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2009-10-24 05:49
海燕 2009年10期
关键词:祖国历史

林 声

林声 一九三一年生于山东蓬莱,一九四七年参加革命,曾任记者、市长、副省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现为省文史馆名誉馆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东北大学兼职教教。著有诗集《灯下情思》、散文集《林声吟草》和《林声自题画诗》《林声诗画集》、《玩陶集》等。主编《中华名匾》《九·一八事变图志》《中国百年历史名碑》等。

硝烟征途犹残梦,弹指开国六十春。六十年一甲子,对于人类历史长河而言,只是暂短的一瞬;而对中国人民来讲,却是开天辟地、万象更新的重要时期;至于对我自己,则是一段尽管有曲折,但更多是豪情的生命旅程。

岁月匆匆,诸多往事被时间之尘所掩埋,所淡忘,而开国大典却是往事如昨,记忆犹新。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经过“四保临江”硝烟洗礼和土改风暴考验的我,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赤诚与成熟,欢歌伟大的十月一日。

开国大典是下午三时开始的。在天安门城楼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丁一岚以其流畅优美的韵调,实况播报北京金秋的景色、毛主席健步登上城楼的风采、沸腾雷动的人潮和阅兵式的雄伟场面。可以说,整个大典随着丁一岚播音的起伏而起伏,直至推向高潮,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而清晰。三十年后,丁一岚台长来辽宁检查工作,我们谈起了这段难忘的往事。她非常兴奋地向我介绍了一些大典前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当时,我仿佛又一次听到毛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那高亢有力的声音,听到天安门广场上雷动的欢呼声,听到雄伟的国歌声和震天的礼炮声。我百感交集,声泪俱下,参加革命的一个个场景像电影胶片似的闪过:随着老首长蔡天心、江忛离开故乡;梅河畔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全国团代会、青代会,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这些终生不忘的记忆亮点,交叠着开国大典的历史画面,在胸中汇成了汹涌强大的生命激情。

稍微平静下来,曾当亡国奴的阵阵心酸涌向心头。我十岁那年,跟着父亲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东部边陲山城临江县,念上了兴隆街小学。那时,日本殖民者残酷统治下的“满洲国”实行奴化教育,每天第一课是背诵儿皇帝的《国民训》,然后向东京的“天照大神”、日本天皇遥拜。汉语改成满语,祖先改为天池仙女生的女真皇帝。不允许我们说自己是中国人,谁说是中国人就是思想犯。不准许中国人吃大米,你吃了大米就是经济犯。时间长了,小同学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我在胶东老家参加过儿童团,会唱抗日歌曲,有一天我向几个小伙伴说:“咱们是中国人,不是满洲人”,还给他们唱了一段“九一八”小调“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这一下子可惹了大祸了,学校训导教员罚我跪在土台上,还要追查家长的“思想犯”。

人的世界观,往往是从痛苦屈辱中萌芽的。“不当亡国奴”的理念,在我幼小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四年以后日本鬼子投降了,压在我胸中的闷气和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我跑到大街上高喊:“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小日本完蛋了……”两个月以后,共产党八路军解放了临江县城。我考中学时的作文,写的就是“我是中国人”这段往事。学校给了高分,还让我代表新生在开学典礼上讲话。在“八路老师”的教育下,我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乔老师讲中国近代史说到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人受尽屈辱,助燃我的爱国主义思想,知道中国人不当亡国奴必须跟着共产党走,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正当国民党反动派胡宗南进犯延安时,东北战场敌我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毅然参加了革命,当年十六岁。

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我和共和国一起成长。一九五三年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前夕,我被调到当时国家三大煤矿之一的阜新矿区担任共青团书记。国家燃料部部长陈郁同志在北京燃料干部学校,亲自主持开办专业技术学习班,分期分批抽调煤矿领导干部学习煤矿生产课程。在一九五五年那期开班典礼上,班主任传达特大喜讯,说,十月一日要到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这当然又是一个幸福的不眠之夜。 “十一”早晨四时,就乘车向市内进发。我们被安排在天安门广场前边,能够看到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在城楼上活动的地方,身临其境感受第六次国庆大典的全景教育。九时,大会在国歌声中和“万岁”声中、礼炮声中开始,声声震撼着天安门广场,震撼着三山五岳,震撼着万里神州,穿过长城,穿过长江,越过珠穆朗玛峰,震荡着宇宙太空。我又一次情不自禁热泪满面,把自己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交融到首都人山人海狂欢的热浪中。

一九九六年离休以后,我应邀参加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教育研讨会。没想到我国东海舰队,也在同一天应邀首次开进美国本土访问。旅美朋友用“美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一语评说美国人的心态。会议头一天下午,时任中国驻美临时代办的周文重到会并讲了话,散会时送给我们出席圣地亚哥市欢迎中国海军联谊会招待券。我被礼让到前排就座,挨着我的是一位台湾朋友。欢迎会开法出乎我的预料,首先由美国海军乐队指挥中美两国军乐队,又首先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尔后是演奏美国国歌。中国国歌奏响时全场自行起立,气氛十分友好而庄重。这首我听得再熟悉不过的《义勇军进行曲》,今晚响彻美国云霄,犹如首聆的那雄浑音调触动我最为敏感的神经,突发的激情使我井喷式地老泪横流,竟然抑制不住地发出抽泣音来,一直到国歌声结束之时。挨着我的那位台湾朋友也为之动情,他友好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表示理解我此刻的心情。一时间,我的思绪从太平洋西岸飞回半个世纪前开国大典实况时感受,中华民族自豪感在美国上空荡漾。半个月感受的美国人的友好情谊,使我和老伴两个受尽洋人白眼的中国老人享受到民族尊严。“我是中国人”的呐喊声也在美国上空回荡。

二〇〇三年十月,我有机会以中国老科协副会长的身份率团出访日本。又一个没有想到事情是我们下榻东京后乐园的那天晚上,中央新闻联播节目传来了中国载人飞船升空的喜讯。一个曾是日本统治下亡国奴,今天在日本首都看到我国“神舟”飞船遨空飞翔,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走在了日本前面。又是民族自豪,又是情不自禁,老泪满面,“我是中国人”铿锵呼喊不禁脱口而出。

第二天会谈时,按照日本人的习惯首先每个人站起来自我介绍。一些日本老人特别是曾经侵华的老兵,面带着历史愧欠的羞色,向我们祝贺载人飞船升空,使我再一次感到中国人扬眉吐气与胜利的豪情。

人生在世最宝贵的是什么?是金钱,是名利吗?不是。我认为,人生最宝贵的是他有自己的祖国,哪怕还是落后贫穷的祖国。在祖国怀抱里再苦也是甜,住在草窝里再破也是天堂。“祖国”这个字眼包含着多少深情和魅力啊!祖国就是母亲、就是我们祖先,就是我们壮丽多娇的江山和神圣的疆土。对祖国的爱是人的天性,是感情世界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愫,是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灯。

“祖国,这是个精神力量的概念。如果不了解祖国的历史,就不会有祖国这个概念。”高尔基说的何等深刻啊!为了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我和朋友们主编了《中华名匾》《甲午战争图志》《九一八事变图志》等书。甲午战争百年时,我主持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在当年战争最残酷的牛庄镇举行了一次百年凭吊。 “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时,我们召开了国际研讨会,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篡改侵华历史的言行,戳穿他们妄图复活军国主义重演历史悲剧的阴谋。“九一八事变”七十周年时,东北三省文史馆联合召开研讨会,向国人向世界宣示“以史為鉴,面向未来”。

共和国六十周岁了。我愈加深切地感到,那段不堪回首的旧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经受战争苦难的一代人越来越少,尚且健在的一代老人的历史记忆也逐渐消退,使得那个年代就要成为“没有见证人”见证的历史了。这不只是一个时空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把这段历史真相告诉我们子子孙孙,不仅是史学界的职守与使命,也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老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历史变成我们自己的。我们和祖国一起随从历史走进永恒。

责任编辑︱曲圣文

猜你喜欢
祖国历史
我最亲最爱的祖国
点赞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新历史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