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2009-10-22 09:12雷敬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基本功文章语文

雷敬谋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语文教师是这门学科的“领路人”,语文老师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到所“领”的学生。语文教师一贯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可是别忘了,提出这一要求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又如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呢?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反思、探索、总结,本人认为,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功,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一是“听”功。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朗读或表述的时间阅读教参教案,学生讲完后,教师一律称赞“读得好”、“答得好”。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忽略了“听”的功能。学生朗读时,教师要注意辨别吐字是否清楚,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语速是否合适。学生复述时,教师要注意判断其表达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顺序是否相符。学生提问、答问时,教师要注意听出提问是否简明,答问是否扼要,是否答到要点,是否答得全面。学生讨论争辩时,教师要综合意见,抓住矛盾焦点,辨明是非,予以评价。“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善于倾听,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二是“说”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做到清晰、准确、简练、生动。过不了语言艺术这一关,教师即使满腹经纶也难教好语文。教学语言的修养要从学习普通话开始,逐步做到语调自然,音量适中,讲究抑扬顿挫,避免出现内容上的语病。在清晰、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简练和生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汉语拼音、病句修改就是中学语文的常见考点,教师能不能说准音、能不能说得简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

三是“读”功。语文教师要善于读和善于指导学生读。在此,我主要说说朗读的基本功。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能流传几千年,必然有其顽强的生命力。要使学生会读,教师必须先能读。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寿敬吾老先生的“读”给鲁迅留下的印象真是太深刻了!

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通过会声会色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魅力,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这样,文章的风采、层次脉络、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前段时间上《岳阳楼记》时,当我诵读完课文时,学生不约而同地送上热烈的掌声。随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大增,朗读、分析、背诵几乎一气呵成,教学效果自然不逊。

四是“写”功。包括写字和写文章。语文教师写字要讲究工整、规范,不能出错。课堂板书要精心设计,认真书写。我们大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俊秀、流畅的字迹能给人美的感受,同样,规范的板书会给学生以极好的熏陶和影响。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写字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常说“字乃文章衣冠”、“字如其人”,字写得好不好,不是“小事一桩”。

语文教师更要常写文章,写写教学论文、教学感想,写写一些随笔、杂感、散文、诗歌等,从中去体会写作的酸甜苦辣,从心灵深处去感悟生活,阐释人生。最值得提倡的是教师要常写下水作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感受一下学生命题立意、选材谋篇的难处。只有这样,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或评改学生作文时,才会产生一些新的灵感,从而运用一些新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新的角度和新的理念。当然,要达到这一境界,我们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不断扩大知识储备,善于积累名篇佳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除了上述四项基本功外,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吃透教材、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涉猎各方面知识等业务能力。但愿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练好基本功,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展示基本功的平台,让语文成为学生最受益的学科,让语文教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基本功文章语文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