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能不慎

2009-10-23 09:15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题干试题试卷

思 乎

2009年高考分省试题甫一面世,便引起各方热议,其中不乏对命题专业性的指摘。下面这篇文章对上海卷试题诸多方面予以批评,作者阅读之细腻,眼光之独到,用语之犀利。心意之恳切,令人颇为感慨。

“天子跬步,皆关民命”——高考命题无小事,吐纳之间,牵动万千神经。本文中的一些举证与评议,尽管只是作者一家之言,尽管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作为命题者来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倒是我们每一位关注高考、热爱高考者的心愿。

“言不能不慎”,这是古训。若以此标准来衡量今日高考语文(上海卷)试题,不能不令人生出一番感慨来。不能设想高考语文试题一旦出现种种偏差失误,将会给社会、给人才的选拔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2008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出现诸多的低级错误,已经为圈内外人士批评与质疑。本来善良的人们期待2009年的高考卷能力求严谨科学,避免重蹈覆辙,但依然大失所望,在整份试卷中竟然再次出现题干表述严重疏漏、多处产生歧义、发问要求含混不清、考点多次重复、试题答案与发问不一致(答非所问)、主观题答案不正确、选择题选项2项皆可、作文题难度失控、不切合考生实际等问题,从而引起非议。尤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今年试卷的所有选文在价值取向、感情基调与教育导向方面不积极、不阳光。为了说明方便,列举如下:

1选文的导向性问题

现代文阅读选文(一)“专家与通人”,就其内容而言并无不可。但问题在于该文选自1940年《大公报》,而且试卷上还特意注明出处,唯恐人们不知。据查,《大公报》当时为国民党右翼主办。关于“专家与通人”话题的阐述,远的且不说,仅1988年改革开放之后发表的文章、谈话比比皆是。不知命题组为何偏偏钟爱此文?

现代文阅读选文(二)“春声和春深”原为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对南方春天情景的描绘,笔调细腻,感受独到。如用作学生课外阅读文本尚说得过去,但选作考试材料,一是内容过“虚”,只是文人感春咏春而已,对刚满18岁的考生,由于阅历不够,感受不到作者的万分之一,更何况考生群体还有相当数量来自农村与教学薄弱地区,如何体现考试的公正?二是远离社会现实,远离考生生活与思想实际,考试价值与测量目标意义何在?

古诗词赏析选用了白居易的《早兴》,表现文人闲情逸致:文言文阅读文章(一)叙述明代大画家沈周远离官场隐逸的内容;文言文阅读文章(二)以“桂”为说明对象,也无思想感情可言。

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除了凸现其选拔功能外,还承载着对学生思想教育以及对日常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因此,一份国家级考试的语文试卷,其文章的选择,首先应当注重它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旋律,贴近当前社会现实,富有时代感。今年语文卷在这些重要问题上有明显的失误。

2多处产生歧义,发问要求含混不清

第20题,“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上海乃至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从来是把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表述成“把下列句子释成现代汉语”,且不说对“解释”的理解,就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行规”而言也是用“译成现代汉语”一以贯之,何来“解释”一说?若此说合理,那么,将外文翻译成中文岂非都要改成“解释成中文”?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翻译局是否也应改成“中共中央马列主义解释局”?思想的混乱,功底的缺失由此可见一斑。若仅是个人的癖好也罢了,但这是国家级考试怎能由个人的性子胡来呢?在2008年高考试卷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今年依然如故,那么,国家级考试的严肃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何在?

第25题,“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按题目表述,究竟是“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的时候运用了说明方法”还是“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规范的表达应是:“画浪线部分在介绍桂叶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作文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照此可理解为(1)诗歌是不能写的;(2)诗歌是可以写的,但不受字数的限制。请问,这样的题干谁看得明白?也许有人会说考生也没有提出疑义,这是因为这两年来高考语文卷中频频出现的低级错误,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3设题不当

一是考点多次重复。第3题题干后有“(不超过20字)”的要求,第6题题干后同样有“(不超过45字)”的要求,第26题题干后也有“(不超过12字)”的要求,从本质上说,这三题字数限定的答题要求,都是考查考生概括的能力,而第5题和第26题又是直接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那么,在阅读部分(共27题)10道简答题中,有将近一半的试题都考查了概括能力,考点居然如此密集、重复与单调,是历年所罕见的。

二是题目偏易,缺乏区分度。第16题:“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这样发问丧失了测量的价值,第一,题干中已明确提示“从细微处”;第二,又在作品中画了线。再差的考生多少也能扯上一些且大体不错。试问,如此试题还有什么区分功能可言?

4试题答案与发问不一致,答案不正确

首先,试卷答案的标题表述错误:“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何谓“评分参考”?选择题的得分是否也是参考?如是,整份试卷的赋分就成了没有标准,只是“参考”而已,可以不执行。

第1题的答案“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后有“(程度1分,关注点1分)”的评分细则,从提供的答案看,既没有“程度”也没有“关注点”。所以细则与答案不符。

第3题答案中的“大学轻基本课程”不是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而是“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的结果,所以这部分答案不正确。

第7题答案是“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第①②段画线部分都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其中“趴”与“龇”是把北方冰雪迟迟难以融化的特征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并不是答案中所说的“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更谈不上冰雪“消融的过程”。

第11题的答案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少年生活的怀恋,也暗含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前半句是符合作者感情的,但后半句是无稽之谈,任意拔高了题旨。此文充其量是文人感春咏春之作,何来“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

第12题要求考生把本文与课文《故都的秋》作比较,《故都的秋》不是背诵课文,卷中又无引、文,如何比较?与《考试说明》中的哪一测量目标相符?另外,此题答案中有一得分点为“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此点与第11题答案的前半部分(见上)相同,同一答案回答了2道试题,是否有违测量原则?

第16题答案非试题所问。题干要求对画线句赏析的角度是“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而答案却是“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生活情趣”应是一种格调,一种趣味,与“抒发……感情”不是同一概念,风马牛不相及。

第25题答案中有“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错。原文“背有直脉三道”之后还有“如古圭制然”,从上下文看,应是介绍桂叶的特征,而不是用数字介绍叶脉数量。

第27题答案中“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请问,语文教学中哪有“近似对称句式”一说?此外,答案中“……运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必须指出_的是,“必”表肯定,“多”表范围;“二者”应是“两者”;“文学性”是指表达的形象性,画线句并无形象可言,何来“文学性”?

高考试题和答案竟然有这许多可“商榷之处”,令人吃惊。连续两年暴露出常识性的失误,除了说明命题组人员言之不慎外。与其工作责任心的缺失有直接的联系。语文考试本身就含有考语言文字规范的内容,如今试卷上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对语文考试的一种讽刺与亵渎。

猜你喜欢
题干试题试卷
数字算式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