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脚本的价值

2009-11-16 05:40
数码影像时代 2009年9期
关键词:阿甘正传阿甘莎拉

剧作要素要细谈起来可以写成书,而有关影视的书籍这在书店是有专柜的。我一直关注写戏入画的脚本编创,而根本前提还是要融入生活。所以,创作仍然是而且必须是喜闻乐见的东西。有不少从事DV影像创作的年青朋友,基本的拍摄设备几乎都具备了,而且有的还可以进入后期编辑制作。但,在选题上的切入点上、在特定的故事内容中,却常常是似而非,或者抓不住要领。去看他们的作品时,看是看过了,就不知道他们倒底要讲什么?

故事元素要有看点,而在整个故事的铺排中,又要有起伏变化的悬念。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你放映给别人看,最要紧的是:感染别人打动观看者的心灵,让观众有看点有想头才能算好的或者比较好的作品。而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并不在故事里有多少人物或者多少戏剧纠葛。而是看故事动人心魄的人性价值与故事的催人动情的氛围。

美国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给人们的看点,是在对男主人公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展显出普通人性的魅力。有观众评价说:“《阿甘正传》是世界电影史上最耐看的电影之一。”为什么耐看?我们不仿重温一下这部经典的片子。故事讲:“美国南阿拉巴马州的傻子阿甘,一辈子喜欢的一个女人就是珍妮。珍妮做过很多对不起阿甘的事情,从小到大阿甘和珍妮就是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长大,最后虽然相隔很远但是阿甘始终爱着珍妮,不管她做什么,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变得多老多丑,不管她身在何方,阿甘始终在那个南阿拉巴马的家里,日夜思念他的姑娘,日夜等待着珍妮的归来。”就这样一个“傻子”已经够感人了。片子中紧紧围绕这个可爱的主人公阿甘展开故事,主线清晰突出,令人难忘。有影评人讲:“要说1994年全球电影的辉煌,《阿甘正传》是重点要算一部的。”有位用心的观众看了该片告诉人们:“阿甘,有人说你不懂什么是爱。可是,我觉得你是最懂得什么是爱的人。”

一部电影的出品,脚本是基础。你在剧作创编中怎么融入生活?人们都在现实生活当中,你又怎样能把你在生活中的所“融”转化成你构想故事的源头?这些个问题对从事DV剧情片编导的青年朋友,是确实要静心而认真思考的。人物的塑形、故事情节的铺排和人物关系的设置,你在思考的要节和表达的思想够突出或明朗吗?

再说说2003年出品的另一部美国电影《超越边界》(BeclondBorders)。这个故事讲:“在被战火和贫穷蹂躏的土地上,一个男医生和一个女社会活动家,发展出一段超越身份、超越年龄、超越空间的传奇爱情故事。莎拉乔丹是一位居住在伦敦的美国人,她的英国丈夫亨利是个成功的实业家,她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热衷于慈善事业的莎拉在相关的社会圈子中小有名气,是位受人喜爱和尊敬的富家名媛。某天,莎拉在一个聚会上邂逅了长期致力于人道主义援助的医生尼克卡拉汉,尼克常年在那些由于战争或贫瘠而缺医少药的国家为当地的人们实施医疗援助,虽然那些地方条件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尼克还是顶着别人的种种误会和不解,为挽救宝贵的生命,默默地履行着自己作为医生的天职。在了解到尼克的所作所为后,莎拉非常感动,她愈发觉得自己做的太不够了,于是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在伦敦那令人艳慕的上流社会生活,作为助手跟着尼克一同到那些危险而艰苦的的地区,到那些最需要救援的人们身边,用自己的双手给予他们所渴求的帮助!在战火中,在危难中,两人患难与共,互相支持依靠,在这个为了相同理想和目标携手努力的过程中,莎拉和尼克之间不可抑制地摩擦出了爱情火花。”有位影评人观后写了这样一段评语:“什么是边界?这本身就是人为的定义。只要它感动着我们,真心地流下一颗泪就行。”这位影评人的好友在三年前就看过了这部片子,读了人家的评语按捺不住,也留下了自己的评语:“这部三年多前就看过的影片,因为仿佛带着个人的隐晦、悲伤历史,一直不愿拿来多谈,棋逢对手,满是快感。欢喜地似拿出宝贝般一起分享,竟一发不可收拾,半夜三更阅完,哭了口”他告诉我他要写篇他的想法。第四天,最后一个字落笔,发来短信命令:完稿,上去阅读。我兴冲冲爬上网一字一字揣摩。最后:也哭了。

一部电影能让人感动得落下泪水,让人百思深味,这就是人性善良的火花在闪烁。我们总在想:努力吧!把片子拍好。但,面对脚本编创你早想过“努力”为好吗?我们既便是在用DV拍剧情片,也要反复认真甚至设身处地的要去想案头的“电影”在你脑子里真正构成了吗?说到这里,我还是要重复谢飞导演曾讲过的话:“拍电影是什么?剧作是在案头的导演,导演是在现场的剧作。”在此,我也把谢飞导演的教诲赠送给大家共勉。

猜你喜欢
阿甘正传阿甘莎拉
乖乖鼠在帮谁
Eight O’Clock/by Sara Teasdale八点钟
梦想做“完美母亲”,更难成为好母亲
《阿甘正传》读后感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藏在心底的自责
三根孔雀翎
《阿甘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