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陶情 滋兰树蕙

2009-10-23 09:15彭莉琼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专题学习屈原习作

吴 泓 李 擎 彭莉琼 徐 彦

吴泓:对“经典一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们已走过了七个年头。七年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单从统计数字上看,我们完成了23个专题的学习,教师反思和学生习作完成600多万字。今天,我们围绕李擎老师做的“屈原专题”来谈谈“一个专题”是怎么做的。对今天的中学生而言。由于年代久远、语言隔阂,知道屈原的很多,读过作品的却很少,李老师谈谈你对学生是怎样降低入门难度、激发学习兴趣的?

李擎:这首先涉及“为什么读”的问题。记得吴老师在网上发布专题学习规划时,有老师就问:“是老师给学生开书单让学生读,还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愿读?”老师选择的无疑是经典,是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食粮;学生选择的则更多的是时尚娱乐读物。而阅读的选择权在学生。强按牛头喝水无用,只会导致学生厌读。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经典跟着老师做专题呢?做屈原专题,我的第一步是师生共商,用一课时。我和学生一同上网查阅,了解本专题学习的内容、价值、意义。通过查阅,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读”,“读”了有什么用,还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等等。第二步是教师引导,用一课时。如引入今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述,让学生感受那些精选语段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的独特、思维的缜密、哲理的精妙、人生的浩叹、人性的美好。然后明确屈原专题学习的目的:1、感受其崇高的人格,如以民为本、社稷至上,忠于祖国、九死未悔,独立思考、志洁行廉;2、领悟借用神话材料,运用奇丽想象,表达强烈情感的恢宏瑰丽的写作手法;3、学习大量铺陈、警策语言的运用。

彭莉琼:爱美是人的天性。当我们和学生一起轻声诵读这些精美的文字,确实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进入专题学习的具体步骤又有哪些呢?

李擎:这涉及“读什么”的问题。我们的“家园专题学习网站”把专题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即概述浏览、文本细读、文粹精读和习作展评。

第一阶段概述浏览,用两课时。既可以给学生印发纸制品的学习材料,如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楚辞及其特点、屈原生平、屈原作品艺术特色等;也可以去浏览家园网站上“概述浏览”栏的“屈原”条目,上面有屈原年谱、屈原生平与作品、屈原与楚辞、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资料。材料取舍的标准是可接受的、概述性的。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屈原,其形式既可以是课前浏览,课上交流;也可以是网上浏览,网上交流。

第二阶段文本细读。这是“读什么”的核心步骤。首先是屈原代表作《离骚》全诗的学习与感悟,用五课时。《离骚》全诗很长,很多语汇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以点带面法,用三课时详细讲解课文节选部分,进而要求学生利用三天的课余时间自读《离骚》全诗,将自己觉得有文采有价值的片段或句子摘抄下来,然后用一课时进行课堂交流,谈读后感受,再现诗意。在第五课时里,我要求学生自主归纳《离骚》的美学特点,之后网上阅读褚斌杰教授的《(离骚)的美学内涵与艺术世界》等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是选读屈原其他作品,再用五课时。主要学习人教版《读本》第三册的《国殇》《涉江》、课本单元背诵材料中的《湘夫人》,印发《湘君》《山鬼》《天问》(附译文)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只有让学生多读多品多问多议,才可能全面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屈原的人格魅力。

徐彦:确实如此。对作品的细读是核心,是重点。我在做苏轼专题学习时也安排了十个课时,细读的作品有《和子由渑池怀旧》《江城子·记梦》《放鹤亭记》《江城子·别徐州》《狱中寄子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山村五绝》《后赤壁赋》。让学生细读并背诵这些作品,全面了解苏轼的人生历程。学生以苏轼为话题的习作,内容翔实新颖,思想丰富深邃。

彭莉琼:专题学习的内容如此庞大,很多老师会问:你的课时怎么管理?课型怎么定位?

李擎:我们每周六节语文课,有两节课在传统教室里上,以教师传授或师生讨论为主;有四节课在电子阅览室里上,以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为主。每周两节早读,以学生诵读作品或看专题学习材料为主。至于课外,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完全可以沉浸在一种自主自愿、自由愉悦、充满着思维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之中。一周课时分配如此,课型的定位就很重要。在电子阅览室的基本课型是:背景知识铺垫课、收集资源点评课、具体作品探究课、学生习作评价课。在传统教室里的基本课型是:文本诵读课、问题研讨课、主题辩论课、写作领悟课。

吴泓:“专题研究”就是这样,它并不拘泥于现行教科书规定的教学流程。“专题”为的是集中,“研究”为的是深入。当一个学生对某个“专题”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步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后,就会凝结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即精神、思想层面的东西;就会去陈言而留真意,除粗秽而存精气,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李擎:经过上面十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屈原及作品有了较多的理解与认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与思考,那么进入第三阶段文粹精读,即涉及定向定题的阅读、思考与写作。首先,用两节课请学生提出问题、阐述见解、思考并确定自己研究或写作的方向。其次。围绕方向进一步阅读,如动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检索,学会在速读或浏览中筛选与研究方向相关相同的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既定目标、修正个人认识等。在占有大量资料之后,学生精读老师提供的支撑与辅助性的材料,然后加以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感受,最后拟题。写作,成文。一般用四课时。

彭莉琼:这一阶段,继续学习的“支撑与辅助”很重要。吴老师做《诗经》专题时就上传了很多当代作家、学者品评《诗经》的精美随笔到家园网站的“文粹精读”栏,如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李书磊的《河边的爱情》、洪烛的《(诗经>里的那条河》等。

李擎:我也采用了家园网站上“文粹精读”栏“屈原”条目里的精美篇章,如鲍鹏山的《无路可走》《面向风雨的歌者》、王开岭的《有关屈原》、孙侃的《夜读屈原》、张曼菱的《隆起的民族脊梁》等。这些篇章,或构思奇特、思想深邃,或归纳概括、层递探究,或贯通古今、感受独到,是学生学习古典作品“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重要参照和示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晓其理、会其意、融其情,更能把学到的方法和窍门运用到自己读写的实际当中。学生的习作完成之后就进入第四阶段。即习作完善、展示与评价,用两课时。

徐彦:我的体会是教师阅读学生的研究性成果时,与学生共商成果的优劣、长短,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有个性、有见解的习作,即便结构欠完整,阐述欠周密,都予以褒奖和鼓励并使之完善;对思想欠成熟,见解尚偏颇的习

作,只要有闪光点,应予以表扬和激励并让之重写;我们反对抄袭,但对于借鉴重组(重新组合就是创造)得好、能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的,也予以肯定和保护。

李擎:是的,修改或重写是学生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包括思想、思路、文体、样式、遣词、造句等)的过程。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尽可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学生的习作编辑成册或上传网站,为的是便于相互交流、沟通、借鉴和评价,以产生辐射效应和体验成功的愉悦。网络是美的,网络之美在于其内在的简约和外在的开放。它内容广,速度快,方法多,交互便捷,符合人的思维方式和规律,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灵活、多样,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成为可能。一次专题学习下来,学生大容量阅读,大容量思考。直到最后的大容量写作,没有网络这一工具的帮助,就不可能有这么迅即、快捷、高效的效果。

吴泓:这里我想问的是,一次屈原专题学下来,学生得到了什么?要完成这样一次学习,对教师本人的素养会有哪些要求?与传统的用教科书学习相比,这样的专题学习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

李擎:在专题的选择中,屈原专题是比较有难度的,教师要把准方向,对要实现的目标、学习探究的重点有清醒的认识。要着眼于作者人格和作品思想的整体感悟,避免在生涩的作品文字上纠缠。花上二十多节课,让学生经历一次再发现的过程,我想无论在思想精神的浸润层面,还是语言文化的传承层面,收获都是巨大的。与这样一个伟大的悲剧灵魂对话,这种经历,对学生而言,无论如何都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至于对教师的素养要求,我以为可从两个方面来说:1,文化视野要开阔。做一个专题之前,要“闻道在先”,广泛阅读,沙里淘金,你所选定的阅读材料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语言运用上都应该是精华。2,过程管理要科学。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背景一阅读文本一感受领悟一问题质疑一资料拓展一提供借鉴一成果展示。其过程设计要符合学生认识、理解、思考的规律。如果遇到障碍,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如调整课时结构(一个专题做下来四周时间二十四课时)、改变学习方法等。至于说到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我想这种大容量的专题学习,对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其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丰厚其精神和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这些年来,我们进入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在重点大学,和同龄人比较,才知道当初老师带着我们学经典专题的意义;在一般院校,和同龄人比较,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远远超出没有进行过专题学习的那些同学。言谈中充满自豪和感激,因为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

吴泓:今天的交流很好。经过七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体会到,与传统语文学习相比较,做“经典一专题”研究性学习,确实难度很大,但值得坚持做下去。这是因为,语文即语言,语言即思想;学生语文学习或者说学生个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就言而得意”到“据意而择言”的过程。换言之,阅读经典、研究专题,即是把阅读、思考和表达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的境界。凡事想明白,才能做得明白;想清楚,才能做得轻松。我们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行阅读、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新天地!

猜你喜欢
专题学习屈原习作
屈原之死
关于西藏高校党校创建专题学习网站的几点看法
运用多元智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
屈原送米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体会
习作展示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