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境外兼读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09-11-17 09:04陈二员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改革管理教育

陈二员 吴 静

[摘 要]:境外兼读制研究生因其在职兼读的原因,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本文在总结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特点的基础上,主张管理部门与导师齐抓共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端正学习态度,并把好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录取、面授、中期筛选、论文质量关,探索并建立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标准化培养管理体制。

[关键词]:境外兼读制研究生 教育 管理 改革

兼读制研究生教育(又称非全日制研究生,英文为part-time graduate)指的是研究生学位攻读期间不脱离原工作单位、边工作边学习为方式,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更新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制度。

随着国内外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不断升温及境外中医师执业者对知识更新补充的渴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地区及外国中医师和中医爱好者来中国大陆的中医院校求学。其中绝大多数在当地有谋生职业,有些还开有诊所或医院,家庭也需要照顾,不能采取全日制攻读方式。兼读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兼顾了这些学生的求学愿望和实际困难,因此,自2006年我校开始招收境外兼读制研究生以来,报名者络绎不绝,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校兼读制研究生总数已经超过500人。

境外兼读制研究生虽然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群,但毕竟中医基础相对薄弱,中医氛围不够浓厚,并且存在学习习惯、生活习俗、文化背景、语言沟通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再加上他们在一起面授的时间较短,互相之间接触不多,很难做到相互理解、彼此融洽,这就给境外学生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扰。而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也呼唤着对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标准化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境外兼读制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境外兼读制研究生具有某些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相比的优点。他们多是具有多年行医经历的中医师,有一定的中医诊治经验,见多识广,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具有深度和广度,有独到见解。由于在临床上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他们很容易就在这些问题中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就容易确立,也会有针对性,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对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启发性的观点和方案。

但是境外兼读制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培养和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1.时间安排问题。境外兼读制研究生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兼顾学习,尤其是定期面授,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冲突,很难做到两全齐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兼读制研究生往往把工作放在主要地位,尤其是单独开门诊的医生,来校面授就意味着诊所关门,一些老病人可能因为治疗中断而改投其它诊所,势必对今后的门诊生意造成影响,因此,来校面授与否有时让他们难以取舍;而不能保证学习时间,尤其是难得的面授时间,必然导致学习质量难以保证。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课程面授时间本来就少,再加上有的学生面授面授时间不能保证,造成课程学习、临床实习等都是断续甚或短少,缺乏系统性。有些学生平时很少参加面授,只是到了考试时才露面,只好要求老师考前辅导或者缓考等。这些要求和做法必然影响学校的课程和考试安排。

2.论文质量问题。由于很多兼读制研究生自己在当地开有诊所,或受雇于人,日常工作使自己难以分身,导致他们在论文完成方面难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的论文质量难以保证。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在本地区和本国家完成的,在论文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只能靠电子邮件和长途电话等与导师联系,而真正在导师亲自指导下实实在在地完成课题、撰写论文的人数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境外缺乏良好的中医氛围和充足的中医文献资料,遇到的问题又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有些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往往水平不高,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深度。有个别学生写出来的论文结构混乱,层次不清,观点不明确,论证不充分,甚至语句不通顺,错别字不少,引用的

参考文献不仅数量少,也没有很好地说明问题,有些连格式都不对。这种情况尽管只是个别现象,但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3.日常管理问题。由于兼读制研究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当地,仅有的一年2次面授时间来校时也是行色匆匆,来校后多半只联系导师,与境外学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交流甚少。例如,为了通知临近毕业的学生前来照学历证书所需的照片,可能是因为住址或电话变更等原因,有时有关学生管理人员打了很多电话都难以通知到本人。境外兼读制研究生在入校时,境外学生管理人员已经反复交代会将一些通知公告放到校园网上,但是少有学生会留心去看。导师们经常反映,选课程、开题等一些通知公告要及时通知学生时,却很难联络到他们。尽管兼读制研究生一个学期只有一次面授时间,但他们完成各项课程以及毕业前需要填写的各种表格、办理的各项手续并不比统招生少多少,因此,管理起来有很大难度。经常是一方面境外学生管理人员感到工作负担沉重,而另一方面学生又抱怨有些通知没有及时收到而造成被动。

二、境外兼读制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考

由于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年龄偏大,又有一定的从医经验,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平时不在学校,只是面授才短暂来校,相关部门管理老师对他们也不是很了解,一般不会象本科学生那样时时处处进行监管,但又不能过于放松,尤其对临床技能考核和毕业论文质量要严格把关,千万不能碍于情面而降低标准。毕竟他们来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学好中医,学好为病人解除痛苦的真本领,而不仅仅是为了一张文凭。放松要求的长期结果,必然是既害了学生本人,也在社会上造成对中医药院校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治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严肃、正规性,为了学校长远的发展,境外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要从严要求,着实抓好培养质量。

考虑到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入学门槛一般稍低,培养标准相对宽松,但绝不是意味着他们不达到培养标准也可以顺利毕业!境外学生管理部门有责任帮助他们在学好中医专业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也是中医院校专业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至于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要抓好培养过程中每个环节,重点把好四道关。

1.入门关。为了严肃学术氛围和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在入门时就把好关。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且对中医真正怀有兴趣、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要优先录取。对于年龄略小、中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建议其认真学习中医基础课程,日后再来考试。而对于厌倦学习,对中医没有一点兴趣,仅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来选读中医的、根本不具备培养条件的报名者,最好劝其选择其感兴趣的其他专业。

2.面授关。出勤率反映了学生对学业的学习态度,也关系到他们学习的质量,因此要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对于缺课达到研究生管理守则规定的标准的同学,原则上不允许他们参加该课的考试,如果他们坚持要考,就要增加面试内容,以甄别他们是真的已经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内容而不需要参加学习,还是企图通过其他非正当途径获得考试内容而蒙混过关。只有建立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并按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才能对学生具有约束力,才能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中期筛选关。中期筛选工作是对学生前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审查,应建立导师、学院、学校等各级层层把关的制度,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不允许其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真正的督促作用,激励他们认认真真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

4.论文质量关。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答辩、审查和评议制度,对论文选题、内容、研究方案和方法等进行严格审查;论文答辩时严格把关,不走过场。对于弄虚作假、浑水摸鱼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必要时应建议论文重新撰写,延迟毕业。

中医药院校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标准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和经验总结才能实现。为了切实提高境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管理,留管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逐渐探索并建立松严有度、切合实际、可行性大、操作性强的标准化培养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为群.对中医药专业境外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0-52.

[2]张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2-55.

[3]宋文红.规范化管理: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思考.现代大学教育,2003,(6): 102-105.

[4]袁青.按目标重过程管理,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科教文汇,2008,(4): 15.

猜你喜欢
改革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