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2009-11-17 09:04韩瑞珍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数学教学

韩瑞珍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了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即什么是探究式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数学教学 创立情景

数学学习要能够反映数学发现与数学应用的过程,必需以探索为核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美国在50年代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倡导提出的。要研究学校课程中的探究问题,首先要对“探究”的概念以及“学校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进行清晰的界定。

按照现在大家比较多的引用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数万中的定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一般讲的“探究”自有它的解释,即使是“科学探究”,在科学家那里和在中小学的学校课程中也指代不同的事物。那么,在学校课程中,“探究”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把“学校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界定为: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住处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这样,就把学校课程实践中的“探究”活动与“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活动(“授受”)这一经典教学实践活动区分开来,并对应起来。

二、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探究的动机和兴趣。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巩固探究学习成果,并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诞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问题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进行数学活动是为了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他们本身的需要,而不是外部强加给他们的。所以,教师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要善于设计问题,用问题将学生的数学探究一步步引向深入。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营造一种教学中的感情境界,正如舞台需要布置才能吸引观众,增强艺术效果一样,数学教学中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是学习活动必要的心理准备,又是激发和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疲劳的有效手段。建构主义教学论主张,人的认识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主动的探究、深入的思考构建起来的。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习惯于教师的讲解,懒得动脑,不会思考,课堂教学如死水一潭,学生昏昏欲睡,只是机械的,被迫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被扼杀了。所以,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惊奇,激发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了,他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

会学、勤学。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习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进入探究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的动力。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觉得问题所在,提高注意力,开动脑筋,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思考和成功的喜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要转变学生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动力源源不绝,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就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用,这种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路上有用。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知识,数学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有这样的一些体验和感受,一定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教材中处处含有探究的内容,它需要数学教师认真去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只是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尽量还只是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以往,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受了许多的挫折感和失败感,这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障碍。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必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要给所有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的方式。成功不分大小,只要进步了就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师生一起分享每个学生成功与快乐的时候,让每一个孩子切实地体验到“我能学”,这正是学习内驱力的延续和增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充分的学习信心和热情。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既不能停留在学生自发探究的水平上,也达不到科学家的探究高度。我们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而是为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公民打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的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探究式学习的一大特征,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关键在于信任学生。能够让学生问的尽量让学生自己问,能够让学生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能够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当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毕竟,学生的经验还不足,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坚韧性还需要不断磨练,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与鼓励,我们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数学教学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策略研究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