化定位

(一)城市文化定位的选择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冶·A·米勒博士认为:“人脑能够同时处理的不同概念的信息单元小于或等于七个。”这充分表明了消费者的记忆存储空间是有限的,企业或城市在针对目标消费者定位时,如果缺乏新的令人兴奋的点,就很难走进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很容易遭到消费者的心理排斥。通过以上差异对比分析,云阳虽然文化多元,但并非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竞争优势,优势文化的选择,成为城市文化定位的首要因素。

1.张飞文化

首先,三国文化牌过于空泛。云阳一直主打三国文化牌,但是三国文化云阳难以独立支撑。三峡地区与三国有关的文化遗址十分众多,提到三国文化,往往白帝城、奉节、赤壁等地区的三国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所以,云阳不应该再打三国牌,而应将这张牌缩小变成“张飞牌”。这并不意味着品牌的缩小,因为“三国文化”比较空泛,并且需要群体支撑。而“张飞”这一历史人物,在全国具有家喻户晓的效应,这一人物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垄断性的文化品牌;同时,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云阳典型、厚重的“张飞”文化,完全能够使其成为云阳独立的“城市名片”。

其次,“张飞”文化是云阳最著名、也是文化价值最高的文化。张飞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城外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此庙已有1700多年历史,号称“巴蜀第一胜境”。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望云轩、大殿、助风阁、杜鹃亭、得月亭等。庙内碑刻甚多,其中有岳飞草书《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黄庭坚书《幽兰赋》,苏轼墨迹《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弥足珍贵。2002年10月开始,为了给三峡蓄水让路,云阳县张飞庙整体迁移到上游32公里处。搬迁完工后云阳政府种植了大量名树,彰显张飞庙的大气磅礴、环境幽静深远。另外,张飞庙庙会、张飞鱼等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张飞庙庙会历史久远,每逢农历8月28日张飞生日这天,张飞庙都会举办庙会,以纪念张飞这位忠义之士;后世流传的张飞“身在阙中,头在云阳”的著名典故。据说张飞为报答云阳人的情,便留在当地为往来商旅导游助航,并在三峡带繁衍了大批后代,这就是“张飞鱼”。

2.移民文化

三峡移民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事件。虽然,万州、开县都具有移民的文化载体,但是云阳的移民文化典型程度和社会影响力都高于其他两个区县。

首先,云阳县是库区移民第一大县。在移民精神的感召下,云阳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外迁3.9万人,涉及5个省市、21个县市、289个乡镇、1649个村、2848个组。

其次,具有“百万移民看云阳”的殊荣。“舍小家,顾大家,奉献三峡为国家”这是近16万云阳移民在大动迁中发自内心喊出的同一个声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在云阳人民心中形成了共识。“互帮互爱、顾全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协作精神得以在人们心中生根。不计得失、敢于从头再来的艰苦创业精神不断在人们心中升华。云阳在不断丰富和诠释“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勇争第一的创新精神”的实践中,成功搬迁移民16万人,中国移民新城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连续5年荣获库区移民工作一等奖,赢得了“百万移民看云阳”的赞誉。

其三,移民精神已经成为“云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精神已成为团结和激励128万云阳儿女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了云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些精神,激励云阳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承担着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最后,与周边区县相比,云阳具有竞争“移民之都”称号的优势。与同是移民大区县的万州、开县相比,万州作为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而开县相对而言,文化更多元厚重。因此,移民文化只能是以上两个区县的重要文化构成,而不可能是其城市的主体文化。所以,云阳抢注这一品牌,具有难得的历史机遇。

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为其做出巨大牺牲的移民将成为与三峡大坝一样宏大的工程,永载千秋。而三峡地区目前尚无体系完整的该文化的载体,这对于云阳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二)城市文化主题形象——移民智慧之都,恒侯聚首圣地

依据对周边各区县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比较,依托云阳的优势文化,将其城市文化的主题定位为:移民智慧之都,恒侯聚首圣地。

移民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移民之地的意思,而是一个具有全方位展示移民文化、品味移民精神、回味移民历程的文化之都;智慧,暗指云阳良好的文化教育传统,暗指全县倡导人文精神、发扬智慧品质的传统;恒侯,指张飞;聚首地,借张飞“身在阆中,头在云阳”的著名典故,倡召云阳成为游移民聚首、资金聚首、人才聚首、游客聚首、商家聚首、企业聚首的文化之地。

[参考文献]

[1] 岸根卓郎.环境论[M].何鉴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2.

[2] 李庆飞,房琳,赵艳.论城市差异化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6(1):15-19.

[3] 樊传果.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06(5):58-59.

[4] 刘立钧,李源,赵洪宇.城市形象建设推进与传播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5(6):1-3.

[5] 刘小静.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结构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3-96.

[6] 曹随.论城市形象细分[J].城市问题,2003(1):l3-15.

[7]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 陈宇飞.我国城市社会的文化发展解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0):91-95.

猜你喜欢
开县云阳云阳县
我是国宝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四(1)小鹰中队
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 众志成城 夺取全胜万众一心抗疫情 中医药优势显奇效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药学会抗疫纪实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妙趣横生的识字教学——观云阳县第八届小学语文赛课活动有感
白虎加人参汤临床应用举隅
万山之王——云阳山
以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