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音乐中的创造美

2009-10-23 05:27田丽萍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

田丽萍

摘 要:音乐创造教学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创造性音乐学习的教学活动。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之中,则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关键词:音乐课堂 创造性教学 创编歌词 创编节奏和旋律 创编表演

把创造视为一个新的音乐学习领域,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因此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所以音乐课必须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基于此,音乐课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笔者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从而促进思维、智力的发展。

一、创编歌词

创作欲望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必然结果。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空间,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我利用学生爱编儿歌顺口溜等特点让他们为歌曲创编歌词。如歌曲《小青蛙找家》,原歌词为:“几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有的学生在编歌词时把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同学的名字编了进去。真可谓是“百花齐放”,一段段奇奇怪怪、令人捧腹大笑的歌词涌现出来。在《我有一只小羊羔》创编活动时,我让学生上台演唱自己编的歌曲。一个学生这样唱道:“我有一个好妈妈,好妈妈,好妈妈,勤劳善良又美丽,又美丽。不论我要到哪里,到哪里,到哪里,妈妈总在我心里,我心里。”在说说笑笑唱唱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学生无拘无束,创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拾。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等积极向上的歌词也应运而生。这样,学生们不但活跃了思维,训练了大脑,同时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

二、创编节奏和旋律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节奏和旋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例如采取用歌词读节奏、听旋律拍节奏、听音乐找节奏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敏的节奏感。在讲授歌曲《洗手绢》“嘿罗、嘿罗、嘿罗、嘿”一句时,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创造一个能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扫地的声音长,用二分音符来代替;擦地的声音短,用两个四分音符来代替。再让学生分别分组进行练习,然后将两组节奏合在一起。先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再让学生按一定节拍的规律朗诵整首歌词,再将节奏卡展示在黑板上,从而也就完成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到新鲜、有趣,而且学得透、记得牢。

在中高年级,我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主,培养学生旋律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尝试着写旋律、创作简单儿歌。然后让学生自己唱唱创作的作品,比一比、评一评谁的最好听?为什么好听?对创作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样的创作训练环节,学生们投入的热情高、创作兴趣浓,既增强了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也增强了其创新能力。学生在非常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着节奏的规律。通过展现欣赏,得到了自我表现、自我欣赏的机会,满足了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认同的愿望。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出老师这样的设计是很成功的,是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的。

三、创编表演

教律动时以往总是“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我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这既有利于其自信心的树立,也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有一次,我让学生们给歌曲《小白船》编排舞蹈动作,全班几十个人编了几十个小舞蹈,尽管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动作也欠优美,但我还是表扬和鼓励了大家,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心血、他们自己的“作品”。

在学习唱游课《在农场里》时,我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分别给他们布置了任务。这样每个同学都自选了角色,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中,在相互配合中出色完成了表演。在同学们的大胆想象和创作中一个很小的音乐素材被极大的拓展了,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甚至结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通过下面的流程可以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生生间的合作能力。

1.舞蹈好的同学表演小鸡、小鸭、小狗等动物;2.唱歌好的同学做表演唱;3.节奏感好的同学选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4.比较淘气的男孩可以表演调皮的小动物;5.不太爱表演的同学可以围成一个草地让小鸟和同学们在草地上玩,也可边唱歌边做摆动。

音乐是“大脑的体操”,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发明与创造能力。通过唱游表演,让不同类型的孩子都得到最佳发挥,既注重了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又培养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唱游表演”可以说是几乎综合了新课标中所有创造要求的内容,这种形式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音乐创作经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创编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和旋律、创编表演)去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编写.《课程与教学论》.河北人民出版社.

2.金亚文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音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应
实践创新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