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2009-11-16 02:47王忠林
活力 2009年3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产品农民

王忠林

去年以来,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农民工出现提前返乡现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倒闭或经营困难情况,在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务工的农民开始返乡。我省虽然还没有出现大批农民工回流情况,但局部地区出现了小规模农民工返乡现象。截至12月10日,全省返乡农民48 635人,占省外转移总量的3.6%。省内一些用工企业由于对宏观形势担忧,生产处于等待和观望状态,用工需求明显不足,这也对我省农民转移就业产生一定影响。金融危机向北方蔓延有一个滞后效应,预计明年我省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农民劳务收入不容乐观。

二是农产品出口下滑。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的较高水平。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我省农产品出口出现了订单减少和退单现象。12月份,订单减少,青冈龙风玉米有限公司和昊天玉米公司自10月份开始,就没有收到产品订单。抽样调查,退单现象占企业总数的10%以上。以浆果和蔬菜出口为主的高泰食品有限公司今年下半年接到了货物总额20%的退单,退单引起海运费提高20%。此外,许多外商以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为由压价和拖延付款,造成一些企业后续生产资金短缺。据统计,我省有15%以上农产品出口企业签订的合同被迫延期。

三是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回落。近期,全球大豆、玉米期货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外进口大豆到我国口岸价仅为每吨3 200~3 300元,对我省大豆形成了价格压制。全省每市斤大豆价格只有1.65元左右。标准水玉米平均收购价格每公斤在1.28元左右,比上年下降20%左右。水稻由于主要用于口粮消费,进出口量有限,受国际市场影响不大。蔬菜、果汁、食用菌、亚麻等经济作物因出口受到冲击,订单数量减少,价格下降。黑木耳价格由去年最高30元/斤,下降到18元/斤,仅此一项我省农民少收入7亿元;滑菇鲜品收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五味子由原来140元/公斤下跌到目前30元/公斤。随着主要农产品价格跌落,期货市场糖价已经降至糖厂成本底线。

四是农产品销售不畅。截至12月11日,全省农民已出售水稻、玉米、大豆共计173亿斤,同比增加33.8亿斤,其中水稻105.9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48.6亿斤;玉米36.5亿斤,同比增加11.6亿斤;大豆29.9亿斤,同比减少26.4亿斤。总体看,我省大豆、玉米两个品种市场购销不活跃,价格走低,加工、贸易企业观望心理增强,收购量萎缩,政策性粮食收购成为农民余粮销售的主渠道。国家出台的粮食收购政策对拉动市场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市场情况和我省农民余粮数量看,国家下达给我省政策性粮食收购指标占商品量的比例小,满足不了农民余粮销售需要。

五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目前,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绝大多数玉米加工企业面临停产;许多水稻加工企业已经无利可图,但为了保持原有的市场供求关系,一些企业甚至在亏损生产。由于市场购买力下降,农产品加工企业出现产品销售困难。鹤岗宝丰米业公司去年通过铁路发运大米每车60吨可获利8 000~9 000元,而今年发运大米已无利可图,11月份发运大米每吨亏损100元。因加工成本相对增加以及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利润空间急剧缩小。目前,豆粕价格由上年同期的4 600元/吨下降到2 850元/吨。玉米酒精价格由6 100元/吨下降到4 800元/吨。受金融危机和三聚氢胺事件影响,国内外市场对原料粉需求减少,企业库存产品积压增大。完达山乳业公司由于产品积压,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减少。

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有利因素: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较大跌幅,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及农用机油价格等也随之下降,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目前,省内尿素、磷肥、复合肥、钾肥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50元、1 100元、700元和700元,农药价格普遍降低10%左右。二是农业基础建设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生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我省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难得机遇。

目前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随着金融危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金融危机对我省农村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的影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巩固和发展近年来之不易的农业农村好形势,全省要进一步加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较大幅度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增加参保险种、参保产业和参保农户。适时理顺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资价格上涨与对农民补贴挂钩机制,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做好生资储备。进一步增加化肥储备规模,在市场供应趋紧时调节市场。设立重大病虫防控专项资金或农药储备资金,尽早做好药剂储备。加快抗旱物资和农机配件的购置和下摆,为备春耕生产做好充足准备。三是发展农村金融。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业农村的贷款投放的同时,积极推进我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二)积极争取大幅度增加投入,加快农业基础建设。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积极实施扩大内需的调控政策,并决定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这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以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为突破口,扩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规模,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的新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搞好病险水库消险加固,加快建设西部旱田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利保障水平。二是大力加强农机化建设。通过扶持农机专业大户、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建设现代农机作业区,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步伐。三是大力加强土壤肥力建设。鼓励农民多积、多造、多施农家肥和实施秸秆根茬还田,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推广深松整地,改善耕地质量。四是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加快平原造林步伐,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推进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农村公路、饮水工程、沼气工程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步伐,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

(三)加强市场调控,稳定粮食价格。目前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逐步加大,要切实搞好农产品市场调控,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一是加大粮食收储力度。认真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收购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增加政策粮收购指标,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各级政府要对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水稻、玉米、大豆给予临时经营补贴,加大银企合作工作力度,着力解决企业收购粮食资金短缺问题,鼓励其增加粮食收储数量。加强粮食产销衔接,促进我省和江苏、浙江、上海等销区的协作联动,增加销区用粮在我省的收储数量。引导农民克服待价惜售心理,加快粮食销售,促进粮食变现。二是积极扩大粮食出口。积极组织出口企业增加国家取消和减少出口关税粮食品种出口数量,减少国家控制性农产品出口数量。争取国家放宽对我省粮食边贸出口的限制,鼓励我省出口一部分大米(水稻)。建议国家在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调高大豆、豆油和豆粕的进口关税,拉升国产大豆价格;控制进口大豆节奏,在国产大豆销售期,减少进口数量,给国内农民出售大豆留出市场空间。对出口规模大、效益损失明显的企业,省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出口企业资金补助。组织企业调整产品出口方向,适当减少农产品对欧盟、美国等国家出口。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清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条件。三是大力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各级政府要继续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各种展销活动,帮助企业广辟贸易渠道。继续到境外举办农产品贸易推介会,大力宣传我省优质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打绿色、非转基因品牌,广识客商,建立合作关系,稳定巩固已开辟的海外市场,积极开辟新兴国际市场。加强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

(四)积极扩大农民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要针对农民工提前返乡现状,积极扩大农民“冬闲”就业,努力提高收入水平。一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深入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之冬”活动,针对冬春农业生产和企业用工需要,大力开展农机驾驶与维修、沼气工、食用菌栽培加工、北药加工、特色养殖加工和山野菜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所需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的创业培训,靠创业带动就业。二是积极扩大就业领域。组织用工企业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通过举办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扩大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规模。动员农民利用冬闲时间发展进入二、三产业领域,从事加工、运输、劳务、养殖和饮食服务等行业,扩大增收渠道,缓解金融危机对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利用国家新一轮投资中对中西部农村的倾斜政策,积极开展劳务对接活动,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三是积极开展援助行动。劳动力转移服务部门要加强合作,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活动,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妥善处理劳务纠纷,特别是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动员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解决农村贫困户、受灾户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帮助贫灾户欢度春节和发展生产。□

(编辑/刘新)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农产品农民
耕牛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农民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农产品争奇斗艳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