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出版经营 加强出版管理 引导出版科学发展

2009-10-24 05:49
科技与出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总署出版单位指标体系

从中介组织第一次参加有关经营性出版单位评估的会议算起,到评估结果正式宣布,历时13 个月的我国第一次经营性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工作已经圆满完成。各出版社对本次等级评估 工作的关注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评选和评审,对评估中的很多情况想了解,对评估的很多 问题想弄清楚。下面就有关情况和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期望能对出版社了解评估工作、弄 清关心的问题有所帮助。

《科技与出版》问:科技委作为中介组织,在本次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 中,负责组织对科技类出版社、美术类出版社和古籍类出版社进行等级评估,评估工作已经 结束,评估结果已经揭晓,作为科技评估大组的组长,请您谈谈您对本次等级评估工作的看 法。

于国华答:我对等级评估的认识,是随着评估进程不断加深的。多年来,科 技委一直思考如 何引导科技出版社的发展问题。为此,我们的老主任周谊曾几次向总署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 建议,制定评估办法,对出版社进行评估。但是,在2008年总署决定对经营性出版单位开展 评估,特别是委托科技委作为中介组织参与评估工作后,我思想准备不足。由于对评估详细 内容不甚了解,对评估要求不太清楚,我曾担心此次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会不会像其他行业开 展的评估那样,遭到社会舆论的非议。随着对评估文件精神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参加评估工 作后,我对这项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本次等级评估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地反 映出版社的特点,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能够比较好地做到公正公平,评估结果基本能反映各 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和发展状况。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评估。通过本次等级评估, 对今后规范出版经营、加强出版管理、引导出版科学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总署对外宣布我 国已经建立了出版社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实事求是的。

问:您如何看待本次等级评估的结果?

答:我认为判断评估是否成功,判断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有三条标准: 第一是政府认定 ,第二是行业认可,第三是社会认同。此次等级评估结果揭晓后,各方面的反映是好的,也 就是说,基本反映了出版社在评估期的状况,符合上述三条标准,评估基本是成功的,评估 结果基本是客观公正的。

问:通过等级评估,您怎样看待总署评估办的工作?

答:我认为总署评估办在组织领导本次评估工作中,工作认真负责,虚心听 取意见与建议, 能从实际出发。在评估进行前,总署评估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出版社申报的材料,特别是反 映资产运营能力的财务数据,进行认真核实,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在评估结果产生后,又 组织专业人员对一些出版社的材料进行认真查实,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评估中,对 中介组织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科技委多次提出的“对评估结果使用要慎之又 慎”的建议,能认真听取,及时研究,从实际出发,凡是能采纳的,都予以采纳,积极改进 评估工作。比如,编校质量没有数据,本次就不作为指标进行评估;又比如,对评估结果的 发布方式,由原定的四个等级全部向社会公布,中间改为一级向社会公示、二三四级向行业 公布,最后改为一级向社会公示、二三级只通报到主办主管部门和出版社,而四级则直接与 主办主管部门和出版社沟通。再比如,降低四级比例,将四级原定比例10%降到5%,将二级 原定的30%提高到35%等。可以说,评估办是以对总署、出版社和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组织本 次等级评估工作的。他们将等级评估作为推动出版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做,而不是为评估而 评估。这也是评估工作取得圆满结果的重要原因。

问:本次等级评估与过去开展的优秀良好出版社评选和政府先进出版单位评 选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我认为本次等级评估与过去的评选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评估 标准不同。本次 评估是经过多年反复修改的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图书出版能力、基础建设能 力、资产运营能力、违规记录和附加项目五个方面,从中选取能反映出版社真实水平、有代 表性的25项指标作为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评估组织不同。本次评估是在总署评估办领导下 由中介组织开展评估工作的。中介组织聘请业内外专家组成专家组和工作组,集中时间学习 等级评估文件,集中精力开展等级评估工作。第三,分类评估。本次评估将参评的500家出 版社按照出版范围相近、经营特点相似分为社科类出版社(172)括号中的数字代 表该类出版社参评的出版社数目。 、文艺类出版社(38) 、少儿类出版社(25)、科技类出版社(86)、美术类出版社(30)、古籍类出版社(19) 、教育类出版社(30)、大学类出版社(100)等八大类,分类进行评估。第四,评估项目 量化不同。本次评估项目包括定量、半定量和定性三部分。定量项目由工作人员输入计算机 ,计算出得分;半定量项目由工作人员统计核实后,输入计算机,计算出得分;定性项目由 专家进行打分,每项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由工作人员输入计算机,计算出得分 。最后,再使用计算机将定量项目得分、半定量项目得分和定性项目得分相加,计算出出版 社的总得分。上述特点说明,本次评估是一次标准公平、评估公正、程序公开的实事求是、 科学的评估,评估结果客观真实。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由五个方面包括的25个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

答:由五个方面包括的25个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第一,图书出版能 力,满分390分,包括内容质量(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得分点的数目。、专 业特色(3)、重点图书完成情况(5)、图书获奖情况(5)、 图书再版重印率(1)、图书销售(3)、版权输出(1)、图书编校质量(1)、印装质量( 2)等9项评估指标,涉及23个得分点。第二,基础建设能力,满分230分,包括社领导培训 (1)、从业人员持证上岗(1)、编校人员职称(1)、从业人员受表彰情况(1)、制度建 设(2)、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1)、.办公条件(2)、单位受表彰情况(1)等8项评估指 标,涉及10个得分点。第三,资产运营能力,满分380分,包括净资产收益率(1)、主营业 务销售收入增长率(1)、图书品种平均利润率(1)、速动比率(1)、主营业务销售收入 (1)等5项评估指标,涉及5个得分点。三大能力总计包括22项评估指标,涉及38个得分点 ,满分1?000分。第四,违规记录,包括违纪违规减分项目(1)和降级项。第五,附加项 目 (1),满分30分。五个方面包括25项评估指标,涉及40个得分点和1个降级项目。本次评估 ,因编校质量没有数据,没有参与评估,故本次实际评估了24项,39个得分点,满分1?030 分。

问:您认为上述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和发展状况吗?

答:由25项评估指标所涉及的39个得分点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出版 社的方方面面, 因此,可以说能够反映出版社的经营、管理和发展状况。第一,经营方面,既考核社会效益 (如出版方向、社会贡献等),也考核经济效益;既考核眼前成绩,也考核长远发展后劲( 如人员培养、品牌建设、基础建设等);既考核实体经济,也考核软实力(如出版品牌、社 会影响力等);既考核经营数据的绝对值(如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等),也考核经营数据的相 对值(如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增长率、图书品种平均利润率等);既考虑数量,也考虑质量( 如内容质量、印装质量和队伍素质等)。第二,管理方面,既考核人的作用,也考核制度作 用和技术作用;既考核领导者的作用,也考核员工的作用。第三,发展方面,既考核经济发 展,也考事业发展(如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等)。第四,在评估指标 体系内,对综合实力、专业特色、图书品牌、社会文化影响力等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我 认为本次的评估指标体系,清楚地指出了出版社的发展方向、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对规范 出版经营,加强出版管理,提高出版水平,引导出版社科学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出版社 如果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问:您对评估结果如何评价?

答:我只能通过科技委组织的科技类、美术类、古籍类出版社的等级评估, 回答这一问题。 科技类、美术类和古籍类的评估结果,基本反映了评估期即2006年、2007年各参评出版社的 实际经营、管理、发展状况,与出版社在业界的表现基本吻合。如果有什么没想到的话,第 一是“运气”造成的,即由出版经营的周期性造成的。第二是评估指标体系虽然历时多年, 几易其稿,但也不可能什么状况都能考虑到。

问:您认为出版社应如何对待评估结果?

答:我认为,第一,要正视评估结果,因为评估结果是依据评估指标体系及 其相应标准,由 中介组织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出版社填报的材料,通过科学的评估程序评估出来的,且又 得到各方面的认定、认可、认同。第二,要胜不骄,败不馁,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因为, 这次评估结果只能说明2006年和2007年的经营、管理、发展状况。今后,只要坚持学习、创 新、攀登、超越的精神,坚持出版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重视品牌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任 何出版社都会有很好的发展。第三,对等级评估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应积极向总署和有 关单位提出,以便改进评估工作。

问:通过本次等级评估工作,您对出版社有哪些建议?

答:第一,出版社要把等级评估作为发展的契机,认真学习等级评估文件, 全面领会等级评 估文件精神,准确掌握等级评估指标要求,对照评估指标查找不足和问题。第二,出版社应 建立“自我评估”机制,对照评估指标要求,定期对出版社各项指标进行评测,找出问题, 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第三,今后上报评估材料(包括其他的评选材料,如评选人、评选书 、评选单位等上报材料),出版社要认真对待,如实填写,准确表述,形象展示,出版社法 定代表人应亲自审定。

问:您对今后如何开展评估工作有哪些建议?

答:第一,总署应在总结本次评估工作和广泛听取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对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程序、出版社分类方法、评估机构选聘与管理等进一步修订与完善。第二,总署开展的 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应建立在各出版社“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为此,总署应推动各出版社建 立“自我评估”机制。第三,总署应对评估指标中的有关数据,如编校质量、印装质量等, 早作采集。第四,应制定对出版集团的等级评估办法,在下一届评估时,也应对出版集团进 行等级评估。

问:通过等级评估工作,您对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这样的社团组织,有什么 新的认识?

答:科技委作为中介组织参加本次经营性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工作,是总署 和中国版协对委 员会多年工作的肯定。通过评估工作,我认为:第一,只要政府适当放权,社团可以协助政 府做很多工作。第二,通过科技社的评估结果,可以看到,多年来科技委围绕科技出版发展 开展的各项活动,对改进科技社的经营管理、推动科技出版社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 三,今后,科技委应更积极开展有利于科技出版发展的各项活动,推动科技出版社又好又快 地发展,为今后科技出版社在等级评估及有关评选中取得更好的评估结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2008-06- 20.

[2] 总署评估办.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评分细则.2008-11-28.

[3] 总署评估办.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实施方案(参考案).2008-11 -28.

[4] 总署评估办.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规则.2008-11-28.

猜你喜欢
总署出版单位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英税务总署为道歉买花耗费上万英镑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出版单位组织结构设计探究
中央调整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